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趣味數學2(1 / 3)

六、趣味數學2

棋盤上的獎賞

這是發生在國際象棋棋盤上的一個故事。

說到國際象棋,你可能還不知道是個什麼樣子,這不要緊。要弄明白這個故事,根本用不著懂得下棋,隻要知道這種象棋的棋盤是四方形的,上麵畫著64個小方格就行了。

這種國際象棋是印度宰相西薩·班·達依爾發明的。國王舍罕知道後非常讚賞,就把宰相達依爾召到麵前,說:

“老愛卿,你以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了這種變化無窮、引人入勝的遊戲,我要重重地獎賞你。”

宰相達依爾跪倒在國王麵前,說:“陛下,你的恩賜,臣萬分感激。”

國王說:“我可以滿足你最大膽的要求,隻要你能想到的,你就可以得到它。”

宰相不做聲,低著頭沉思。

“不要害怕!”國王鼓勵說:“說出你的願望來吧,我會使你滿意的。”

“陛下,”宰相說,“那就請你在棋盤的第一個小格內賜給我1粒麥子吧。”

“什麼?1粒麥子?”國王感到非常意外,驚訝地問。

“是的,陛下,1粒普通的麥子。”宰相說,“請在第二個小格內賜給我2粒,第三個小格內賜給我4粒,第四個小格8粒,第五個小格16粒,照這樣下去,每一小格是前一小格的2倍。把擺滿棋盤64個小格的所有麥子賞賜給你的仆人吧!”

“竟是這種願望!你不是在開玩笑吧?”國王有些生氣了。他覺得這種要求是對國王財富的一種蔑視。他便用一種譏諷的口吻說:“老愛卿,這種要求大概你不會怕我滿足不了你吧?”

當時就叫侍從扛來一口袋麥子。

特殊的發獎儀式開始了。國王親手在第一小格內放了1粒麥子,在第二小格放了2粒,第三小格放了4粒,第四小格放了8粒。然後就很掃興地離開了,叫侍從代替他,並囑咐說:“填滿方格,給他送去就行了。”

老練的侍從沒有急著一格一格地去放麥粒,而是先計算了計算,看看總共需要幾口袋。

數目計算出來了。這個數,竟把侍從嚇呆了。他趕緊去報告國王。

“國王陛下,我已經準確地算出了宰相要的麥子數量,這個數目大到……”

“不管這個數目有多大,我的糧倉是絕不會空的。”國王驕傲地打斷侍從的話說,“我答應的賞賜,要一粒不少地給他。”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陛下!”侍從說,“宰相所要求的,不僅您所有糧倉的麥子不夠,就是把全世界的麥子都給了他,也相差太遠太遠了。”

“能這樣嗎?你是不是算錯了?”國王懷疑地說。

“一點不錯,陛下,這是千真萬確的!”接著,侍從便算給國王聽。

宰相達依爾要求賞賜的麥子是多少呢?通過計算才知道,這需要:

1+2+22+23+24+…+262+263

=18,446,744,073,709,551,615(顆麥子)

1立方米麥子約有15,000,000粒。照這樣計算,國王就得給宰相1,200,000,000,000立方米的麥子。這些麥子比全世界兩千年生產麥子的總和還多。假如造一個高4米、寬10米的糧倉裝這些麥子,這個糧倉就有30,000,000千米長,能繞地球赤道轉700圈,等於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兩倍。

國王哪有這麼多的麥子呢?他的慷慨的賞賜,成了欠宰相達依爾的一筆永遠也還不清的債。

國王舍罕,萬萬沒有想到,從1粒麥子開始,兩倍兩倍地增加,隻在64個小格內就變出那麼大個驚人的數目。宰相的智慧超出了國王的想像力。盡管國王滿口答應一定要滿足宰相提出的任何要求,但是,無論如何,國王是拿不出那麼多麥子的。

這使國王大傷腦筋,終日心事重重,一籌莫展。心想:就是祈求上帝幫助,這筆獎賞也肯定付不清了。

這件事讓一個教師知道了。他趕到京城,求見國王說:“陛下,聽說為了棋盤上的獎賞您正左右為難,悶悶不樂?”

“你既然已經知道了,就不需要我再重複了。”國王說。

“解決這個問題像1+1=2那樣簡單,陛下怎麼倒叫它給難住了?”教師說得輕鬆而有把握。

“那就說說你的辦法吧!”國王態度仍然很冷淡。

“按照陛下答應的條件,宰相要求多少獎賞,您絲毫不打折扣地付給他就行了,這有什麼難處?”

“你是荒唐,還是無知?”國王被這“沒頭腦”的建議激怒了,“我能把全世界兩千多年生產的麥子都搬來給他嗎?”

“那倒不用。隻用你糧倉裏的麥子就足夠了。”

“什麼?隻用我糧倉裏的麥子就夠了?”國王像是沒聽明白,重複地問了一句。

“事情很簡單!”教師說,“宰相在棋盤上要求多少麥子就賞賜給他多少,然後把糧倉打開,讓宰相自己一粒一粒數出那些麥子就行了。”

這可是國王沒想到的,他不再放聲,默默地聽教師說。

“假設每數一粒麥子需要一秒鍾的話,一晝夜24小時是86,400秒。也就是說,宰相在第一晝夜能數出的麥子是86,400粒。數十晝夜還數不到100萬粒。照這樣連續不斷地數,一年才能數完2立方米的麥子。數上10年,才能數出20立方米,數100年,也隻能數出200立方米。從現在開始,數到宰相去見上帝,他隻能得到要求賞賜的極小極小的一部分。這樣,就不是國王不能付給宰相獎賞,而是宰相自己無能力拿走應得的全部獎賞了。”教師像在課堂上講課似的說給國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