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喝肉湯
在那個時候,科赫還不是太富裕,條件也還不夠成熟,所以他的實驗室還是比較簡單的:在自己診室的一角,他用一塊布簾子隔出一個小小的角落,隻有一個案子,上麵擺著瓶子、杯子、試管、酒精燈,還有他心愛的那台顯微鏡,其他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破玻璃杯、瓶子……
幾乎每天早飯以後,科赫總要先交代妻子:“請你替我做一碗肉湯,要濃一點的,鮮美一些的。”然後,他就到診室去,給病人看病,如果沒有病人,他就專心做他的實驗。
妻子對科赫的事業,可以說是全心全意地支持的。每當丈夫叫她做肉湯時,她總是順從地回答說:“是,我一定把肉湯做好。”等到吃中飯時,肉湯早已準備好了。
讓妻子覺得奇怪的是,科赫並不喝肉湯。他總是匆匆地吃過中飯,就把肉湯連碗端走,帶到自己的實驗室去了。這件事讓妻子感到很納悶。她想把事情弄清楚。
有一天,妻子在吃過晚飯以後,特意來到科赫的實驗室,想看看科赫是怎樣喝這些肉湯的。當她一走進實驗室時,隻見桌子上擺著好幾瓶肉湯。妻子奇怪地詢問科赫:“怎麼?每天給您做的肉湯,您都沒喝?”科赫笑著解釋說:“是的。我要的肉湯,不是自己喝,而是讓細菌‘喝’,你看看,細菌多喜歡您做的肉湯。”
說著,他把一瓶瓶肉湯拿起來,指給妻子看:“你看,細菌在湯裏長得多好,它們繁殖得很快。湯都變混了,說明細菌在麵裏長得很合適。現在,讓我來告訴你,細菌是什麼樣子的。你大概還沒見過吧。”“是的,我還不知道細菌都是什麼樣子的。”
於是,科赫小心地用一根很細的毛細玻璃管子吸出一滴肉汁湯,把它滴在玻璃片上,再小心地把它放在顯微鏡下麵,對好光線,然後讓妻子仔細觀察。妻子看了一眼,覺得什麼也沒見到。科赫告訴她,要慢慢對準焦點後才看得到。果然,經過認真細致的對焦,在顯微鏡下麵,見到有一些從來沒見過的小東西。
“看到什麼了?”科赫問。
妻子說,“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小東西,有小圓球形,有小長條形,模模糊糊,有的好像還能活動”。科赫說“這些就是細菌,肉湯就是讓它們吃的”。他還說,“這就叫細菌培養”。
固體培養基
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科赫,這就是怎樣才能獲得一種純正的細菌。科赫開始用的肉湯固然很好,細菌很愛“吃”,長得很快,肉湯很快就變混了,表明它們繁殖得很好。但是,肉湯也有缺點,因為在肉湯裏,各種細菌都在一塊長,各種各樣的細菌都在自由自在地繁殖。科赫很想培養出純種的,也就是隻是單一品種的細菌。幾種細菌混在一起,根本分不清每一種細菌有什麼特性。為了得到這種單純品種的細菌,科赫朝思暮想,就是想不出好辦法來。
那天,妻子在廚房做飯,科赫在屋裏來回踱步,琢磨的還是細菌的問題。忽然間,聽到妻子在廚房喊:“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有這些點點?”
科赫被他喊醒過來,走到廚房一看,原來妻子說的是土豆上長出好些小點子,有白色的、有黑色的……
科赫想:“這些點點是不是細菌搞的呢?”他拿起一塊土豆,走到實驗室。他細心地把黑色點子上的東西,按平時的方法放在顯微鏡下檢查。
“太好了!太好了!”科赫幾乎跳了起來。原來,他在顯微鏡下麵看到的是一些單純的、同一品種的細菌,而不像在肉湯中生長的那樣,什麼菌都混在一起。
科赫開始用土豆來培養細菌,他把細菌抹在土豆切麵上。等待細菌繁殖起來。可是,科赫失望了。細菌沒有像他所希望的那樣,能迅速地繁殖起來。
這是為什麼呢?
