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暮年時光1(2 / 3)

在那篇引起軒然大波的谘文裏他聲稱:“資本過分集中是一種罪惡,即使不禁止,也必須對這種資本過度集中的壟斷性企業聯合進行嚴厲監視、管製。”

後來,同是紐約荷裔移民後代、他的遠房侄子富蘭克林·羅斯福在就職演說,也是那個著名的新政演說中指出: “目前,表麵上的物資豐饒掩蓋了國民的異常貧困,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支配金錢交換的兌換所頑固、無能所致。”這篇演說,與嚴厲彈劾金融資本的老羅斯福谘文驚人地相似。

美國曆史學家把老羅斯福比作接力比賽第一棒;第二棒是威爾遜;第三棒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第四棒是肯尼迪。大部分曆史學家對這4位接力式的進步派總統給予極高評價。

“老羅斯福是獨立之初漢密爾頓思想的繼承者,把強化聯邦政府權限作為執政目標,富蘭克林與肯尼迪同樣如此。”這種評價是極為中肯的。 反漢密爾頓思想的裏根卻與他們截然不同,他縮小聯邦政府權限,標榜自由主義的美國政策,是企業的擁護論者。

晚餐桌上,摩根嚴厲攻擊羅斯福,他暴跳如雷:“一定要把他從總統寶座上踢下來。”接著他又說:“下一任總統是馬克·漢納!”

自從摩根組織US鋼鐵後,就開始一步步邁向壟斷。雖然他估計從第一年度起可獲得10%以上的利益,但他仍然采取擱置降低鋼鐵價格的方針。

US鋼鐵根本沒有降低價格回饋利益於大眾的意思。它采用從東歐意大利及德國引進新移民的策略,巧妙避開美國勞工聯盟準備用罷工來提高工人工資的攻勢。然後將US鋼鐵資金14億美元中占1/7的發起人分配基金裝入自己腰包,開始傾全力來調解在太平洋西岸鐵路爭奪戰中兩位幸存者愛德華·哈裏曼和詹姆士·希爾的爭鬥。

這場戰爭剛剛勝利,突然間,羅斯福的第一把火就燒到了北方證券公司。 這可是摩根、哈裏曼和希爾三者和解的產物呀!它的總公司在新澤西,它的控股公司控製通往西海岸6條鐵路中的4條,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企業合並大本營。

就在諾克斯提出控告後第三天,摩根晉見了總統,隨同的是儼然已是他的參謀的共和黨全國委員長馬克·漢納。

馬克·漢納與洛克菲勒是高中同學,他們曾一起躺在伊利湖畔的白沙灘上談論著彼此的雄心壯誌。當時,共和黨跟大企業正眉來眼去,互相勾結,而馬克·漢納則可以說是對被暗殺的麥金萊總統最具影響力的共和黨元老。

華爾街股票開始暴跌,情況岌岌可危!假如法院受理總統對摩根的控告而那個青年的羅斯福又勝訴的話,接著受到起訴的就不止北方證券公司了, 這一點已至為明顯!US鋼鐵及標準石油,還有其他托拉斯都將難逃法網,如多米諾骨牌般相繼倒下。

據估計,當時全美各界形成的托拉斯資本總額高達130億美元,所以,羅斯福攻擊的對象不隻是摩根。此時的美國企業界人人自危,一片恐慌,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摩根與年輕的總統麵對麵坐著,馬克·漢納介於其間,神情詭異的司法部長諾克斯則坐在總統的稍後方。

“您為什麼徑自提起訴訟,卻不事先通知當事人我。”摩根滿嘴火藥味。 跟他的前任相反,人高馬大、胸膛異常寬厚的羅斯福並不懼怕紐約金融界。 控訴提出後的當夜,雪片般飛來的表示支持的投訴與電話更使他信心十足:“我才不事先通知呢!古巴出兵以來,我的一貫方針就是決定後立即執行!哈哈哈……”年輕的總統挺起他的胸膛大笑。

他並沒有通知包括麥金萊政權時代的國務卿海約翰及陸海軍部長在內的一切閣員,隻命令司法部長諾克斯發布。他還設立了通商勞工部以便政府介入企業與勞工間的糾紛,不過這一工作是秘密開展的。

“總統如果認為我們的企業違法,請司法部長同我們的律師互相協調不就可以了嗎?”

“不,不可以!”總統斬釘截鐵地將摩根的抗議重重頂了回去。

“我們要禁止壟斷,因為它妨礙了自由競爭,這不是協調可以解決的。”諾克斯插嘴道。

“原來如此!總統是準備發出解散US鋼鐵的命令嘍!”摩根狠狠地說,露出了敵意。

“不!除非抓到US鋼鐵違法的證據,我絕不會命令有獨占嫌疑的企業解散。”總統堅定地說道。

白宮裏的會談終於破裂了。摩根與馬克·漢納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同時他還在心裏盤算,下次大選一定要推出馬克·漢納。但他怎麼也想不到,下次大選開始時,馬克已經病入膏肓了。

送走客人,總統回頭對諾克斯笑道:“這就是所謂華爾街朱庇特所想的!他把堂堂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當作他的一位投機競爭對手!把我當成要毀掉他公司的人!一旦情勢於他不利,便提議妥協了。”

“妥協嗎?”

