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魔芋僅自然生長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熱帶叢林中。它具有一年開花、另一年長葉的特性,在開花的那一年,一個十分巨大的花序直接由地下生出。在巨魔芋短粗的花序柄上,舒展著一片寬大的紫色苞片——佛焰苞。佛焰苞的側麵抱合在一起,像一個大漏鬥,又如同一口敞著口的大尖底鍋。這口“大鍋”高1米有餘,上口直徑也超過了1米,中央立著一根奇形怪狀的柱子——肉穗花序。如果從地麵算起,到花序的頂端竟高達25米左右。這樣高大的花序,不但在巨魔芋的家庭——天南星科中無與倫比,就是在有花植物王國中也並不多見。

別看巨魔芋的花序巨大,花朵卻很小,而且僅集中在花序軸的下部。它的花朵有雌、雄花之分,雌花隻有雌蕊,雄花隻有雄蕊。而且所有的雌花都分布在肉穗花序軸的最下部,雄花則分布在雌花“領地”的上部,互相之間涇渭分明。因此,雄花產生的花粉很難落到雌花的柱頭上,完成授粉過程。為了傳宗接代,巨魔芋也像許多花卉那樣,需要媒人的幫助,但它請的媒人既不是勤勞的蜜蜂,也不是美麗的蝴蝶,而是一類大型的喜食腐爛屍體的甲蟲。它給這類甲蟲發出的邀請信息,是一股極為濃烈的臭氣,好像在佛焰苞圍成的“大鍋”內堆放了大量的腐爛的臭魚或其他動物的屍體。感覺到美食的氣味後,食屍甲蟲便紛紛逐臭而至,興衝衝地爬進了巨魔芋虛設的酒樓——佛焰苞內,在臭氣的發源地——分布有雄花和雌花的花序軸基部一帶爬上爬下。但這些受騙的甲蟲怎麼也找不到腐肉吃,急得團團亂轉,身上自然粘了不少花粉,無意中為巨魔芋充當了媒人。

由於巨魔芋開花時臭氣十足,使接近它的人難以忍受。據說,一些身體較弱的人走到巨魔芋旁猛吸一口氣,能被熏昏過去。於是人們又給這種奇特的植物起了一個怪誕的綽號——“死屍花”。

巨魔芋與我國南方較常見的魔芋同屬,它也像魔芋那樣,開花時除了花序外,地麵上沒有莖、葉生長,第二年不開花時才從地下的塊莖上生出大型的葉:在一筆直向上、高3~4米的粗壯葉柄上,是一寬2~3米,裂成鳥足狀的巨大葉片,好像從地下鑽出了一棵小樹。

花香能治病

在塔吉克斯坦有一個奇特的醫院,醫院中的醫生、護士,對病人的治療不是打針吃藥,也不是開刀或電療,而是采用別具一格的花香療法。他們讓病人坐在舒適的安樂椅上,一麵嗅聞周圍花兒溢出的陣陣幽香,一麵聆聽悅耳悠揚的音樂,不少疾病就在這花香之中被治愈了。

花香為什麼能治病呢?

原來,構成花香的主要成分是一些有機化合物,如檀木發出的優雅檀香味,是一種含有檀香醇的有機化合物;白蘭花濃鬱的香氣伴隨著一些有機酸酯類化合物;還有我們常常嗅到的薄荷清涼香味,主要成分是萜烯類物質。這些有機化合物極易揮發,能夠隨同花香散發到空中,在人們進行呼吸時進入人體嗅覺器官,刺激嗅覺神經,使人感到香味的存在,與此同時,這些有機化合物也在人體內發生作用,產生治病的效果。

根據這樣的理論,很多國家開始流行一種叫“森林浴”的治病方法:讓病人住到森林中去,呼吸各種植物散發出來的芳香氣息。結果收到很好的療效。科學家用先進的分析儀器對森林進行測定,發現森林植物可以釋放出100多種萜烯類有機化合物,分別具有消炎、消毒或緩瀉等作用,所以森林中的香氣能夠滅菌驅蟲,保持森林空氣潔淨新鮮。

