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裏森山莊是維多利亞格調的哥特式建築,天花板相當高。砌在每間巨大房間牆壁上的落地窗,從地板到房梁,全是以彩色玻璃裝飾。環繞著建築物陽台外側的廣大庭園,美麗的野花綻放著,野鳥成群往來其間。
這是卡內基為母親建造的別墅,但母親並不特別喜歡它。搬入豪邸需要很多仆人。而且需要雇用廚師。反正不要的理由一籮筐,而她喜歡的卻是紐約溫莎旅館的生活。
在那裏,房間的地上都鋪著厚厚的絨毯,而且即使在深夜,也可叫人將自己喜歡的食物送到套房來。
她已經習慣於使用銀製的餐具、 中國製作的器皿及意大利製的大理石器具。隻有這個夏天,她沒有離開克裏森山莊,因為已無法離開了。就如老樹朽了一般,瑪格麗特的體力日趨衰弱,整天躺在床上昏睡著。
前往診治的醫生警告說:“有轉為肺炎的危險。”卡內基決定盡量留在山莊,照顧母親。躺在病床的瑪格麗特發覺路易斯沒來。卡內基已經決定跟她分手了。
有句格言說,“馬要外觀,男要內在”,而女人呢?
在中央公園的綠茵場上,騎著馬的她,的確很迷人。 他雖然嘴上說要分手,但真的放得下嗎?
故鄉授予他榮譽市民
1877年7月12日,卡內基的故鄉丹弗姆林授予他榮譽市民的稱號,在此之前,卡內基從來沒有接受過此類稱號,這對他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榮譽,令他激動萬分。
自沃爾特·斯考特先生當選英國的議員之後,在卡內基之前,隻有兩個人獲此殊榮。卡內基的父母常跟他講一些有關沃爾特先生的事情,有一天,他們還看見他在描繪丹弗姆林教堂的草圖。
作為答謝,卡內基要作一次演講,對此他非常重視。卡內基告訴他的舅舅貝利·莫裏森他的演講內容。
他的舅舅是一個很好的演講家,用充滿智慧的話語告訴他說:“卡內基,就照你剛才那樣說,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沒什麼比這更好的了。”
對卡內基來說,這是一堂很好的公共演說,他用心學習。他總結公共演說的經驗時說道:
當你站在觀眾前麵,隻要想著,他們也是普通人。
在向他們作演講的時候,你隻需要像日常生活中的交談那樣就可以了,沒有什麼區別。除非你想特意地改變自己,偽裝自己。那麼不要有任何的難堪,就當作是在董事會上和自己人說話,你隻需要做你自己,很自然地去做。
如果你想盡量變成其他的某個人,那麼你會感到膽怯,沒有底氣。
1881年的7月27日,卡內基在丹弗姆林又作了一次演講,那天他的母親來為他捐建的圖書館奠基。當年丹弗姆林有5個織布工人將他們的書收攏起來,成立了第一個公共圖書館,向他們的鄰居開放,他父親是其中的一個。
丹弗姆林把卡內基捐獻的建築命名為“卡內基圖書館”。
設計師來跟卡內基要他的“盾形徽章”。卡內基告訴設計師自己沒有,但是他向設計師建議可以在門上刻一輪散發著金光的太陽,加上一句格言:“讓陽光普照”。於是設計師采納了。
卡內基組織了一個馬車隊去丹弗姆林。
在1867年和喬治·勞德、亨利·斐浦斯一同穿越英格蘭的時候,卡內基便產生了一個想法,他想與至交好友組成一個車隊,從布萊頓直至因弗內斯。
這個時刻終於到來了,在1881年春天,卡內基一行11人,乘船從紐約出發,這是卡內基一生中最為快樂的一次出遊。給自己放個假,從繁忙的商務中擺脫出來,保持住年輕和高興的心情,這勝過世界上所有的良藥。
在這次馬車旅行中,卡內基隻是每天在他臨出發前買的兩便士一本的存款簿上草草地記上幾筆。因為已經出版了《環遊世界》這本書,他打算將此寫成文章,向雜誌投稿,或者僅僅是為伴他出遊的朋友們寫點東西。
