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5

奇花一瞥

無莖無葉的花:這是一種生長在印尼蘇門答臘等原始森林中的大花草。其花朵是從寄生植物莖上生長出來的,本身沒有莖,也沒有葉。

熠熠發光的花:這是一種被古巴人雅稱為“夜皇後”的花。因其花蕊裏含有豐富的磷質,所以,每到夜晚天黑之際,“夜皇後”便會閃放出光輝,宛如無數隻螢火蟲在廣闊的原野上曼舞。

先知先覺的報年成花:中國山西省古縣石壁鄉三合村有棵牡丹,相傳植於唐朝武則天時代。每逢春天沐雨綻放,根據其花朵便可知當年收成的好壞:花繁則豐產;花稀則歉收。年年如此,十分靈驗。

屢驗不爽的報警花: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潘格蘭格火山上,生長著一種奇妙的“報警花”。每天當地火山爆發的前夕,它就開放出黃色的花朵,十分靈驗。

饗目悅耳的水笛花:在非洲中部的紮伊爾蒙博托湖上,生長著一種水笛花,每當微風吹來時,水笛花就會隨風奏出悅耳優雅的笛聲。原來,這種好似荷花的花,花朵大,其基部有4個氣孔,孔的內壁覆蓋著一層透明的薄膜,由於風由氣孔進入,振動了薄膜,就會發出悅耳的笛聲。

酷如“飛刀”的傷人花:這是一種生長在秘魯索千米拉斯山裏的會傷害人的野花。這種花不到半米高,似臉盆大小,每朵花有5個花瓣,花瓣邊緣上生滿針那樣的尖刺。如果碰它一下,它的花瓣便會猛的飛彈開來傷人,輕者流血,重者留疤。

喜愛握手的花:在非洲的喀麥隆土地上,生長著一種奇妙的握手花,每當其花瓣受觸動或刺激時,它便立刻緊緊收縮。有趣的是,一旦有人用手觸摸花瓣,花瓣就會握住你的手,故稱“握手花”。

指北花:南部非洲大那馬瓜沙漠中,有一種叫“哈斯盟特”的花,因地處赤道以南,太陽是從北方照來的,它就像向日葵一樣,花朵總是向著北方,因而得名“指北花”。

縱火花:在南美大森林裏,有一種金黃色散發濃鬱香味兒的花。它的花朵和莖葉內含有一種極易燃燒的揮發性芳香油,當森林空氣幹燥灼熱時,這種芳香油就會自然引起火災。

會變魔術的花:我國廣西有一種被譽為“魔術花”的花。它在每年的春季長出形如桂花的小花苞,4、5月間,每株有六七百朵花相繼開放。最奇特的是,在從開放到凋零的整個階段,它會有規律地噴射出一縷縷白色、直徑約為3厘米的煙圈,射高有20厘米,然後散開,花朵也逐漸變為透明狀。這一奇觀每年可持續40天以上,直到花完全凋謝為止。

能催眠的花:在坦桑尼亞的坦噶尼喀山野中,生長著一種具有很強催眠作用的“木菊花”。不論是人還是其他動物,隻要聞到它的氣味兒,就會很快地進入昏迷狀態;如果聞的時間長了,就會昏睡好幾天。當地人利用這一點,將它用作輔助捕捉野獸的良藥。

能發熱的花:在千奇百怪的花卉世界,有一類花卉在開花時能發熱,發熱時使其溫度比周圍環境高出20多攝氏度。這類花卉就是具有佛焰苞的天南星科植物,如馬蹄蓮、火鶴等。天南星科花卉的佛焰苞花序很特殊,其外形酷似用一張圓形的紙包住了一個玉米棒子,這張圓形的“紙”就是花序的總苞片。棒狀花序基部的花往往是可育的,而棒狀頂部的花往往是沒有生育能力的。正是那些沒有生育能力的部分,能產生大量的熱。

