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暮年時光1(1 / 3)

巨人的暮年時光1

要想贏得別人的尊重,首先你得學會尊重別人。——約翰·摩根約翰·摩根巨人的暮年時光反擊鐵路收購戰

1901年,事業處於鼎盛時期的摩根卻遭遇了一場激烈收購戰。

5月初,正在法國東南部著名的溫泉療養勝地埃克斯度假的摩根突然收到從紐約摩根銀行發來的一份急電。電文中說,摩根的競爭對手趁他出國之機發起了一場鐵路收購戰,目標是他名下的北太平洋鐵路公司。

摩根有些吃驚,在這個時期,敢對摩根集團發起主動挑釁的實在是少之又少。何況太平洋鐵路公司從感情上對摩根來說不是一個普通的企業,他和這個公司拴在一起已經整整20年了,他為這個企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太平洋鐵路公司曆史上多次陷入困境,在1893年還因狂熱的擴張而陷入負債累累的境地,摩根都極力挽救它,一次次從破產的邊緣上把它拉了回來。

1896年,在摩根的主持下對其進行了重組,太平洋鐵路公司開始展現出勃勃生機,發展勢頭一直良好。

摩根和他的合夥人雖然控製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董事會,但他們隻擁有該公司不到50%的股份,他們沒有想到會有人從他們手上搶一條價值近16億美元的鐵路。

向金融巨頭發動突襲戰的是華爾街一位有名的富翁愛德華·哈裏曼,他經常狂妄地稱自己為“美國的拿破侖”。這個其貌不揚、靠投機起家的前股票經紀人長期以來與摩根不和,並與摩根家族衝突不斷。

哈裏曼控製著好幾條鐵路線,其中聯合太平洋鐵路效益最好。這條鐵路原本屬於喬伊·顧爾德,後來因為顧爾德卷入信貸醜聞,被哈裏曼趁機收購。哈裏曼不僅是投機場上的好手,也稱得上是鐵路經營的天才,一條經營困難的鐵路,他總有辦法使其盈利。

收購聯合太平洋鐵路後,哈裏曼重修了鐵路,合並了一些重複路段,在隨後中西部農產品運輸的帶動下,這條線路起死回生,源源不斷地為哈裏曼增加著財富。

1899年年底,哈裏曼準備收購一條長約12000千米、被人們稱作“芝加哥—伯靈頓—昆西”的鐵路,這條鐵路通往美國中西部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對於打通大西洋沿岸運輸線具有重大意義,而且能否獲得該條鐵路的經營權也直接影響到哈裏曼在美國鐵路業界的地位。

更具有現實意義的是這條鐵路在其主要股東詹姆斯·希爾的大力整頓下,運力提升,致使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業務出現分流,所以收購這條鐵路可以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

希爾是大北方鐵路公司的實際控製人,也是摩根在北太平洋公司的合夥人。哈裏曼向希爾提出收購昆西鐵路,自然被希爾斷然拒絕。

1900年年初,雖然哈裏曼做出了種種努力,但他還是失敗了,希爾找到摩根尋求支持,並最終聯合摩根共同取得了對昆西鐵路的絕對控股權。這件事讓哈裏曼更增加了對摩根的仇恨。

在此以後,心有不甘的哈裏曼開始準備實施一個拿破侖式的報複計劃。他決定將收購級別提高,通過收購北太平洋鐵路公司來控製昆西鐵路,解除威脅。這真是一個極其大膽的想法,甚至有些“蛇吞象”的味道。

當然,哈裏曼自己也知道,要想打敗摩根恐怕連10%的希望都沒有,但滿懷仇恨的哈裏曼決心孤注一擲,以前投機生涯的成功也讓他心存僥幸,想再試試自己的運氣。

哈裏曼知道,隻要獲得51%股票就可以控股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由於他不可能得到北太平洋鐵路公司董事們的支持,所以收購的主要渠道就是到華爾街的股票交易所去購買這家公司的普通股。而在3月底,北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股票就已經到了每股90多美元的高位,獲得控股權在此時簡直是有些異想天開了。

哈裏曼為了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他找到了合作已久的庫恩—羅布公司的總裁希弗和國家城市銀行的總裁詹姆斯·斯蒂爾曼,在哈裏曼收購聯合太平洋鐵路時這兩個人就曾經幫助過他。正是在他們的協助下,哈裏曼對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改組才取得成功。哈裏曼的這個計劃再一次得到了希弗和斯蒂爾曼的支持。

這兩個人敢於出麵幫助哈裏曼和摩根一直在華爾街遭人妒恨有關。因為摩根的不斷膨脹的資本和勢力,以及他高高在上的態度,許多生意上被他壓製的對手都對他產生了極度的不滿。正如希弗後來所說的那樣,在針對摩根的突襲中,參與暗算他的人更多的是銀行家而非鐵路業的運營商。

以國家城市銀行為首的一些財團之所以給哈裏曼撐腰,是希望以此向全世界表明“摩根並非是美國唯一的銀行家”,同時也是對摩根那個“美國所有的銀行家都像是我辦公室裏的辦事員”的說法予以回擊,目的就是為了“斬斷摩根的翅膀”!

