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內儲藏的有機養料在幹燥的狀態下無法被細胞吸收,細胞裏的酶也無法發揮作用,隻有在細胞吸水後各種酶才開始活動,把儲藏的養料進行分解,成為溶解狀態向胚芽轉移以供胚芽利用。
胚和胚乳吸水後增大體積,柔軟的種皮在胚和胚乳的擠壓下容易破裂,為胚芽、胚根突破種皮向外生長創造了條件。
萌發時的吸水量也因種子不同而不相同,這決定於種子內儲藏養料的性質。含蛋白質多的種子吸水量較大;含脂肪多的種子吸水量較少;含澱粉較多的種子吸水量一般不大。一般來講,種子吸水後要增加重量30%以上,此外種子也能直接吸收大氣中的水分以供萌發的需要。
種子萌發水分固然不可缺少,但也並不是有了充足的水分種子就能萌發了。種子萌發是一個強烈的生命活動過程,包括一係列的物質變化;胚乳有機養料的分解;有機物和無機物轉化為生命的原生質等,所有這些變化都是在各種酶的作用下進行的。
然而酶的生理功能的正常發揮需要有一定的溫度。一般說來,在有限範圍內溫度的升高可以加速酶的活動,提高催化效率;如果溫度降低,酶的作用功能則會降低,若低於最低限度時,酶的活動就會停止。但是過高的溫度也會破壞酶的結構,失去催化能力。
因此,種子萌發時溫度的要求是在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之間的範圍,超出這個範圍都會使酶失去催化能力,從而使種子失去萌發力。在此溫度範圍內有一個最合適溫度是種子萌發的最理想條件,在這個溫度條件下酶的活動力最強,催化能力也就最強。不同種類的植物種子其萌發溫度的要求也不相同,是由植物本身特性所決定的,也是植物長期適應環境的結果。
因此,在農業上應結合植物的特性。根據種子的最適合溫度選擇適當的季節播種,以利於種子的萌發。植物與音樂
植物沒有耳朵怎麼能聽懂音樂呢?也許你會懷疑這種提法。然而,國外的生物學家的確做過不少的試驗。
例如,法國的一位生物學家把耳機套在一隻正在成熟的西紅柿上,每天為它播放3個小時的音樂,結果這個西紅柿長到2公斤重,突破了世界紀錄。印度的一位生物學家每天讓鳳仙花聽半個小時優美動聽的樂曲,4個月後發現它們要比不聽音樂的鳳仙花長得快。葉子平均多長10%左右,株高平均增長20%左右。
但是,植物並不喜歡聽噪音。美國科學家把20種花卉分別放在安靜和喧鬧的環境裏進行對比觀察,結果發現噪音使花卉的生長速度平均減慢50%左右。美國一位生物學家,每天對金盞花播放一次搖滾樂,半個月後金盞花全部死亡。可見植物雖然喜歡音樂,但卻厭惡噪音過大的刺激。據研究人員認為,100到200赫茲的低音最能刺激植物生長。
為什麼音樂能促進植物生長?科學家認為,音樂是一定頻率的聲波振動,能對細胞產生共振。原來處於靜止休眠狀態的分子就會和諧地運動起來,促使植物細胞的活化。植物與超聲波
你聽說過植物愛聽超聲波這件新鮮事嗎?的確有這麼回事,那也是偶然發現的。在法國國家科研中心聲音實驗室附近,人們發現那兒的花草長得特別快,甘薯和蘿卜也比別處長得大。這個奇妙的現象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經研究才揭開了這裏的秘密。原來該實驗室正在進行超聲波實驗,也許這跟超聲波有關係。
科學家們從中受到啟發,於是建立了一個超聲波培植法試驗園。通過定時播放超聲波,不僅可以使蔬菜長得又快又大還能增產2~3倍,而且栽培出的蔬菜更加鮮嫩可口。
從此以後許多國家也相繼開展了類似的試驗,竟然培育出了一棵重達25公斤的蘿卜;一棵63公斤重的甜菜;直徑達06米的巨型蘑菇;如足球般大的甘薯;小麥可增產10%左右;花朵色彩豔麗、花期長等等,多麼喜人的成果!
那麼,為什麼超聲波會對植物起作用呢?有的科學家認為,超聲波是一種能量。它能夠被植物吸收,使植物細胞膜透性增大從而刺激細胞生長。也有的科學家認為,超聲波是一種彈性機械波,在傳播中會產生熱效應作用,能促進植物的新陳代謝,加速細胞生長。植物嫩葉發紅
春回大地,田野一片蔥綠,樹木花草紛紛披上綠裝,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可是你是否注意到,許多樹木和花草在它們披上綠袍之前,嫩芽、新葉總是帶點紅色,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植物之所以有綠的顏色是因為它有著葉綠素的緣故。但是植物的葉綠素並不是和它的枝芽萌動同時產生的,而要比枝芽形成晚些。因為,葉綠素本身也是由許多元素在複雜的條件下才形成的,例如陽光的照射等。
植物的新芽、嫩枝生長的最初時期,需要依靠植物體內其他部分供應養分。到了一定階段後葉綠素產生了,在陽光照射下進行光合作用,自己開始能製造養料就不再需要依靠其他部分的供應了。但是嫩芽中葉綠素產生得早晚因植物不同而各有所異,產生早嫩葉就綠得快,反之則慢。
那麼,植物的枝芽在葉綠素產生之前為什麼不是無色而總帶紅色的呢?
這是因為植物體內存在一種叫花青素的紅色色素。它不僅可以把花朵染成各種鮮豔的顏色,而且在葉綠素產生之前也可以把嫩葉、新芽染成紅色。因而,新長出來的嫩葉一般總是發紅。植物“翻身”
如果要說動物會自己翻身這是司空見慣的現象。當一隻小甲蟲背部落地時,它會掙紮著翻身,它用硬鞘翅支著地,撐起身子,靠腿的擺動慢慢地翻過身來。
但若說植物會翻身你可能會不相信。因為,植物自己是不能動的呀。然而的確有一種叫長生草的植物,它也會用類似甲蟲的方法翻身。
長生草大多生長在沙岩的斜坡上和鬆樹林裏。它的樣子很奇特,長得很像觀音菩薩坐的“蓮座”。這種有趣的綠色“蓮座”有時在一處成片地生長著,但很難開花。它是采用在新莖上長出小“蓮座”的方式來繁殖的。這些小“蓮座”長到一定時候,有的就會自行脫落;或有的被動物碰撞;或被風吹落到地上。當小“蓮座”的底部著地時就能長成獨立的新植株。當然並不都能那樣順利。有的小“蓮座”會側麵著地,有的則底部朝天。在這樣的情況下,它就會像甲蟲那樣緩慢地翻身,當側麵著地時,它那些與地麵接觸的葉子便迅速生長,支撐著地麵,使它翻轉成底部著地;當底部朝天時,它就靠根紮進土壤,拉住枝體慢慢地翻過身來。
當然,它的翻身速度比甲蟲要緩慢許多,快時一周慢時幾周才能翻過身來。豆類植物製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