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可在梅果發黃時采種,取出種子洗淨後晾幹,隨即與濕沙混合並采用低溫沙藏,第二年春季再播,室內盆播或露地苗床點播均可。二、牡丹
1牡丹的形態習性
牡丹原產我國,屬落葉灌木,自古即栽培甚廣。牡丹的株高為1~2米,分枝短而粗,全株光滑無毛,樹皮呈黑灰色。葉互生,羽狀為二回或二回三出複葉,頂生小葉三裂近中部,裂片上部有三淺裂或不裂,側生小葉較小,上麵綠色無毛,下麵有白粉,中脈上有疏柔毛或無毛。
牡丹春季開花,單生於枝頂或有時數朵成束開放;花朵很大,徑約12~25厘米,花色有紅、黃、白、紫、粉紅、暗紫、深紅、乳白和淡綠色等顏色。花萼五片,花瓣五至十片,但栽培品種常為重瓣。花期在四月下旬至五月,果熟九月,已培植出的牡丹品種有300多種。以河南洛陽、安徽亳州、山東荷澤的牡丹最為有名。
牡丹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花色豔麗,花朵碩大,花姿雍容華貴,富麗堂皇,被譽為花中之王。自古以來,以牡丹為題寫詩作賦的詩句有很多,“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等都是膾炙人口的詩句。
牡丹花姿典雅,花色豔麗,特別適合古典園林栽種,也適於盆栽觀賞和切花。
牡丹按花型可分為以下三種:
單瓣種:實生苗,可作藥用栽培。
半重瓣種:花瓣三層以上,如粉二喬。
重瓣種:花心雄蕊均變成花瓣,雌蕊正常或花瓣化。是極具觀賞價值的花種,又可分為:
玫瑰型:內外花瓣密接,如胡紅、瑤池春、春紅色豔等。
球型:內部花瓣為球狀,突出於外部花瓣之上,如白玉、脂紅、銀粉金鱗等。
皇冠狀:花微重瓣,內部花瓣細散形成皇冠狀,一花雙色,如極品有鬥球、深黑紫、嬌客二變等。
牡丹按花期早晚可分以下三種:
早花種:朱砂疊、越粉、清心白等。
中花種:白玉、姚黃、金輪黃、二喬、墨魁等。
晚花種:銀粉金鱗、第一嬌、美人紅、豆綠、羅漢紅等。
2牡丹的栽培
牡丹應栽植在高敞向陽,排水性好,土質肥沃深厚的土壤裏,移栽與分株同時在9~10月進行,栽植深度以根頸與地麵齊平為宜,栽後澆水,培土保護越冬。次年春萌芽後,摘除蘖枝,每枝上留1頂芽,摘去側芽。春季在萌芽前,修枝後施肥,夏季花謝後施肥,促使花芽形成,秋季落葉後應在根部周圍施堆肥。肥料用有機肥和過磷酸鈣等,冬季須增土防寒。
3牡丹的灌溉施肥
灌溉:牡丹性喜濕潤怕澇,因根係為肉質,不宜多澆水,尤其怕積水,否則易爛根落葉。合理澆水方法:早春牡丹出室後,先施1次液肥,然後澆透水,水滲入土後鬆土。保持盆土濕潤,直到現蕾。當早品種開花後或晚品種開花時,再澆1次透水。立冬入室前需澆1次透水。
施肥:基肥要足,定植時施入堆肥、餅肥、糞肥,肥上要蓋土。每年需追肥3次,第1次在新梢迅速抽出,葉及花蕾正伸展之時,以施速效肥料為主;第2次在花後,以補充花後生長所需的養料,以速效肥為主;第3次在秋冬,對增強春季的生長有重要作用,肥料以基肥為主,此次應在花謝後進行1次整形修剪,剪除過多過密的新芽,截短過長枝,每株隻保留5~8個充實健壯分布均勻的枝條,每個枝條上保留2個外側花芽,其餘的應全部剪除,避免枝葉過密影響開花。
4牡丹的修剪整形
牡丹修剪整形一般可在花謝之後進行。一是摘除過多和過密的新芽;二是對栽培2~3年以後,長勢旺盛而又發枝強的品種,一般截短過長的枝條,每株保留3~5個充實飽滿、分布均勻的枝條,每個枝條保留2個外側花芽,其餘的應全部剪除,如果枝條過少則花朵稀疏,枝條過多,花芽過密,消耗養分過多,影響開花;三是對長勢弱、發枝力差的品種,隻剪除細弱枝,保留壯枝;四是春季應及時剔除從根頸部長出的萌蘖,使養分集中在枝幹上,促進生長和開花。
牡丹枝條很脆,極易折斷。在花朵初開時常因花頭過重致使枝條彎曲,易被風吹折斷,故應及時設立支柱,使花枝伸展,支柱可塗成綠色,以增添美觀。
5牡丹的繁殖
牡丹可用播種、分株、嫁接等多種方法繁殖。
株法:在10~11月將4~5年生粗壯植株,全株挖出,去土後晾2~3天。每株留4~5個枝條,栽植在50厘米見方的坑內,栽後封土,澆一次水。
播種法:8月份將采收成熟的種子放至通風處晾幹,用濕沙處理種子,9月中、下旬播種,第二年春幼苗出土。注意種子不要播在溫室裏,種子在室外越冬或低溫處理才能發芽,約4年後便能開花。此法主要用於培育新品種,可作砧木用。
嫁接法:8~9月份,以單瓣牡丹或芍藥作砧木。以優良品種牡丹為接穗,最好是當年生枝,長7~9厘米,上有兩個芽。在砧木的根莖距地麵3~5厘米處進行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