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時間的製定(1 / 1)

地方時間的製定

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確定時間,是不受外界影響的物質周期變化的規律。

例如,月球繞地球周期,地球繞太陽周期,地球自轉周期,原子震蕩周期等。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是從一個起點處開始,這也是時間的起點。

“時”是對物質運動過程的描述,“間”是指人為的劃分。時間是思維對物質運動過程的分割和劃分。

探究時間概念的由來,需要從地球人公認的時間單位“天”和“年”說起。自人類誕生時起,人們就感受著晝夜輪回的現象,並把一個晝夜輪回定義為一天時間,以後逐步認識到這是地球自轉的表現。

另外,人們從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輪回現象的背後認識了地球在繞太陽公轉這一事實,並把地球公轉一周的過程定義為一年時間。

不僅如此,人們還把一天劃分為24個小時或者12個時辰;把一年分為四個季節和12個月份等。人們還拿一年時間與一天時間的長短進行了比較,以1年時間來對應大約有365天。

通過對時間單位“天”和“年”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們對時間的認識其實是圍繞著各種事物的存在過程進行的。時間概念是人們在認識事物的基礎上,對事物的存在過程進行定義、劃分和相互對比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當我們打開收音機時,每逢整點,就能聽到廣播電台廣播:“北京時間X點整。”從來沒有說過別的城市時間。那麼什麼是地方時間呢?

我們知道太陽經過當地子午線——經線的時刻是正午。子午線相同的各個地點,時間都一樣的。各個地點根據太陽和本地子午線所測定的時刻,就叫地方時間。經度不同的地點,時間都不相同,並測出經度每相差15度,地方時也不會相同。這樣的時間差給國際交通、郵電等事業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引起了很大的混亂。世界各國為了避免混亂,簽定了協議,把整個地球劃分為24個時區,每區跨經度15度,時間相差1個小時。各區都以中央標準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的共同時刻,這種時刻就叫作區時。采用相同時刻的區域,叫作時區。這樣,整個地球共劃分為24個時區,極大地簡化了地球上時間的計算。

我國從東至西,橫跨經度64度,分布在5個時區。最東部和最西部的時間相差5個小時,但我國一律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區時作為全國的統一標準時間。

廣播中所播的北京時間不是從北京發出的,而是從我國授時服務中心——陝西天文台發出。

小知識大視野

我國由西至東可以劃分為東五區、東六區、東七區、東八區和東九區,共5個時區。我國大部分地方采用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作為全國的標準時間,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北京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