“不!因為屈服的不是我!”總統毅然回答。究竟會鹿死誰手呢?

當麥克阿瑟還隻是一個剛從軍校畢業的中尉時,他曾經做過老羅斯福總統的秘書。

“您如此受到人民的愛戴,原因是什麼呢,總統?”麥克阿瑟曾經這樣問。

“把民眾心裏說不出的苦惱替他們表達出來,這就是原因。”總統平靜地回答。

當時,女新聞記者艾伊達·特貝爾曾寫了本暢銷書《標準石油的曆史》,此外,同類的書還有社會主義者辛克萊著的揭發芝加哥牛肉托拉斯醜聞的小說《業林》,還有揭露糖果托拉斯將骨粉摻入椰子巧克力的醜聞的小說,這些小說的陸續出版,標誌著“揭發醜聞時代”——國民覺醒時代的到來。

趁著這個時機,羅斯福大肆攻擊支持共和黨的獨占資本家,在這場選舉大賭博中押下了大賭注,以爭取一般大眾的選票。

1902年是中期選舉的一年,各小選區眾議員都必須更換,這樣,爭議的焦點自然就集中在關稅變化和企業獨占上了。

“這是一個壟斷的時代,壟斷從鋼鐵、石油、小麥直至砂糖和威士忌!夏曼《反托拉斯法案》到底哪兒去了?這當初受到民眾支持並經議會通過的反壟斷法律,而今卻成為大財閥的凱旋門。”羅斯福敏銳地感覺到這股沸騰的反托拉斯浪潮,將炮口對準了摩根。

白宮會談破裂後,US鋼鐵馬上召開緊急幹部會議,決定禁止加利總裁訪問白宮,隻因為他與羅斯福私交甚厚。

1904年3月14日,聯邦最高法院終於宣布司法部長控告北方證券公司一案終結。9名最高法官表決結果,5∶4,總統的控告獲勝,摩根敗訴了。北方證券公司這個托拉斯航母最終沒能擺脫被解散的命運。

1904年正是大選之年,總統跟共和黨之間發生了巨大變異,這是隻有美國才有的變異,令人摸不著頭腦。共和黨選舉委員會的捐獻金錢資助總統選舉名單通過新聞媒介公之於眾,弄得美國民眾百思不得其解。

羅斯福獲得了龐大的政治捐獻金,那就是金融界提供的210萬美元,這在當時,數目是異常龐大的。

喬治·顧爾德,這位繼承先父北太平洋鐵路股份的大壟斷資本家,提供了50萬美元,羅斯福為什麼要接受這位與太平洋鐵路股票有關的人的捐獻金呢?炮轟摩根的羅斯福形象受到了損害!更令人疑惑的是摩根公司捐獻了15萬美元,標準石油也捐獻了10萬美元。

而焦炭大王亨利·佛裏克,這個跟卡內基斷然分手、執著而毫不妥協的原卡內基鋼鐵總裁,竟成了摩根的代言人,這又越發使人感興趣了。

“即便是強大的羅斯福,也因害怕競選失利而同我們妥協。我們是因為他保證不對鐵路和鋼鐵企業動手才提供政治捐助的,但他並不守約!他讓我們白花了錢,總統是不能收買的,事實證明。”佛裏克公開指責白宮。

“摩根撒謊!”羅斯福發表聲明斷然否認。

華爾街顯然支持摩根,那裏傳出這樣一首歌謠:“據說除了羅斯福,全美都撒謊。挺著寬胸脯、來來回回撒謊的總統,是鐵打的嗎?不,他隻是看來如此,其實隻是個泥人……”

美國政治與財經,向來都是作幕後交易的,但這種交易的實質是什麼呢?沒有人弄得明白。這大概也是古今中外無法避開的大疑團吧!

“我們不是要毀滅大企業,巨大的企業對於近代工業的發育成長,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們不是要對大企業進行衝擊,而是要去除隨之而來的各種壞處。”總統谘文中如是說。再明顯不過了,總統妥協了!

討伐壟斷企業,這是老羅斯福備受稱讚的一手,被稱作“公正的政治”,但似乎熱衷於企業壟斷的摩根也並沒有受到不公正的對待。

愛好收藏藝術品

摩根的收藏愛好也許是受到了父親吉諾斯的影響。

當初,對於富人來講,收藏是一種時尚。有錢的吉諾斯 “閑來也搞搞藝術品收藏”。尚未成年的摩根在城裏時經常和他去逛畫廊。吉諾斯家像個博物館,牆上裝飾著16世紀的西班牙繡品,拱頂鑲銀,還收藏著許多藝術家的油畫。

吉諾斯收藏的藝術品中有繡品,有油畫,藏品橫跨幾百年。但吉諾斯收藏藝術品還不是大張旗鼓,也還沒有達到瘋狂的地步,這或許跟他生活的時代有關。

摩根的父親生活的時代正是19世紀工業革命的大變革時期,鐵路、鋼鐵獲得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快速增長帶來不穩定,也需要大量資金融通,這也注定了從事銀行業的人無暇顧及更多的藝術品。

