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血樹是常綠的大樹,樹身一般高20米,基部周圍長卻有10米,七八個人伸開雙臂,才能合圍它。此樹流出的樹脂暗紅色,是著名的防腐劑,當地人民稱為“龍之血”,故名為龍血樹。體積最大的樹

地球上的植物,有的個體非常微小,有的個體卻很龐大。像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巨杉,長得又高又胖,是樹木中的“巨人”,所以又名世界爺。

這種樹一般高100米左右,其中最高的一棵有142米,直徑有12米,樹幹周長為37米,需要二十來個成年人才能抱住它。它幾乎上下一樣粗,它已經活了3500年以上了。人們從樹幹下部開了一個洞,可以通過汽車,或者讓四個騎馬的人並排走過。即使把樹鋸倒以後,人們也要用長梯子才能爬到樹幹上去。如果把樹幹挖空,人可以走進去六十米,再從樹椏杈洞裏鑽出來。它的樹樁,大得可以做個小型舞台。

杏仁桉雖然比巨杉高,但它是個瘦高個,論體積它沒有巨杉那樣大,所以巨杉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樹。地球上再也沒有體積比它更大的植物了。

巨杉的經濟價值也較大,是枕木、電線杆和建築上的良好材料。巨杉的木材不易著火,有防火的作用。顏色變化最多的花

桃花紅,梨花白,從花開到花落,色彩似乎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在自然界裏,有一些花卉的顏色卻變化多端。例如:金銀花,初開時色白如銀,過一兩天後,色黃如金,所以人們叫它金銀花。我國有種櫻草,在春天攝氏20度左右的常溫下是紅色,到攝氏30度的暗室裏就變成白色。八仙花在一些土壤中開藍色的花,在另一些土壤中開粉紅色的花。有一些花在它受精以後也會變色。比如棉花,剛開時黃白色,受精以後變成粉紅色。杏花含苞的時候是紅色,開放以後逐漸變淡,最後幾乎變成白色。

顏色變化最多的花要數“弄色木芙蓉”了。它的花初開的時候是白色,第二天變成了淺紅色,後來又變成了深紅色,到花落的時候又變成紫色了。這些色彩的變,看起來非常玄妙,其實都是花內色素隨著溫度和酸堿的濃度的變化所玩的把戲。植物界的“大熊貓”——金花茶

山茶花是我國特產的傳統名花,也是世界性的名貴觀賞植物。據統計,總數約有220種。而經自然雜交及人工培育的品種當在數千種以上。但以前,人們沒有見到過花色金黃的種類。1960年,我國科學工作者首次在廣西南寧一帶發現了一種金黃色的山茶花,被命名為金花茶。

金花茶的發現轟動了全世界的園藝界,受了國內外園藝學家的高度重視。認為它是培育金黃色山茶花品種的優良原始材料。

金花茶屬於山茶科山茶屬,與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為孿生姐妹。金花茶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約2~5米,其枝條疏鬆,樹皮淡灰黃色,葉深綠色,如皮革般厚實,狹長圓形。先端尾狀漸尖或急尖,葉邊緣微微向背麵翻卷,有細細的質硬的鋸齒。金花茶的花金黃色,耀眼奪目,仿佛塗著一層蠟,晶瑩而油潤,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花茶單生於葉腋,花開時,有杯狀的、壺狀的或碗狀的,嬌豔多姿,秀麗雅致。金花茶果實為蒴果,內藏6~8粒種子,種皮黑褐色,金花茶4~5月葉芽開始萌發,2~3年以後脫落。11月開始開花,花期很長,可延續至翌年3月。

金花茶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多生長在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陰坡溪溝處,常常和買麻藤、藤金合歡、刺果藤、楠木、鵝掌楸等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由於它的自然分布範圍極其狹窄,隻生長在廣西南寧市的邕寧縣海拔100~200米的低緩丘陵,數量很有限,所以被列為我國一級保護植物。為了使這一國寶繁衍生息,我國科學工作者正在通力合作進行雜交選育試驗,以培育出更加優良的品種。近年來,我國昆明、杭州、上海等地已有引種栽培。

金花茶還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其花除作觀賞外,尚可入藥,可治便血和婦女月經過多,也可作食用染料。葉除泡茶作飲料外,也有藥用價值,可治痢疾和用於外洗爛瘡;其木材質地堅硬,結構致密,可雕刻精美的工藝品及其他器具。此外,其種子尚可榨油、食用或工業上用作潤滑油及其他溶劑的原料。植物界的最大家族

地球上已被人們發現的植物,有四十餘萬種,分屬幾個大類。把大自然裝飾得絢麗多彩、五彩繽紛的首推被子植物這一大類。

桃子、李子、梅子、杏子這類水果,我們吃的是它的果實。果皮果肉包著核,核裏麵就是種子。用果皮包著種子的植物,就叫被子植物。我們平常看到的樹木、花草、莊稼、蔬菜、牧草以及其他經濟植物,除了鬆、柏類植物以外,絕大多數都屬被子植物。全世界約有被子植物二十五萬種;其次是真菌,約10萬多種;藻類和苔蘚植物各有2萬多種;蕨類植物1萬多種;細菌2千多種;而種子外麵沒有果皮包被的裸子植物,僅有700多種。所以,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種類最多的植物。

被子植物體型多種多樣,有高達百餘米的桉樹,也有長度僅1毫米的無根萍;有生長期僅幾星期的短命菊,又有壽命高達數千年的龍血樹。被子植物分布遍於全球,從北極圈到赤道都能生長,6000米以上的高山和江河湖海有它們的蹤跡,沙漠、鹽堿地它們也能適應。中藥之王

人參有調氣養血、安神益智、生津止咳、滋補強身的神奇功效,所以素被人們稱為“神草”,被擁戴為“中藥之王”。人參之所以如此神奇,是由於它含有多種皂苷以及配糖體、人參酸、甾醇類、氨基酸類、維生素類、揮發油類、黃酮類等,對於增強大腦神經中樞、延髓、心髒、脈管的活力、刺激內分泌機能、興奮新陳代謝等,都具有很高的醫療作用。

人參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莖約有四、五十厘米高,葉有3-5個裂片,花很小,隻有米粒般大,紫白色。藥用部分主要是它的根。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產參用參的國家。中國最早的草藥書《神農本草經》就已經提到了人參的名字。其後的曆代名醫如陶宏景、唐鬆敬、陳藏器、張仲景、李時珍等也都對人參作過高度評價。東北是我國人參最著名的產區,主要分布在吉林東部和長白山脈的撫鬆、集安、通化、臨江等地,產量要占全國的90%以上。自遼金時代起,其產量就已經很可觀,明清時代,當地的勞動人民多以此賴以為生,因此,產參的數量大得驚人。據史書記載,明萬曆三十七、三十八兩年,僅建州女真爛掉的人參即達“十餘萬斤”之多!

人參分為山參和園參。山參為山野自生,生長年頭不限,可生長幾十年至百餘年不等。在康熙二年(1663年)曾有人挖到過一棵淨重20兩(當時16兩為一斤)的老山參。在1981年8月,吉林省撫鬆縣北崗鄉四名農民,用了六個多小時挖出了一棵特大的山參,它已有百歲以上,重達287.5克。這棵大山參外形美觀,緊皮、細紋,參須上長滿勻稱的金珠疙瘩。從顱頭到須根長54厘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棵山參,目前陳列在人民大會堂的吉林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