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李道友,貧道久聞武當三豐真人金丹修為,太極丹法天下聞名,今日得見果然是仙家風範。”沈靜圓稽首道。沈靜圓的打算結盟拉武當道,雖然剛才與張玄慶達成了協議,但正一道畢竟在俗世勢大,全真道在俗世皇家方麵幾乎沒有勢力。
而武當山是永樂親封真武大帝道場,武當在皇家的影響力近年來雖然有所下降,但較全真道而言,仍有足夠的勢力對抗龍虎山。分出一部分靈材給武當,固然可惜,但與武當結盟的好處卻遠超於此,而且沈精圓還另有計劃。
“不敢當,武當道豈比得上全真道傳承悠久,雖三豐祖師得成金丹,但我等後輩弟子無人能再現祖師成就,實在是愧對先師。”李玄宗慚愧道。
“當今之世,如無外藥之助,難成金丹。道友可知已有靈材重現世間,我輩結丹有望了。”沈靜圓突兀道。
一旁的張玄慶麵色突變:正一全真雙方剛談好協議,怎麼就泄露消息給武當。李玄宗也沒想到這全真道人竟然直接說出了靈材之事,難道這個消息已經是天下皆知?可笑自己還把此事當做機密。“沈道友所說靈材之事,可否詳言?”
“張道友已蒙天子賜下了一批靈材,方才貧道與他已經商談過,靈材之數有限,若是消息廣傳天下,勢必修行界人心浮動,紛爭四起。我意以正一、全真、武當三家攜手,守望相助,共享靈材。這批靈材均是三保太監自海外帶回,可見雖說中華之地靈材已絕,但域外蠻荒之地尚有靈材存世,我等宗門若要持續發展,需向海外搜求,當年成祖能夠遣三保太監七下西洋,當下未必不可重現當年盛事。”沈靜圓突然說出了一番話來。
張玄慶、李玄宗麵麵相覷,誰也沒想到沈靜圓會有如此宏大的計劃,以道門之力推動整個大明重開海路,這種想法可說是驚世駭俗。
張玄慶暗想,此事龍門派祖師丘處機當年也做過,意欲隨蒙古大軍沿古絲路西進,隻不過功敗垂成,如今其後輩弟子的魄力也不小。
自古以來,中華絲路分為兩條,北為陸路,即西域絲路,南為海路,即從東南出海之路。重開海路的想法是否有可行性,還需仔細斟酌,龍虎山與朝堂打交道比較多,深知大明朝堂還是由儒家士子把持,皇室之力遠遠沒有外人想象的那麼大。
武當掌教的想法卻很簡單,既然靈材之數確實有限,那麼去來源之地搜求,是順理成章的事,至於怎麼說服朝廷,他能想到的隻有上書天子,天子同意了,難道下麵的人敢不照辦?
李玄宗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武當離朝堂實在太遠了,雖然永樂以來,曆代天子對武當都是恩遇有加,但武當道既沒有正一道那掌天下道教事的名頭,三豐祖師對天子的詔令都是避而不接,而曆代掌教也頗有祖師風範,也沒有主動與朝廷加強聯係。導致李玄宗對大明朝廷的認識,遠比不上張玄慶家學淵源。
“沈道友,李道友,此事關係重大,貧道認為首先要在各自宗門內,取得一致同意,方能聯手推動此事。此番天子賜下的靈材,三家均分。兩位道友可速回宗門,商議此事。明年五月初一,我等再聚於此,到時決定如何行事。”張玄慶當機立斷道,李、沈二人也讚同這個辦法,兩人次日離京。
而張玄慶還需向天子交差,那塊七彩靈木當然交予張玄慶歸還內庫,武當掌教已經不把這點東西放在眼裏了,畢竟這次入京的收獲已經遠超預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