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竹溝位於四川省峨邊縣彝族聚居的小涼山中的一處叫斯合的山穀裏,那個穀被稱為死亡之穀。那兒是一片方圓約200多平方公裏的原始森林,充滿了神秘色彩。
黑竹溝有片杜鵑池,人稱公杜鵑池;哈曲鄉有片杜鵑池,人稱母杜鵑池,它們遙遙相對。當地彝胞說,如果公母杜鵑池都傳出嗚嗚的哭聲,天氣就要變陰、下雨。問起公母杜鵑池的由來,甚至當地人也不知道。
黑竹溝的關門石是個恐怖地帶。彝族獵手或牧羊人來到跟前,便不敢向前走。據說誰進去了,就永遠出不來。1950年初,國民黨胡宗南的半個連,仗著武器精良,準備穿越黑竹溝逃竄。可誰知進入溝後,一個人也沒出來。到底是因為什麼,誰也不清楚。
1986年夏,川南林業局與峨邊縣聯合組成二類森林資源調查隊,一行12人,外加背東西和帶路的彝族同胞21人,進入黑竹溝。還沒到關門石,彝胞的兩條獵狗就自己逃掉,彝胞們說什麼也不走了,他們打響“嗬咪”呼喚獵狗,結果狗沒喚出來,卻呼喚出一團團的煙霧,傾刻遮天蔽日,幾分鍾後又奇跡般消退。麵對如此險惡而又撲朔迷離的景象,調查隊隻好撤下來。
黑竹溝裏有大熊貓。但這些熊貓不愛吃竹子卻愛吃羊。熊貓吃羊與別的野獸不同,隻吸血、腦髓和肝髒,吃飽後就頭枕著羊的斷肢在羊圈裏抱頭大睡。彝胞們知道熊貓是國寶不敢加害於它。孩子們進山也都結伴而行,害怕受到熊貓傷害。本屬素食性動物的大熊貓為何改素吃葷呢?而且,珍稀動物大熊貓,在這裏不僅發現黑白相間成條紋,還有黑白顏色呈圓形花紋的,其花紋大如碗口,不規則分布,當地人稱為花熊貓。它究竟屬於熊貓的一種,還是大熊貓的新品種,還在考察之中。一位老獵人說,這一帶的大熊貓數量也超出原來的估計數量許多,僅一條溝就有二三十隻之多。
黑竹溝的神秘現象還有許多,但每一個都讓人費解,直到今天也都是一些未解之謎。長江、黃河的源頭在哪裏
長江、黃河的源頭在哪裏?一直以來學術界都對這個問題爭論不休。
首先,關於河流正源的確定標準,學術界的意見就各不相同。有的讚成以水流最長者為正源;有的主張視河道上下遊的一致性,以形似幹流的自然延長者為正源;有的說應該以水量大者為正源;有的主張依照曆史習慣,維持人們長期以來的普遍看法,而不去輕易變更;更有人將河穀形成較早者推為正源;此外還有強調流域麵積大小或發源地海拔高低等等。
由於上述原因,長江、黃河源頭到底在哪裏,說法不一也是理所當然的。
新中國成立以後不久,對長江進行了考察,將木魯烏蘇河和楚瑪爾河分別定為長江的南、北兩源。1976年和1978年,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等單位進行了兩次江源考察,又把格拉丹冬雪山下的沱沱河定為長江正源。但1986年長江科學考察漂流探險隊在完成了科學考察漂流的壯舉後,卻提出另一支流當曲的長度比沱沱河長3.7公裏,而且流量是沱沱河的三倍,流域麵積是沱沱河的1.7倍,所以長江正源的位置被當曲取代。但是這一看法目前還沒有充足的事實根據。
關於黃河源頭也是說法不一,僅不同年份出版的《辭海》對其就有不同的敘述:
1947年版:“源出青海省巴顏喀喇山之噶達素齊老峰,亦曰阿爾坦河。”1965年版:“源出青海省巴顏喀喇山脈達澤山東麓約古宗列渠。”1979年版:“上源卡日曲出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各姿各雅山麓。”1987年《辭海·中國地理分冊》,又鑒於黃河源頭的各持己見、爭論不休的現狀,而閉口不談誰為正源,而隻注明“上源馬曲(約古宗列渠)出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達澤山麓;卡日曲出各姿各雅山麓。”
那麼,長江、黃河的源頭到底該如何確定,應有怎樣一個標準,還有等待人們進一步考察研究。大陸為何都是三角形的
也許大部分人對大陸的形狀及朝向並不十分了解,那麼你仔細地觀察世界地圖就會發現,差不多所有的大陸都是北部平寬,南部兩側向內收縮,最後成為一個三角形。惟一的一個例外是澳大利亞,它的三角形的頂點朝向北方。
難道這僅僅是一種巧合嗎?於是,人們在魏格納大陸漂移說的基礎上,又提出了“碎塊學說”,以此來解釋大陸為什麼是三角形的秘密。
碎塊學說認為,每個大陸並不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它是由一係列大小不同的碎塊拚合而成的,大者可達幾十萬平方千米,小者隻有幾平方千米。大陸塊的形成可能是在不同時期,經過多次拚接最後才完成的。科學家研究得知,北美大陸的北半部是由100多個陸塊拚合而成的。而亞洲的西伯利亞,甚至麵積不大的日本,也是由多個地塊組合成的。我國地質學家測出,中國山東東西兩部分就是由一塊年齡大約為25億年的地塊與一塊十四億年的地塊粘合而成,其粘合年代大約在距今1.9億年的侏羅紀。
科學家推測,陸塊漂移可能都是先裂後拚的。據大陸漂移學說,陸塊還沒有裂開之前,統一大陸處在赤道以南的南半球。當統一大陸發生破裂,並開始漂移時,可能先要向北移動。在移動途中,一定要遇到其他分離的陸塊,彼此碰撞、拚接。因為陸塊向北移動,北半部分可能遇到的分離陸塊的機會要比南半部多。這樣就形成了各大陸北半部多為平直的三角形的邊,南半部則為比較瘦長的形態。至於澳大利亞為什麼會是一個特例,可能是因為澳大利亞在移動中曾經發生過旋轉。
一些學者認為,碎塊說有點兒牽強,偶然的成分太多。支持碎塊說的人們爭辨說,如果沒有陸塊從南向北遷移,怎麼會出現北半球大陸比南半球大陸多許多的情況?
迄今為止,大陸為什麼是三角形的,仍是一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