在一個寒風呼嘯的冬日,卡內基想,挨凍去3000米之外的紐約的辦公室有點不值,也沒有必要,他決定待在家裏。
那麼又怎樣打發時間呢?他想起了他們的那次馬車旅行,決定寫上幾行看看,也不知道能否繼續下去。他文思泉湧,任思緒自由流淌,在天黑之前,他已經寫出了三四千字。
於是,在大風雪天氣裏,當他無須去辦公室的時候,他便待在家裏做這項令人愉快的事情。這樣過了20多次之後,他完成了一本書的寫作。他把稿子拿到斯克萊布諾出版社,讓他們給印刷幾百本,卡內基好拿去送人。
和《環遊世界》一樣,卡內基的這本書也很讓他的朋友們感到高興。坎普林先生有一天告訴他,斯克萊布諾先生已經看過書稿,希望能由他的出版社出版發行,因為他的出版社直屬於皇室。
對於一個虛榮的作者,當他聽到有人說他的作品具有紀念的意義和價值,他將會很容易被打動。卡內基也未能免俗,他答應了坎普林的請求。
書出版後,卡內基收到了大量的讀者來信,其中很多都非常熱情,他的家人將他們保存了下來,收集在一個剪貼簿上,而且還不時會有新的貼上去。很多殘疾人很高興地給他來信,說他的書為他們的生活帶去了光明,這使他大為振奮。
卡內基是第一個病倒的,當時,他從紐約回到他們住在阿勒格尼山頂的鄉間別墅,在那裏,他和母親度過了好幾個夏天。從紐約離開後的一兩天,他就感覺到不舒服。
醫生來到後,將他診斷為患傷寒熱。丹尼斯教授也從紐約被叫了過來,他確信了此一診斷。很快,卡內基便請了內科醫師和護士來為他服務。不久之後,有人告訴他們說弟弟湯姆在匹茲堡竟然也一病不起。
不幸的事接踵而來
過了50歲的大實業家,現在仍然是孤單一人,沒有成家。這點,讓誰看來,都覺得極為反常。
“湯姆病倒了!” 這一消息從匹茲堡傳到克裏森山莊,是在盛夏的時候。往年克裏森山莊非常涼快,隻有今年例外,不知為什麼,總是悶熱異常。
卡內基乘坐著馬車下山,然後,換乘賓夕法尼亞鐵路,趕到了匹茲堡,湯姆躺在霍姆塢德鎮自己的住宅中,看到卡內基時,湯姆提出了自己想辭職的想法。
當卡內基看到自己的弟弟形色憔悴、麵無血色的時候,心中大為內疚。湯姆以微弱的聲音說完“讓我辭職”後,又陷入昏迷的狀態。
卡內基凝視著昏睡狀態中的弟弟,懊悔之意不禁湧上心頭,直至這時,他才突然想到:自己對弟弟過於苛求了。
他對於自己的弟弟湯姆並不是十分的了解。湯姆和克魯曼的千金小姐露西結婚後,熔礦爐也以愛妻的名字命名,踏實地經營著銑鐵製造,並且深愛著家族的成員,過去卡內基強拉他到處奔走,擴張、擴張、再擴張……由冒險到龐大的投資,一切事務都交給了湯姆去處理,而自己卻無拘束地到處去旅行,從倫敦到巴黎,甚至到孟買,到廣東……
雖然如此,弟弟從來沒有半句怨言,自始至終都聽從哥哥的安排,使公司日益壯大起來,才有今天的規模。可以說,其中一大半功勞應屬於湯姆。
這時,從昏睡中醒過來的湯姆打斷了卡內基的思路。湯姆又以軟弱無力的聲音說道 :“成為世界第一的鋼鐵大王也該滿足了,哥哥,你也該娶妻生子了……”
然後,又陷入昏睡。最近幾年,湯姆在哥哥的巨大壓力下,開始經常酗酒。這是湯姆為了消除緊張的一種獨特療法,用來補充日益衰退的體力。
這些情況,卡內基是深深知道的。他得的是肺炎,所有的藥物都不起作用。醫生打算放棄治療了。
在紐約辦完事,返回克裏森山莊的卡內基,探望過母親,吃完清淡的晚飯後,就徑自回家。這時,他感到自己的身體就像熔礦爐般地燃燒著。
“是感冒吧?或許是肺炎也說不定。”心裏這樣想著,正要入睡時,傳來了湯姆死亡的消息。
醒過來的他,剛走下床,馬上就倒在了地上,根據醫生推斷,是傷寒。