當得知摩根4月初遠赴法國度假時,哈裏曼覺得最好的時機來了,他們開始動手了!

坐鎮指揮的哈裏曼首先讓希弗開始從股票交易所不動聲色地悄悄購買北太平洋公司的股票,而此時華爾街的火熱的氛圍也掩蓋了他們想要收購太平洋公司的企圖,讓摩根和他的財團措手不及。

當時,正在進行連任競選的麥金萊總統承諾要給華爾街更多的發財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大批投機者蜂擁而至,把紐約股市推上了一個曆史新高。太平洋公司的股價在希弗等人不斷吸納下,也從4月1日的96美元上升至了22日的103美元,至30日該股票的成交量創下了330萬股的新高。

哈裏曼等人判斷,在摩根這個最高決策者不在的情況下,北太平洋公司股票的異動不會引起摩根集團其他人的注意。事實果然如此,毫無戒心、負責管理摩根股票事務的羅伯特·培根甚至還趁著衝高,拋售了摩根的20000股以賺取豐厚的短線利潤。

5月1日,北太平洋公司的股票價格已經漲至115美元。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其他股票也紛紛大漲,幾天後的《紐約先驅報》評論說:“這是世界曆史上金融投機活動最瘋狂的一周。”

摩根此時正在法國療養勝地享受著溫暖的陽光和壯美的山色,絲毫沒有料到危險正在一步步逼近。

5月3日,這天是星期五,希爾知道了公司股票大漲的原因,但告訴他真相的不是別人,正是此次突襲戰的策劃者和直接參與者希弗!而希弗把消息透露給希爾並不是希弗懸崖勒馬或是幡然悔悟,而是要把希爾拉下水,給摩根以致命一擊!

此時,希爾才恍然大悟,知道了是哈裏曼在背後搗鬼。其實,在希爾加入摩根陣營之前,希弗一直和希爾關係很好,還有著密切的經濟上的往來。希弗在向希爾透露了所有內情之後,非常誠懇地要希爾和他們一起“把摩根扔下船”,許諾收購成功後,讓希爾出任公司總裁並分享包括聯合太平洋公司在內所有公司的分紅。

希弗軟硬兼施,還用帶有些威脅的口氣告訴希爾:“我們已經成功地從股票交易市場購買到太平洋公司80萬普通股中的37萬股和75萬股優先股中42萬股,已經基本實現了對太平洋鐵路的控股,但因為我們很看重你的才幹,所以邀請你加盟。”其實,哈裏曼等人考慮的是隻要希爾加入進來,那麼加上他持有的股份就會輕而易舉地扳倒那個一直看不上他們的摩根,所以才讓希弗來說服希爾,拉他下水。

“嗯,我考慮考慮。”希爾平靜地回答道。

希爾心裏早已經做出了決定,就在希弗從他這裏走了時間不長,希爾前往華爾街23號,找到摩根的合夥人進行商議,並立即給遠在歐洲的摩根發去了電報。

摩根在星期六收到電報的當天稍加考慮,便立即回電:“開市即購買太平洋公司15萬股普通股。”

而在同一天早晨,身在紐約、還躺在床上的哈裏曼感到陣陣不安,因為他考慮購買到的普通股尚未達到51%的控股數,如果摩根此時出手,他有可能前功盡棄!想到這兒,他立刻起身給希弗寫了封密信,讓他在中午收盤之前再買進40000股普通股。

但是希弗並沒有執行哈裏曼的指令,也許他認為他們買到手的股票已經足夠多了,也許他認為希爾不會放棄開給他的優厚的酬勞,會倒向他們這一邊,也許他想等下星期一開始再說,反正他沒有買。

如果那天希弗買入了足夠數量的太平洋公司股票,他們就會成功地控製這條鐵路,也就不會發生後麵的市場恐慌了。

5月6日,星期一。摩根的反擊戰打響了!

大批摩根集團的經紀人紛紛擁入紐約和倫敦等地的股票交易所,購買能夠買到的所有北太平洋公司的股票。而那些嗅覺靈敏的短線投機者也加入了搶購的行列。

當天收盤時,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太平洋公司股票價格以1275美元報收。星期二則最高衝到14975美元,收於143美元。至收市,摩根銀行兩天合計購進了15萬股太平洋公司普通股,動用資金高達2000萬美元。

5月7日,多日暴漲的股市開始回調,太平洋公司股票仍然穩步上升,不明真相的投機者認為,它不會一枝獨秀,所以開始大量放空太平洋公司的股票 。

5月8日,星期三,紐約證券交易所出現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幾乎所有股票都在狂跌,隻有北太平洋公司股價還在以驚人速度飆升,之前放空太平洋公司股票的投機者開始紛紛以高價買回之前賣出的股票。

星期四,股市雪崩。摩根剛剛重組的聯邦鋼鐵,股票從40美元跌至26美元。

而在不斷出現的各種傳聞下,北太平洋公司股票成為稀缺之物,以至於出現不計成本的瘋搶。在新的購買者和空頭回補者的推動下衝到了令人瞠目結舌的1000美元!

