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外星人光顧地球1
通古斯大爆炸之迷
1908年6月30日,清晨7點17分,一陣劇烈的爆炸聲,驚醒了俄國遠東西伯利亞沉睡的山林,大地猛地顫抖起來。一些人還沒有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被拋到老遠老遠,房屋搖搖晃晃的倒塌下來。緊接著,森林裏燃起了熊熊大火,大火凶猛地卷著灼人的火舌,鋪天蓋地撲向房屋、人群、牲畜。霎那間,通古斯方圓幾百英裏範圍內遭到空前的浩劫。
這時,遠在美國的華盛頓地震測試台,已經從地震儀上捕捉到了災難發生地點的方位和程度。距離通古斯500英裏遠的伊爾庫茨克,地震儀的指針不停地搖動了近一小時。與此同時,在丹麥、英國、奧地利的一些地區,有許多人都觀察到北部天空出現異常現象,絢麗的緋紅抹染了大半個天空,像是在燃燒一樣。有人甚至往警察局打電話,提請他們注意是不是發生火災了。
在災難的發生地,情況非常糟糕,大火吞噬森林,融化了大片大片的深層凍土,山洪暴發,河水泛濫,成片的植物化為烏有。
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誰是這場災變的罪魁禍首?
誰也回答不出來。
這時,有人想進入災難發生地,實地考察一番。可是,由於這場意外災難使得通古斯地區氣候變得十分惡劣,極度的嚴寒和冰雪將這個地方包裹了起來,封凍了道路,阻塞了交通。人們根本無法進入這個地區,更不用說考察了。因此,通古斯地區到底遭到了什麼樣的浩劫,便成了一件懸案,沉重地壓在人們的心頭。
1921年,也就是通古斯大爆炸發生之後的第13年,蘇聯科學家組織了一個考察組,對大爆炸之謎進行了第一次考察。
考察組由列昂尼德·庫裏克博士率領。庫裏克博士一直從事對隕石的研究。在此行之前,他在理論上對通古斯神秘爆炸進行了一些推測,認為唯一可以解釋的,是巨大的隕石或者隕石群的撞擊,導致了大爆炸的發生。因此,隻要在大爆炸的地區找到隕石墜落的痕跡,答案也就找到了。
考察組首次進入了通古斯森林。荒涼的通古斯森林,自從13年前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之後,便沉睡了,像是生怕有人驚醒它的好夢,它用爆炸的威力阻塞交通,設置許許多多路障,使得考察隊員們每前進一步都很困難。而且,讓庫裏克博士大為驚詫的是,沒有發現隕石的痕跡。因氣候、環境條件太壞,首次考察一無所獲地結束了。
又過了六年,庫裏克博士再度率考察組前往通古斯地區。這次考察組中增加了兩名新成員,一位是西伯利亞考古學會的維克托·謝汀教授,一位是美國天文學家查爾斯·奧利維爾博士。三位科學家的著眼點還是巨大的隕石,繼續第一次考察所關注的問題。
這一次,科學家們找到了大爆炸發生的中心位置,它位於楚尼河與通古斯河之間的高原上,直徑大約15~20英裏。站在山頂上,滿目凋敝慘淡。光禿禿的大樹代替了過去茂密的森林,那些大樹被連根拔起沒有樹皮也沒有樹根;凍土覆蓋著大片的山丘和沼澤到處都似乎在暗示,暗示著一個凶猛肆虐的魔力存在。科學家們當然不相信魔力,但他們感覺到,造成這場巨大災難的,絕非普普通通的自然力,如果確實如庫裏克博士所推測,是隕石撞擊的話,那麼,這顆隕石大約有4萬噸重!隻有這麼大質量的隕石,才能產生如此巨大的破壞力。
由此看來,一顆重約4萬噸的隕石,把通古斯森林炸得滿目瘡痍,一定會在地麵上留下點什麼吧?按照大爆炸所產生的能量看,地麵上起碼有一個巨大的隕石坑,還應該有許許多多的隕石碎片方對,否則便不符合邏輯了。科學家們找哇找,既沒有發現隕石坑,也沒有找到隕石碎片。為了萬無一失,他們雇了一些人,深挖凍土,遇到可疑之處,便深掘幾十英尺。但是,盡管如此,還是沒有找到含有鐵鎳成分的流星物質。科學家們隻好悻悻而歸。
難道是判斷發生了錯誤?1929年,庫裏克博士又與其他人合作,對通古斯進行了長達八個月的考察,結果依然如故。
十年過去了,在1938年,庫裏克博士在總結前三次考察的經驗之後,第四次率考察隊進入通古斯地區。這次,他們的設備、裝置都比較齊全,配備了小型飛機,可以從高空俯瞰整個通古斯地區,而且,在高空還能拍攝不同角度的照片、收集珍貴的地麵資料。
就是在這次考察中,考察隊差點兒全部喪生。那是一個意外,當考察隊員乘飛機進行高空觀察時,突然,飛機一個跟鬥,直栽進通古斯河裏。幸好是栽進河裏,否則,機毀人亡的悲劇就發生了。有趣的是,這一凶險給庫裏克博士帶來了極大的震動,他猛然驚醒,二十餘年來,自己死死地盯著那個未知的隕石,是不是太局限了?難道隕石轟擊是通古斯大爆炸的唯一原因嗎?會不會還有其他原因?
庫裏克教授戲劇性地對自己的研究方向產生了懷疑。這一轉變開拓了科學家們的思路,從而,對通古斯大爆炸之謎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942年,庫裏克博士帶著深深地遺憾逝世了,他花費畢生精力研究通古斯大爆炸,卻沒能揭開謎底。但是更多的科學家像在田徑場的跑道上一樣,接過了他手中的接力棒,繼續不懈地跑下去。其中有考古學家、天文學家、氣象學家、地理學家、地震學家、化學家等等。研究的隊伍越來越龐大,科學家們從各自研究的角度,對通古斯大爆炸進行考察,企望能找到突破口,從而揭開籠罩在它上空的神秘迷霧。但是,大爆炸地區固守著它的沉默和現狀,衰敗的森林,冰封的大地,硬是不作一點兒讓步,人們走進它時,越發覺得疑團重重,於是各種各樣的猜想和推測都產生了。
“外星人”降臨廣島想象
1945年8月6日淩晨兩點,在太平洋上一個叫做提尼安的小島上,一架飛機慢慢悠悠地升了起來,它像是有點兒超負荷,起飛顯得有點吃力。不一會兒,它便鑽進鉛灰色的天空裏去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是一架超級空中堡壘B—29轟炸機,不過,此時它已經臨時借用航空大隊長母親的名字,被命名為“依諾拉·蓋茨”。這架飛機叫什麼名字無關緊要,關鍵在於它幹什麼去呢?要知道,此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白熱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