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往日本方向飛去。確切地說,是往插入瀨戶內海的廣島市飛去。
清晨的廣島,清澈的天空幾乎纖塵不染。“依諾拉·蓋茨”從3萬英尺的高空鳥瞰廣島,能見度極好,瀨戶內海湛藍湛藍,美麗的廣島猶如少女纖細修長的手指,極優美地在海水中伸開。
8點09分,飛機上的瞄準器對準了市中心的相生橋。彈艙門打開了,一枚細長炸彈被扔了下去,這時正好是8點15分。43秒之後,廣島嗡地一下燒著了,蘑菇狀的雲團劇烈地翻滾,整個城市像被熔岩覆蓋著,已經看不見什麼了……
廣島的時間,便在人類曆史的這一刻凝固。
世界上第一顆實戰用的原子彈爆炸了。它是美國秘密製造的新型武器,長105英尺、直徑29英寸,細細長長,雖然重量隻有9200磅,能量卻相當於12500噸黃色炸藥。
這枚原子彈究竟造成了什麼程度的破壞呢?
後來,這次核爆炸後幸存下來的人回憶到,當時隻見白熾無比的光一閃爍,眼睛就失明了;它是那樣的強烈,植物的綠色在白光裏,頓時化為烏有。隨著閃光瞬間而來的是一陣熱浪,它持續的時間很短,卻沒有時間冷卻,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在25英裏以外,皮膚在最初的1/1000秒內可達到50℃,而在爆炸中心附近的溫度,可達到225℃。嚴重的灼傷,其強度讓人難以置信,它能在一瞬間導致人體炭化,而且會使內髒氣化。所以,在火球騰升的半英裏範圍內,暴露在外的人們不到一秒鍾的時間,變成了一堆堆幹癟冒煙的黑焦炭,成千上萬個黑色的東西,粘在街頭、橋梁和人行橫道上。原子彈的衝擊波,以最初每秒2英裏的速度,火箭般向四麵八方飛過去,大片大片的房屋、樹木,頓時隨著煙霧齊刷刷地倒塌了。
據統計,在廣島當時尚未疏散的24萬多人中,死亡人數為14萬;從1945年算起,5年內;同這次轟炸有關的死亡為20萬。76000幢建築物中,70000幢被破壞或毀掉了。
原子彈的爆炸震撼了全世界,也深深地震撼了從事通古斯大爆炸研究的科學家們,震驚之餘,大有茅塞頓開之感。再回過頭去看看通古斯那曾經是參天大樹的密林,現在隻剩下光禿禿的樹幹倒在地上,這些樹沒有樹皮也沒有樹根,像是被連根拔起。這與遭到某種威力無比的爆炸何等相似呀。一位叫塞爾諾夫的農民告訴科學家,通古斯大爆炸發生時,他正在瓦納伏拉村。突然,他看到約一英裏遠的西北方向上空,燃燒著一個東西,那東西發出強烈的灼熱,使他閉上了眼睛。當他再次睜開眼睛時,天空一片漆黑,隨之,一陣強烈的爆炸聲傳過來,緊接著,大地震動,他被一股力量掀起,從門檻直拋到6英尺以外。據資料記載,在大爆炸發生的時刻,一輛運行在西伯利亞的列車上,許多旅客都看見了一個發光的物體由南向北飛去,隨著一聲巨響,旅客們驚恐萬分地感到了震動,列車被震得搖搖晃晃,好像喝多了酒的醉漢。
科學家們根據震動的波及麵、震中的破壞程度等等情況分析,這次爆炸如果是某種爆炸物引起的話,那麼,這種爆炸物起碼具有類似原子彈的性質。
科學家們決定,修正通古斯考察方案,應該重視那些與常理相反的推測。1963年,由地球物理學家索洛多夫率領的蘇聯考察隊,再次進入通古斯。他們攜帶了在當時看來最先進的儀器設備,來到爆炸中心。從直觀上看,這裏的一切都似乎表明,“瞬時輻射燒灼”曾經發生過,究竟能不能有足夠的證據呢?他們利用知識和儀器,不久就測定出,這裏的確是發生過核爆炸,當時釋放出的放射能量至少為28×1023爾格,相當於一顆千萬噸級的原子彈爆炸時所釋放的能量。他們還用碳14法,測得樹木、土壤的放射性很高,超過其他地方兩倍以上。
因此,科學家們欣喜地得出結論,通古斯地區的爆炸並非隕石撞擊,而是一場核爆炸。他們甚至根據樹木燒焦的情況,確定核爆炸發生在離地麵5公裏的高空。
這樣看來,不就可以公布通古斯大爆炸的謎底了嗎?
事情並不那麼簡單。我們知道,世界上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於1945年,通古斯的神秘爆炸是1908年,這中間相距37年。如果1908年通古斯的災難是源於一場核爆炸,那麼,它是什麼樣的爆炸物呢?武器嗎?還有,它究竟是什麼人幹的呢?隨著人類對物質結構的更深認識,通古斯大爆炸之謎讓人們產生的聯想就更多了。所以,不久,在不斷的爭論和研究中,有許多人又否定了60年代初期的結論,他們認為,通古斯的災難“實際上是一次核爆炸”的說法,似乎不能讓人接受。
揭開飛碟之迷
今天,當人們看見這三個字母——UFO時,幾乎都知道它代表“不明飛行物”。UFO實際上是英文UnidentifiedFlyingObject的縮寫。
更多的人把UFO叫做“飛碟”。
據說最早把“不明飛行物”叫做飛碟的人,是美國的一位商人,他叫阿諾德。在1948年6月的一天,阿諾德駕駛著自己的飛機,飛翔在華盛頓州的納亞山上空,突然,九個圓盤形的飛行物體,自北往南飛掠而過,閃閃發光,速度驚人,每個的直徑約為30米。這奇景讓阿諾德大吃一驚,他把這些狀如菜盤的飛行物體稱之為“飛碟”。這件事轟動了美國,也成為轟動世界的新聞。從此,“飛碟”這個頗具神奇色彩的名字便被人們所接受,而且目擊飛碟的報告成千上萬紛至遝來。飛碟的形狀也不光是圓盤形,還有蘑菇形、雪茄形、橄欖形、圓帽形、燈泡形等不下百餘種。縱然形狀各異,人們還是把它們統稱為“飛碟”。
“飛碟”的熱浪從美國撲向法國,從澳大利亞卷到中國,幾十年功夫,世界上沒有不知道它的地方。但是關於它的疑問也如同它的知名度一樣,多得說不清、道不明。至今沒有一個最有說服力的事實來回答它究竟是什麼?它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