美麗的信封:在西印度洋的維爾京群島上生長著一種信封樹。這種樹開白色大花,每朵都由18個花瓣組成。奇怪的是,這些花瓣都是雙層的,活像一隻隻密封的小袋子。島上居民把它晾幹,剪去一邊,做成一隻隻散發著陣陣幽香的信封。據說,該島的居民正在籌辦一個信封公司,準備向全世界各地出售這種“花信封”。

花中“變色龍”:顏色會發生改變的花有很多,最奇特的要數產於墨西哥的一種野花,它一天能改變幾種顏色。它在黎明時為白色,然後逐漸變為玫瑰色,中午為紅色,到傍晚又變成紫色,夜晚又變為白色。有趣的是,這種花隻有在白色時才具有香味兒。

朝雄暮雌的花:印度天南星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常生長在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潮濕的林下或小溪旁,植株有3種類型,即雄株、雌株和無性別的中性株3種類型,有趣的是,這3種不同性別的植株可以互相轉變,而且這種轉變可以發生多次,年複一年地進行,就像一位魔術師在台上,一會兒變成了女性,一會兒又變成了男性,真是令人不可思議。

花之最

最香的花人們普遍認為最香的花應是素有“香祖”之稱的蘭花。蘭花還有“天下第一香”的美譽。

香氣傳得最遠的花是十裏香,屬薔薇科。

香味保持最久的花是一種培育的澳大利亞紫羅蘭,這種花幹枯後香味仍然不變。

最小的花是熱帶果樹的菠蘿蜜花。平常看到的花是包含千萬朵小花的花序。

最長壽的花是一種熱帶蘭花,能開放80天才凋謝。

最短命的花是麥花,隻開5~30分鍾就凋謝。

最毒的花是迷迭香。聞之後令人頭昏腦漲,神經係統受損害。

最臭的花是土蜘蛛草的花。其味如臭爛的肉,它利用臭味引誘蒼蠅等傳播花粉。

顏色和品種最多的花是月季花,全世界有上萬種,顏色有紅、橙、白、紫,還有混色、串色、絲色、複色、鑲邊,以及罕見的藍色、咖啡色等。

最會變顏色的花是石竹花中的一個名貴品種。這種花早上雪白色,中午玫瑰色,晚上是漆紫色。2世界名樹

百木之長——柏

通常講的柏樹,是柏科樹木的總稱。全世界至少有150種柏樹,我國產29種,引入15種。柏樹適應性很強,四海為家,定居於岩石山地,照常枝綠疊翠。它既能忍受40°C的酷署,又能承受-31°C的嚴寒,因此被稱為“改造大自然的功臣”。

在我國的古刹寺廟,名勝古跡處,常常可以看到古柏參天,蔭蔽全宇。生長在陝西省黃陵縣軒轅皇帝陵的廟院內的黃陵古柏,高達20米,胸圍10米,傳說為軒轅帝手植,已有四五千年曆史。著名的台灣“阿裏山神木”——紅檜,高58米,胸徑6.5米,材積504立方米,樹齡三千多年。古人讚譽柏樹為“百木之長”。孔子曾說:“歲不寒,無以知鬆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孔子崇尚鬆柏,他的老家曲阜孔陵、孔林和孔廟院內,至今古柏林立。

我們常見的側柏,又稱柏樹、香柏,屬柏科,常綠喬木,是我國特產樹木。樹高20米,胸徑1米。側柏對二氧化硫、氯氣、氯化氫等有毒氣體具有中等抗性,吸滯粉塵的性能較強。中醫以嫩枝、葉、種仁入藥。枝葉有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吐血、鼻衄、便血、尿血及慢性氣管炎。種仁性平味甘辛,有安神、潤燥的功能,主治失眠、便秘等症。用葉水煎外洗,可治漆瘡、皮炎。

側柏的枝葉揉碎,有濃香,可提取芳香油。側柏木材堅實、細致,有香味,是建築、造船、製家具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