直升機的功用(1 / 1)

直升機的功用

直升機是一種由一個或多個水平旋轉的旋翼提供向上升力和推進力而飛行的航空器。

直升機具有垂直升降、懸停、小速度向前或向後飛行的特點,這些特點使得直升機在很多場合大顯身手。

不過,直升機與飛機相比,它的缺點是振動和噪聲水平較高,維護檢修工作量較大,使用成本較高,速度較低,航程較短,耗油量高。

在我國,公元前就已廣泛流傳玩具竹蜻蜒,它是直升機旋翼的起源。直至18世紀,竹蜻蜓傳入歐美,啟發了歐美人利用旋翼使航空器升空的設想。

直升機的雛形是俄國著名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在1954年製造的一個鍾表機械發動裝置,但這架“直升機”隻有觀賞價值。

20世紀初,法國工程師保羅·科爾尼才使真正的直升機飛上了天。科努本人也作為“直升機之父”被載入了史冊。

那麼直升機是怎樣飛起來的呢?原來,直升機共有兩個螺旋槳。頭頂上的一個較大,叫機翼,不停旋轉使空氣產生一種向上的浮力,就將飛機直送上天了。

直升機尾部的一個螺旋槳較小,用來改變直升機的飛行方向。在這兩個螺旋槳的配合下,直升機就可以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飛行了,並且還能在空中一動不動地停在那裏,這就使它能夠完成很多其他飛機所無法勝任的工作。

另外,直升機的尾翼還能防止直升機在空中打轉。那是因為旋翼在旋轉時會給飛機一個與旋轉方向相反的力,垂直的尾旋翼可以產生一個與這個偏向力相反的力,這樣就把旋翼產生的相反的力給抵消了,直升機也就不會在空中打轉了。

直升機升空後發動機是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轉速下,控製直升機的上升和下降是通過調整旋翼的總距來得到不同的總升力的,因此直升機實現了垂直起飛及降落。

直升機的最大時速可達每小時300千米以上,它的突出特點是可以做低空、低速和機頭方向不變的機動飛行,特別是可以在小麵積場地垂直起降。還有直升機的適應性強,隨處可以起落,靈活性大,隨時改變飛行方向。

因為這些優勢,它常被用於地質勘探、防火護林、野外救護等各項作業中。

小知識大視野

1907年8月,法國人保羅·科爾尼研製出一架直升機,並在同年11月13日試飛成功。這架直升機被稱為“人類第一架直升機”。這架直升機不僅靠自身動力離開地麵0.3米,完成了垂直升空,還連續飛行了20秒鍾,實現了自由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