而當年和父親經常去逛畫廊的摩根,日後在藝術品收藏上的成就遠遠大於父親。

在1902年的夏天時,摩根已經把大部分日常生意往來交給紐約和倫敦的合夥人去處理,而他則繼續完成他的一直未能得到充分滿足的收藏愛好。這不光是出於對曆史的興趣,也許還有對那些藝術品的占有欲。

就在控製力達到“巔峰”的20世紀初期,摩根對收藏的熱愛也達到了“瘋癲”的程度,人們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成為了他收藏的對象,他似乎想得到世界上所有美麗的東西。

這位後來被美國收藏界公認為史上“第一藏家”的華爾街“玩主”,不管是早期的作家手稿、印刷的書籍,還是中世紀的珠寶、油畫、頭盔、武器、瓷器、雕塑、裝飾品……全部是他的愛好所在。

摩根橫掃藝術品的氣勢無人能敵,一次,他在給姐姐的信中寫道:“希臘古董我已經收集得差不多了,現在我的興趣轉向了埃及古董。”

摩根每每看到精美的藝術品,就會不假思索,甚至可以說是不由自主地掏出大把的錢來。他對收藏的瘋狂和癡迷,除了審美取向之外,更大的動力來自於他的一個信念,就是為美國網羅到世界上最完美的藝術品。

1902年初春,摩根在倫敦買了一幅掛毯和15世紀意大利雕刻家多納泰羅的一尊大理石浮雕,還有一些人物畫像和路易十五、路易十六的金質和琺琅質鼻煙盒,還有一幅16世紀初的丟勒的畫作以及一組青銅收藏品,還有包括《威尼斯之石》在內的約翰·羅斯金的手稿;4月,他在巴黎買了一座精美珍稀的18世紀的長殼鍾;5月又通過法蘭克福的一位商人購買了德國17世紀的金質收藏品。

其收藏的重點依然著眼於手稿原跡、曆史性的書本,以及名家的素描。摩根生前除了對意大利和歐洲北部文藝複興的大師的作品具有濃厚的興趣外,也收藏了相當豐富的曆史器物,其範圍從3世紀至19世紀,而且內容十分多樣化。

一個金融界人士在給摩根合夥人的信中說:“摩根先生在收藏上的所作所為真讓人吃驚,聽說他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經常付出聞所未聞的天價,對於這種行為,唯一的解釋是他的腦袋出了問題。”

確實,摩根在一些比較重要的藝術品上並不計較開銷。1902年年中,他的腦袋再一次“出了問題”,他以7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英國曼徹斯特一個私人圖書館。該圖書館收藏了大量珍貴無比的手稿和600多本早期印刷的書籍。

開始時,摩根把大部分收藏存放在英國,其中一部分借給了幾個博物館,剩下的都存放在他父親原來住過的英國倫敦的住宅裏。這是一座新古典風格的五層樓,位於騎士橋附近的王子門13號,麵臨海德公園的南端。

其實,因為買的收藏品,尤其是書籍過多,他在麥迪遜街219號的那棟豪華住宅已經放不下了,甚至有一些被存放到了酒窖裏。摩根在一年前就開始考慮籌建一座私人圖書館。

1902年3月底,他找到了當時著名的建築師查爾斯·麥基姆,這時摩根已經買下了219號到公園大道之間、36大街北側的地塊。他請麥基姆利用這塊地設計一座私人圖書館,並要求圖書館要有簡潔和古典的風格,還要有一個花園。圖書館不僅要為隨時增加的藏書留有足夠的空間,還要為他設計有一間私人書房,用以會見合夥人、藝術品商人或是其他一些朋友。

麥基姆為能得到摩根的信任感到十分高興,他極其認真負責,在設計和建築的整個過程裏嘔心瀝血。在整個建築過程中,摩根表現出了極大的耐心,親自監督建築師和室內設計師工作,並過問設計和建造過程中的每個細節。

在這個過程中,摩根又提了一些建議,比如,在圖書館和附屬建築物之間能有更多的陽光和空氣,所有建築物不要超過12米;最大限度地利用內部空間等。摩根經常利用早飯時間與麥基姆溝通。

摩根要的是最好的工藝和材料,從仿古的木質天花板、羅馬的大理石地板到天青石柱子等,他都是事必躬親。

在圖書館的建造過程中,摩根還在繼續增加他的藏品。

1903年5月,他從一個德國商人那裏買了一部非常重要的畫冊手稿和幾件意大利陶器。其中那本畫冊是微型畫家烏裏奧·克羅維奧於1546年為羅馬教皇保羅三世的孫子畫的,曆時9年才畫成,極富曆史意義。摩根對那本畫冊極為珍視,隻有重要的客人才能見到它。

在收藏的過程中,摩根還陸續將一些藏品捐給了幾個博物館。1902年他捐給紐約大都會博物館2000件中國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