大批放空太平洋公司股票的人因為買不到股票用於回補,陷入了極度恐慌之中。

太平洋公司在股票市場上的收購戰震驚了紐約證券交易所!

紐約證券交易所混亂不堪。

《紐約時報》寫道:“購買太平洋公司股票的經紀人像瘋了一般,如果誰聲稱有該公司的股票,就會立刻被包圍。身材高大者將矮個子擠到一邊,矮個子們憤怒地叫嚷著,重新衝入混亂的人群之中,遠處農產品交易所走廊裏的人們不解地看著這個可怕的景象。”

如果無法獲得股票,數以百計的空頭將會破產,那樣就會放大市場持續下跌的風險,紐約股市將毀於一旦,後果不堪設想。

星期四這天,結束療養的摩根趕到了英國倫敦,他發現紐約股市危機已經開始影響到了這裏股市的安全,這裏同樣出現了恐慌,他有些擔心了。

第二天,在得到了摩根的認可後,希爾和哈裏曼代表雙方財團協商決定,在紐約和倫敦兩地的股票市場宣布延期交割購買的北太平洋公司的股票,雙方將進行談判和平解決控股權的問題,並以每股150美元的價格拋售足夠數量的股票以供短線空頭投機者回補。

紐約和倫敦股票市場麵臨的一場空前的金融恐慌終於消退了。

後來摩根的妻子在日記中寫道:“華爾街所發生的事情真是驚心動魄,尤其是北太平洋公司和聯合太平洋公司之間發生的一切。”

當股票市場平穩後,希爾和摩根的合夥人一起繼續悄悄地在倫敦股票市場購買太平洋公司的股票,直至占52%的股份時才收手。

而希弗卻因首先挑起事端受到各方的指責,這裏麵也包括當初支持他們的人,因為股市受到此事影響而擴大了跌勢,那些人始料未及,虧損累累,所以調轉槍口紛紛向哈裏曼等人發難。

5月中旬,希爾電告各地的合夥人說:“我們已經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

後來,希弗還為此事向摩根發去了一封道歉信,信中稱:

我和我的合夥人願意並努力維護您在業界的地位和尊嚴,庫恩—羅布公司和聯合太平洋公司完全願意按您的建議去做一切事情,從而建立一個能夠確保各方利益的永恒機製,並根除一切可能導致衝突和對立的禍根。請相信我們吧,祝願您休假愉快!

多年以來,摩根一直試圖創建一個由美國西北部鐵路組成的“利益共同體”,以實現各個利益集團所控製的各條鐵路之間的永久和平,這次危機為他實現這一夙願提供了難得的契機。

由於後來大量持有太平洋公司股票的哈裏曼等人願意結束這種對立態勢,向摩根提出和解,而這也正合摩根的心意。經過協商,各方同意組成一個大型的控股公司。

11月12日,事發半年後,一家名叫北方證券公司的大型控股公司在新澤西州宣告成立,擁有北太平洋鐵路公司76%的股權和大北方鐵路96%的股權 ,成為鐵路巨無霸。

摩根自信地說:“北方證券公司的規模這麼大,我不相信有哪個人能夠在一夜之間或一周之內徹底取得對它的控製權。”

摩根肯定不會想到,就是這家公司,很快就成了被攻擊的目標,使他費盡心血建造的鐵路航母瞬間土崩瓦解了。

12月31日,北方證券公司成立僅僅一個半月後,在明尼蘇達州州長賽尼爾·範森特組織下,與相鄰幾個州的州長聯合通過了一項決議,指責該公司“與美國政策相違背”,一致同意對北方證券公司進行司法指控。

1902年1月底,明尼蘇達州正式啟動了對北方證券公司的司法指控。

和羅斯福的抗爭

1902年2月19日晚,摩根在他麥迪遜街219號的寓所舉行了簡單的宴會,參加的隻有幾位親密朋友。

宴會進行間,電話鈴聲大作,把摩根召喚過去,接完電話回到座位時,他握著杯子的手因憤怒而微微發抖,滿臉掩飾不住的氣憤:“司法部長諾克斯在羅斯福命令下提出無理控告,說北方證券公司違反反托拉斯法,必須解散,這個渾蛋!”

由控股公司所進行的個人股票的相互交換——由於這一漏洞,夏曼《反托拉斯法案》形同虛設,這件事已成為公開的秘密。麥金萊死後,羅斯福,這個美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在2個月前他的第一篇國情谘文中,直率地將炮口對準了壟斷性企業。

自從這件事發生以來,摩根就沒有放鬆過警惕,但這天晚上的聲明,還是令他震驚,不啻引爆了的一顆炸彈。

羅斯福是一個紐約的荷蘭人的後裔,因立誌成為博物學家而攻讀於哈佛大學,接著因傷心於新婚太太的亡故而離開紐約到西部經營他的農場,這是一個年輕有為的人,一個思維敏捷、精力充沛的領袖型人物。據說他與約翰·肯尼迪極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