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萬年以前,地中海曾是一個比大西洋海平麵還低3000米的沙漠盆地。後來,大西洋在直布羅陀海峽衝開了一個缺口,水像瀑布般湧進地中海盆地,這可能曾是地球上最壯觀的大瀑布。
水像打開的巨大水龍頭一樣注入這個長3200公裏、深3000米的大盆地。40000立方公裏的水像湍急的山洪,以比尼亞加拉瀑布大1000倍的流量穿過海峽,傾入地中海。盡管如此,把地中海灌到像今天這樣的水平,也得花100年才行。水把大盆地變成汪洋,水麵上隻留下山峰,便形成了像馬耳他和撒丁這樣的島嶼。
美國格羅瑪·挑戰者號考察船對地中海海底的地理鑽探,為這種看法提供了有力的證據,當時它一直在搜集有關陸地分離理論的各種資料。1970年,該船駛過直布羅陀海峽,開始對地中海水下1860米的海底鬆軟沉積層進行深入研究。
在鑽到180米深的沉積層時,船上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不尋常的海底碎石層。
更多的孔被鑽出來,隨之新的發現更讓人震驚。因為人們找到了沉積層底下的岩石類型係,即地理學家們所稱的幹燥岩,它們原本隻有在大海幹枯的地方才能找到。
起初,科學家們並不相信地中海曾是個沙漠。然而,有足夠的證據讓他們相信這是有可能的。這一地區氣候幹燥,至今為止,地中海表麵由於強烈的太陽光照射所蒸發的水分要比雨水和河水所能給予補充的還多。地中海每年平均蒸發掉4000立方公裏水分,隻有從大西洋流入的水才使地中海的水位不會下降。
如果有一天海峽重又合攏起來,使地中海與大西洋分開,隻要1000年,孤立無援的地中海便又會完全幹枯,變成像加利福尼亞死穀一樣的深溝。
70年前在德國南部發現的一處縱深的河口是可以解決爭論的最後一個有力證據,它把花崗岩切斷,靜靜地躺在近百萬年的沉積層底下。它看起來像是一條古代河流的隘口,但它的位置比地中海水麵還低幾百米。
顯然,當時格羅瑪·挑戰者號船上的科學家們不懂得這一事實,然而在地中海的另一端,尼羅河底下也有一條相同的河溝。它是在建築阿斯旺大壩時發現的。當時,俄國的科學家們曾為此感到不可理解。
因此,解釋隻能是一個:河口是流入地中海盆地的河流衝刷而成的。當時海的水平麵要比現在低許多,是河流流經現在的海底才形成這些河口的。
因此,現在的地中海曾經是大海,之後變成灼熱的深穀,遍布各自獨立的鹽湖。150萬年之後,它又變成大海——由於海灣是堤壩崩潰,海水又從大西洋湧進來。沒有鹹味的波羅的海
波羅的海是世界上海水含鹽度最低的海,這個海是最後一次冰期結束,冰川大量融化後形成的。波羅的海的海水較淺,它與外海海水很少交換,又有大小250條河流注入,再加上氣候寒冷,蒸發特別慢,因而成了含鹽度最低的海。其海水含鹽隻有7-8‰,大大低於世界海水的平均含鹽度(35‰),波羅的海各個海灣的含鹽度更低,隻有2‰左右。
波羅的海是歐洲北部的內海,它的四周差不多都被陸地所環繞,隻有西部通過厄勒海峽,卡特加特海峽和斯卡洛拉克海峽等與北海相通。
波羅的海是北歐重要的航道,它通過北海——波羅的海運河與白海相通,通過列寧伏爾加河——波羅的海水路與伏爾加河相連,沿岸較大的港口有聖彼得堡,斯德哥樂摩、羅斯托克等。但其北部和東部海域每年通常有一段不利於航運的冰封期。五顏六色的湖
在我國四川西北部的千裏岷山之中有一個五顏六色的海。
這個五顏六色的湖真是名副真實。當陽光透過樹梢照向湖泊時,水麵上有的地方呈藍色,有的地方呈翠綠色,有的地方呈橙黃色;當你以石擊水,水裏會突然反射出粉紅、雪青的雙色漣漪,慢悠悠地向四處擴散開去,猶如一道美麗的彩虹降落於湖中。
這個湖之所以會有如此豔麗的色彩,與湖底的岩石組成和湖中生活的有色藻類有關。湖底是由石灰岩組成,它高低層次不同,色彩深淺各異,再加上多年沉積的古樹葉、有色礦物質和藻類的染色作用,就使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構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圖案。使屍體保鮮的水井
1930年,瑞士日內瓦郊區的加爾吉鎮,發生了一件殺人滅屍案。夫妻吵架後,丈夫基樓勒死和他共同生活十年的妻子凱沙琳,然後把屍體拋棄在後院的井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