科赫的想法基本上是正確的。土豆是一種固體,如果細菌在土豆切麵上繁殖,由於它們並不長腳,也沒有翅膀,隻能在原地上繁殖,不會像在肉湯中那樣,互相混淆在一起。可是,土豆的營養比起肉湯來,相差太遠了,所以它長得很慢、很慢,甚至生長的時間不長。
“怎樣才能做出一種營養既豐富,又能取得單純品種的細菌呢?”科赫再一次沉思著。
這一次,還是妻子無意中幫了他的忙。這一天,妻子做了一頓比較豐富的午餐,其中有一盤洋菜膠做成的菜,看上去又好看,吃起來味道真好。吃著,吃著,科赫停了下來。驀地他用右手往桌子上一拍,然後抓住妻子的手深情地說:“親愛的,謝謝您,謝謝您。這次您又幫了我的大忙了。”
妻子莫明其妙地瞪大眼睛,呆呆地望著科赫。
“怎麼?您還不明白嗎?這盤洋菜膠,就是這盤洋菜膠給我很好的啟示呀!快,請您再給我做一盤洋菜膠,要加肉湯的……”科赫興奮地說,有點迫不及待了。
“還要肉湯?您還吃肉湯……?”
“不,不是我吃。您忘了,我是喂給細菌吃的,不是我自己吃的……”
“噢,我忘了。我這就給您做去。”妻子對丈夫的事業,一向是無條件支持的。
原來,麵對桌子上擺著的洋菜膠,科赫忽然想起可以用它來培養細菌。因為洋菜膠一碰到熱就溶化了,而當一冷下來,就凝固成膠凍,是一種固體。他想,如果把肉湯加到洋菜膠裏,這樣做出來的肉湯樣菜膠,既有肉汁的高營養料,又是一種固態的洋菜膠,這豈不是兼有二者的優點嗎。當天,他們就把含肉汁的洋菜膠做出來了。科赫把它倒入一種圓形的玻璃皿裏,等到冷了以後,玻璃皿裏就凝出一片平滑的洋菜膠。
科赫用自己設計的一種接種的器具,從肉湯中取出一點細菌,輕輕地把它劃在洋菜膠平麵上,並蓋上玻璃蓋。過不幾天,洋菜膠的表麵產生一些小的點子,這每一個小點,就是一群細菌。由於洋菜膠是固體,細菌沒法亂跑,繁殖起來都積集在一堆,成為一個細菌的菌落。科赫從一個菌落取出一點東西,放在顯微鏡下麵看看,是純淨的一個品種的細菌!
成功了。科赫的這種培養細菌的方法,獲得純淨品種的細菌,這種方法,後來不僅成為研究細菌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且還一直沿用到今,人們把它叫“固體培養基”。
給細菌穿上衣服
科赫的下一個目標,是想辦法在顯微鏡下麵觀察細菌。
經過顯微鏡放大,細菌是現了原形了。但是,細菌既很小,又是透明的,在顯微鏡下麵觀察,很是吃力。上次讓妻子看細菌,她就找了很久才能勉強看清。他必須想法兒解決這個問題。科赫想到,人要是穿了顏色鮮豔的衣服,就能老遠被人看見,而且很醒目。那麼細菌是不是也能穿上衣服呢?可是細菌那麼小,怎樣讓它穿上衣服呢?科赫把各種帶顏色的染料都拿來了,他一樣樣給細菌試驗,可是細菌一點也沒染上顏色,在顯微鏡下麵照樣是透明沒有顏色。
科赫具有敏銳的眼光,極善於思考問題,並從中得到啟迪。有一次,他在一位朋友家中做客,這位朋友是位化學家。他看到這位朋友正在擺弄一種叫苯胺的東西,顏色比較鮮豔,這也是一種染料。這種染料科赫還沒有用過。科赫決心再試一試這種染料。這一次果然成功了。細菌被苯胺染成鮮豔的顏色,在顯微鏡下麵,染上顏色的細菌一個個現出原形,還與其餘不被染色的細菌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要檢查和觀察細菌,就容易得多了。不但如此,科赫還設計了在顯微鏡下照相的方法,他把細菌的原形一個個給留了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