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4

又鹹又熱的紅海

紅海的含鹽度高達41-42‰,深海海底有些地方甚至在270‰以上,這幾乎達到飽和溶液的濃度,是海水平均含鹽度35‰的8倍左右,居世界之首。

紅海之所以稱之為紅海,是由於紅海中繁殖著大量紅色的海藻,因此,那裏的海水看起來是紅棕色的,所以叫它紅海。

紅海含鹽量高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裏地處熱帶、亞熱帶,這裏的氣溫高,海水蒸發量大,而且降水較少,年平均降水量還不到二百毫米。紅海兩岸沒有大河流入。在通往大洋的水路上,有石林島及水下岩嶺,大洋裏稍淡的海水難以進來,紅海中較鹹的海水也難以流出去。另外,海底深處還有好幾處大麵積的“熱洞”。大量岩漿沿著地殼的裂隙湧到海底。岩漿加熱了周圍的岩石和海水,出現了深層海水的水溫比表層還高的奇特現象。熱氣騰騰的深層海水泛到海麵,加速了蒸發,使鹽的濃度愈來愈高。因此,紅海的水就比其他地方的海水鹹多了。

紅海長約2000公裏,最寬處306公裏,麵積45萬平方公裏。它像一條長長的蝸牛,從西北到東南,橫倒在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大陸之間。北端是蘇伊士灣和亞喀巴灣,中間夾著西奈半島;蘇伊士灣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通,南端經曼德海峽同亞丁灣和阿拉伯海相連。千百年來,紅海是一條活躍的商業通道;1869年蘇伊士運河通航後,這裏更成了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之間的交通要道。瀝青湖

瀝青湖位於太平洋東岸美國洛杉磯城所在的地方,不過那是一、兩萬年前的事。每當急雨過後,烏亮的湖麵上就會積聚一汪清水。因為雨水與湖水不會彙為一體,湖中烏亮粘稠的液體就是還沒有凝固的瀝青。它像一個巨大的陷井,在它存在的那些日子裏,不知吞噬了多少生命。據統計,這裏已挖掘到劍齒虎化石兩千一百具,恐狼化石一千六百四十六具,西方馬化石一百三十具,鳥類化石一百三十三種,現在這裏已建成了一個聞名世界的化石公園——漢柯克公園。

洛杉磯的瀝青湖早已隨環境的變化而消失,但世界上卻仍然存在著一些瀝青湖,其中最著名的是位於加勒比海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島上的瀝青湖。這個湖占地44公頃,比當年的洛杉磯瀝青湖要大出2倍。由於時代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它已成為人們獲得天然柏油的重要來源。據說從1860年以來,人們已從這裏挖走了幾千萬噸柏油,但湖中的瀝青卻幾乎一點也沒有減少,因為湖的底部有含瀝青的石油源源不斷進行補充。石油在接觸空氣後迅速揮發,便留下了烏亮的瀝青。青海湖

青海湖位於青海省東北部,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湖麵海拔3195米,麵積4500多平方米,已知最深處水深32.8米。每年12月封凍,冰厚半米多。

青海湖是一個斷層湖,湖盆由祁連山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的斷層陷落而圍成,四周山巒環抱,湖麵遼闊,望去茫茫無垠。遠離湖濱的湖心浪濤翻騰,水柱滾卷。澀鹹的湖水,越近湖水,浮力越小。漁民木舟捕魚,隻在岸邊。機帆船作業,也不超過沿岸2-3公裏。曾有一艘機帆船在向湖心試航中,行駛數裏,便自行翻沉,人們不敢冒險深入湖心。冬季,雖然湖麵冰凍一尺多,然而湖心冰麵爆裂,裂縫縱橫,冰塊互相碰撞,因此,也難進入湖麵腹地。

1960年春,有一天,湖麵風平浪靜,一些漁民和冬季進入離湖岸不遠的一個叫海星山的小島上的牧民,突然見到一個奇景:在遠處的湖心水麵上,一個衝天浪柱高高卷起,頓時浪花飛濺,鱗光四射。不一會兒湖麵又一片平靜,在水麵上浮現出一塊黑糊糊的東西,活像一塊大礁石,又像鯨魚的背,也像一塊鱉殼。怪物在水麵停了一會兒,晃動著,又掀起一陣陣衝天浪柱,最後黑影沉入水下。這種奇景被多次目擊,到過當地湖區的人都會聽到這種奇聞。

在久居湖岸的牧民中,有一位老人,年輕時曾孤身一人深入凍結的湖心,尋找傳說中湖心處存在的大黑洞和魚精黑神靈。他在湖心沒有找到大黑洞和神靈,但是找到了一個水花飛濺的大漩渦。

據科學家推測,湖心水流急轉形成的大漩渦存在一個強磁場,漩渦底下存在一個大洞口。還有人猜測,湖心水麵上呈出的那種黑色巨礁是長年生長的巨魚、怪獸,而漩渦下麵湖心上的大洞口通往何處,更是個謎。能殺人的湖

1984年8月16日的清晨,一位叫福勃赫·吉恩的年輕牧師和其他幾個人正駕駛著一輛卡車經過喀麥隆共和國境內的莫努湖。這時,發現路邊有個人正坐在摩托車上,仿佛睡著了一樣。但當吉恩走近摩托車時,他發現那個人已經死了。而牧師轉身朝汽車走去時,也覺得自己的身子也開始發軟。吉恩的同伴也很快倒下了,而吉恩卻設法逃到了附近的村子裏。

到早上10點半,政府當局得知在這條路上喪失的生命已有37人,很明顯這些人都是被一股神秘的化學氣體所殺害。這股化學雲狀物體包圍的一段路麵足有200米長。雖然還沒有進行屍體解剖,但對屍體進行檢查的巴斯醫生斷定這些人都死於窒息,而且他們的皮膚都有因化學作用而留下的傷。

使這些人喪失生命的雲狀氣體是從莫努湖中自然產生的。附近的村民報告說,在前一天晚上有轟隆轟隆的爆炸聲傳出。科學家注意到湖裏的水呈棕紅色,說明平靜的湖水已經翻動過。引起這股雲霧的原因是什麼?火山學家西格德森認為在最深的水中,通過保持碳酸氫鹽的濃度,微妙的化學平衡使莫努湖發生了強烈的分層。某種東西撥亂了這種分層,使深水中豐富的碳酸鹽朝著水麵上升。這種壓力的突然變化,釋放出二氧化碳,就像打開蘇打瓶蓋一樣產生爆發,這一爆發形成了5米高的波浪,使岸邊的植物都倒下了。這股合成的雲狀物就是密度很大的二氧化碳氣體,這股氣體被風帶到路上,並一直停留在離地麵很近的地方。西格德森說,很明顯,在黎明前的這段時間裏,由於天黑使村民看不見這一雲狀物,同時,他猜測到這股雲霧中含硝酸,這就使人們天亮時能看見它,也能解釋死者皮膚上的灼傷。曾經是沙漠的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