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季如春的海南島,那裏有許多珍貴、稀有的動植物。最有趣的是那些生長在海底的樹——紅樹,它們終日泡在又苦又鹹的海水中。那裏環境惡劣,日複一日地受波浪衝擊,腳下是沙子一樣的土地,又稀又軟的泥。可是它們卻頑強地“活”下來,長成粗壯的大樹。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為什麼海底能長樹嗎?

紅樹能在海底“安家落戶”,多虧了它那又粗又多、盤根錯節像蘑菇一樣扣在地上的根,緊緊抓住地下,從遠處看分辨不出是樹根還是樹幹。紅樹不怕鹹水,它身上有負責排鹽的葉子。葉子上的白點,就是顆顆鹽粒。它的根上含有許多氣孔,有的在水中,吸水中的氧氣,有的在半空中吸收空氣。這樣紅樹就不怕水淹和海水的侵蝕了。

別的樹都是結種子,傳播種子,再長新苗。可是紅樹卻是大樹生小樹,小樹苗在大樹媽媽身上長成後,就自己飄落而下,根朝下,芽朝上,任海水把它送往各個角落,哪裏合適就在哪裏紮根。

人們都說紅樹是海南島千裏海岸線的“綠色長城”。小朋友你有機會到這天涯海角來看看它。“吃”蟲的豬籠草

難道草也會像青蛙那樣張開大嘴去吃蟲子嗎?

是的!這種草叫豬籠草,它的故鄉就在我國廣東南部以及雲南等地。

豬籠草足有3米多高,是一種常綠半木質藤本小灌木。它長相最奇特的是它的葉子,葉子的底部是綠顏色的,樣子扁平,很像一般植物的葉子,中間卻是一根像繩索一樣的細藤,可以卷在或者掛在其他植物身上,頂部最奇特,從細藤上竟長出一個花花綠綠的小瓶子來,這瓶子上小下大,也像個袋子,它的樣子很像我國南方人運豬用的籠子,所以得名“豬籠草”。這種草有大約70個品種,所以瓶子的形狀和顏色也變化多端,有圓筒狀的,壺形的,甚至漏鬥形的;有的小巧玲瓏,不過33厘米長,大的足有40厘米。這些瓶子把自己打扮得非常漂亮,金黃、紫紅,甚至有精美的花紋,憑借一身華服,就可以把那些小蟲子們吸引過來了。

豬籠草吃蟲的秘密就在這個瓶子裏。

瓶子上麵有個小蓋子,蓋子下麵布滿了蜜腺,能分泌出香甜誘人的蜜汁,可是瓶口卻有點傾斜,瓶子的內壁上的蠟質,極為光滑,內壁的下部,有許多凸出的消化腺,能分泌出許多消化力極強的消化液。

在風和日麗的晴天裏,貪吃的蟲子聞到香甜的蜜汁味,便飛到豬籠草的瓶子上大吃特吃,可是由於那有點傾斜的瓶口,它一不留神,就失足滑了下去。一直滑到瓶底,一下子被瓶底的消化液牢牢粘住,那光滑的內壁使蟲子根本爬不出來,瓶子的蓋子也很快地蓋上了。那具有強消化能力的消化液不一會兒就麻醉了小蟲子,使豬籠草大飽口福了。

消化液的成分相當複雜,其中一種化學物質是胺,它能使昆蟲麻痹,另一種是毒芹堿,能使昆蟲中毒死亡。植物學家曾觀察過豬籠草怎樣吃掉蜈蚣,那條蜈蚣浸在消化液中,很快被腐蝕成白色。如果摘下小瓶子仔細看,裏麵有許多小昆蟲,有的還在掙紮,有的已死去,有的早腐爛了。

豬籠草就是靠吸收這些腐爛昆蟲的汁液來生活的。能淨化汙水的水葫蘆

在城市和郊區,越來越多的河流、湖泊受到工廠排放的汙水、居民生活汙水的破壞,清澈變為渾濁,潔淨變成肮髒,魚類死掉了,小鳥飛走了。

而植物具有真正的淨化汙水的本領。水葫蘆就是其中出色的一位。

水葫蘆的樣子充滿生機,油亮亮的碧綠色葉子密密挨挨擠滿水麵,淡紫色的花朵非常好看,葉柄的中下部忽然膨大起來,圓鼓鼓的就像隻水中的葫蘆,這裏麵其實是一種像海綿一樣的組織,含有大量空氣,就能使整個植物像隻小船似地在水上輕快地漂浮著,它的根長長的,就像一大把胡須。它的故鄉是拉丁美洲的委內瑞拉,不過,現在水葫蘆已經漂遊了五十幾個國家了。

水葫蘆喜歡在水流緩慢的地方安安靜靜地生長。它生命力非常強,而且令人驚訝的是在自然環境裏,沒有能傷害水葫蘆的病、蟲和天敵。隻要環境適宜,僅僅十棵水葫蘆在八個月內竟能繁殖到60萬棵!畝產20萬斤以上。肥效相當於2000~4000斤化肥。是紫雲英、花苜蓿等綠肥的三四十倍。多麼可觀的數字呀!

水葫蘆對水中的有害物質酚、鉻和鎘的去除率比一般水生植物高16%、25%和8%。而且,水葫蘆的絕妙功夫是能對酚、氰加以分解,降低了它們的毒害作用。

在水葫蘆生長的地方,能汙染水體的直藻、矽藻和顫藻的數量大大減少了,而魚類的食品——浮遊的數量卻顯著增加了,所以,魚類迅速生長,產量明顯提高,青蛙、烏龜都喜歡到這裏來生活,連小鳥也飛回來了。

另外,水葫蘆能從水體中吸取金屬物質。一畝水葫蘆每四天就在采礦廢水中吸取75克銀,對金、汞、鉛、鎳等金屬的吸取效果也近似。用它清除江河和工業廢水中的有毒物質,經濟又有效。

水葫蘆還能很有效地吸收含在水中的氮和磷,在水葫蘆茂密的地方,每平方米水麵上的水葫蘆每天能從水體中攝取24克的氮素,每噸葉子可攝取245公斤的氮素,每噸根可攝取328公斤的氮素。

水葫蘆對砷也有一定的吸收和積累能力。另一試驗表明每公斤水葫蘆在七天內可去除258毫克的有機汙泥。

很多國家都在大量繁殖水葫蘆,因為它是最經濟的天然淨化汙水的“寶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