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正在麵臨的環境危機
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繁衍的物質基礎,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是人類維護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前提。這是人類與自然環境關係的兩個方麵,缺少一個都會給人類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在太陽能的作用下,進行著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使人類和其他生物得以生存和發展。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固然密切,但又不得不麵對一係列環境問題和環境危機。全球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全球氣候變化、臭氧層破壞和損耗、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壞、水資源危機和海洋環境破壞等。
一是全球氣候變化。近年來,世界各國出現了幾百年來曆史上最熱的天氣,厄爾尼諾現象也頻繁發生。科學家預測有可能出現的危害和影響有:海平麵上升、影響農業和自然生態係統、加劇各種氣象災害、影響人類健康等。
二是臭氧層破壞和損耗。1985年,英國科學家觀測到南極上空出現臭氧層空洞,這一消息震驚了全世界。地球上臭氧層被破壞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嚴重得多。臭氧層破壞的後果極為嚴重,不僅破壞生態係統引起新的環境問題,還會使人類皮膚癌和白內障患者增加,損壞人的免疫力,使傳染病的發病率增加。
三是生物多樣性減少。從恐龍滅絕以來,地球上生物減少的速度比任何時候都快。
總體上來看,大陸上66%的陸生脊椎動物已成為瀕危種和漸危種。海洋和淡水生態係統中的生物多樣性也在不斷喪失和退化,受到最嚴重衝擊的是處於相對封閉環境中的淡水生態係統。
四是土地荒漠化。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經濟生產潛力減少,甚至基本喪失。荒漠化是當今世界最嚴重的環境與社會經濟問題。荒漠化對亞洲損失最大,其次是非洲、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歐洲。
五是森林植被破壞。森林是陸地生態的主體。森林破壞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麵臨的嚴重問題。
六是水資源危機和海洋資源破壞。隨著經濟發展,人類對全球淡水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淡水短缺、水生資源破壞和陸地水域與海洋汙染已成為國際社會當前所關注的重大環境問題。
小知識大視野
科學家們對地球上的各種生命進行了測定。通過測定發現,在人體血液中,有60多種化學元素的含量比例同地殼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比例十分相似。這一結果充分地表明人是環境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