花香雖然可以治病,但有一點必須注意,那就是各種香花香氣的化學性質不同,藥理作用也千差萬別,而且有些花兒還含有劇毒。例如有種植物叫黃花杜鵑,花中含有鬧羊花毒素,毒性猛烈,一旦使用不當,會使人產生過敏甚至休克。還有一種植物叫醉魚草,花可入藥,但有毒性。若將醉魚草的花投入魚池,魚兒就會死亡,人或動物若不慎誤食或長期嗅聞,也會產生嘔吐和呼吸困難等中毒現象。因此,使用花香療法,就如同吃藥打針一樣,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花中變色龍

大家知道,有一種蜥蠍叫變色龍,它身體的顏色能隨著環境變化,在青枝綠葉中它是綠色的,在枯枝敗葉中它又變成枯木色。其實,植物的花朵也有能變色的,比如說繡球吧。

繡球又叫天竺葵,是中國種植非常普遍的觀賞花卉。春天,它開出一簇簇的團形花,花瓣上有一層細細的絨花,給人一種天鵝絨的感覺,遠遠看去,真像中國古代選新郎用的繡球。繡球剛剛開放的時候,花中含有較多的葉綠素,所以花是淺綠色的;在幹燥的空氣中經過日照,葉綠素逐漸減少,剩下了胡蘿卜素,這時花顯出橙黃色;不久,胡蘿卜素也消失了,花又呈現出月白色;再過一段時間,由於花中物質的化學作用,開始產生花青素,這使繡球又漸漸變成紫紅色或藍紫色。繡球不僅自身花朵會變化,而且上下幾代的顏色可能差異很大。這完全決定於繡球生活的環境。如果這一代繡球的水土顯酸性,它的花青素在酸的作用下則顯藍色,那麼花的定型色是藍的。如果下一代移種在堿性土壤中,那麼它的花則更多地呈現出粉紅色或紅色。

夏季開花的臘梅

提起臘梅,你也許會想到梅花。其實這是兩種根本不同的植物,人們常把它們混為一談。梅花是薔薇科家族的成員,和桃、杏、李、櫻是同胞姐妹。臘梅屬於臘梅科臘梅屬。臘梅科這個家族並不繁盛,全世界有7名成員(我國占4種)。臘梅花單生於枝頭,是杯狀的,外輪蠟黃,中輪帶紫色條紋,開放時節,晶瑩透明,清香撲鼻。看起來倒真像是蠟做的一般。但實際上叫它臘梅,是因為在臘月開花的緣故。

有一種夏季開花的臘梅,人們叫它夏臘梅。和平常說的臘梅同科而不同屬。這也是一種落葉灌木。夏初時,在枝頭綻開中間白色、邊緣淡紫色的美麗花朵,散發著淡淡幽香,使人百看不厭。

臘梅除常植於庭園作觀賞外,它的花可浸提芳香油,並有解暑生津、順氣止渴、解毒生肌的功效。根、莖也可入藥,有鎮咳止喘的功效。

臘梅原產於我國中部一帶。河南省的鄢陵縣,自古臘梅聞名,有“鄢陵臘梅冠天下”的稱譽。湖北西北部是臘梅的中心產區,保康縣又是最集中的地方,最大的一株生長在過渡彎鄉的刺灘溝,高12米,胸徑近半米,有100多年曆史。是我國有確切記載的最大的一株臘梅古樹。北京西山臥佛寺四大天王殿前生長著一叢臘梅,是我國最古的臘梅,已有1300多歲高齡。它隻有四五米高,沒有主幹,而是數十根萌生的枝條,從地下伸出,簇擁在一起,形成一叢交錯疊翠、蓊鬱紛繁的景觀。每年春節剛過,那生機勃勃的枝頭開始綴滿鵝黃色的臘球,不久便綻放出黃色的花瓣,散發出陣陣幽香,給隆冬的古寺帶來早春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