1886年的10月,年僅43年的湯姆·卡內基就在昏睡狀態中過世了。此時,樹葉已經染紅了秀麗的克裏森山莊,正是落葉的時候,景色異常淒涼。
卡內基本人並沒有參加弟弟的葬禮。
第二天早上,卡內基仍高燒不斷,陷入深沉的昏睡狀態,意識不清,這種狀態持續了兩星期。
在克裏森山莊裏,母親像是追隨著兒子湯姆一樣,不久也咽了氣。或許是由於悲傷過度,抑或是人本已風燭殘年。
彩色玻璃被卸下,母親的遺體被安放在黑色的棺木內,靜靜地移出安葬,悲劇接踵而至,不斷地發生在卡內基身上。
11月底,在紐約的路易斯接到了久違的卡內基從克裏森山莊寄來的信。卡內基被高燒持續困擾了將近6星期。
在卡內基寄給路易斯的信這樣寫著:
過去的6星期,我生活在暗無天日之中,今天才能見到光明。
我將大病初愈後的第一句話告訴你,現在我失去了一切,媽媽和湯姆,除了你……
我隻為你而活,至死為止……
卡內基
到此,卡內基人生的舞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
遇到的最完美的人
卡內基慢慢地振作了,他不再深陷於悲痛,他開始考慮自己的未來與發展。
這樣,他才能找到一線希望和寬慰。卡內基的思想總是向往充滿希望的地方,他認識路易斯·懷特菲爾德小姐已有很多年。路易斯的母親也很讚成他倆在一起,他倆常一起去中央公園騎馬,也都很喜歡這項運動。
卡內基的結婚對象名單上還有另外一些年輕女士,卡內基有幾匹好馬,他經常與某個女孩子在公園裏或是繞著紐約,騎著馬消遣。
然而最後,那些女孩們都顯露出了平庸的本色,但懷特菲爾德小姐卻不是這樣,她是卡內基遇到的最完美的人,遠遠超過了其他的任何一個。最後,卡內基不得不承認,在和他交往的女性中,她最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她似乎集所有人的優點於一身。
卡內基曾向一些年輕的小夥子們建議,在定下終身大事之前,要經過細致的考察。如果能夠真誠地記住下麵這些話,那麼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為了各種不同的優點,
我的眼睛曾熱切地關注很多的女孩。
我曾經喜歡過很多的女孩,但是不曾真心愛過一個,
她們的身上,總有缺點損害了高貴的美麗。
在她們的襯托下,
但是你,隻有你啊,是如此的完美無雙,是把每個女子最好的優點集合起來而造成的。
卡內基的事業雖然很成功,但這對追求懷特菲爾德小姐卻起不了什麼作用,在她的身邊還有很多其他比卡內基更加年輕的追求者。
相反,卡內基的財富和對將來的計劃還產生了副作用,路易斯覺得她自己對卡內基沒有什麼幫助,她的理想是找一個年輕的伴侶,雙方對於彼此都互不可少,就像她自己的父親和母親那樣。
早在路易斯21歲的時候,她父親就去世了,因此她就不得不擔負起照顧整個家庭的重擔。現在,她已經28歲了,她的人生觀已經塑造成型。
有一段時間,路易斯和卡內基相處得很好,互相通信。但是,有一次,她退回了卡內基的信,說她不能接受卡內基。
在卡內基發高燒期間,丹尼斯教授和其夫人為了照顧他,就將卡內基接到他們在紐約的家中對他進行特別護理。在丹尼斯教授的親自護理下,卡內基漸漸地可以起來行走了。
在卡內基養病期間,路易斯小姐來探望過他,因為在卡內基剛開始能寫字的時候,他便給她寫去了一封信。
卡內基發覺自己現在是迫切需要她,一刻也不想離開她。卡內基感覺自己像是被孤零零地丟在這個世界上,隻有路易斯小姐能讓他感覺不孤單。不管是從感情上還是理智上,卡內基都非常依戀路易斯小姐。
於是,路易斯小姐終於被感動,接受了卡內基。
1887年4月22日,即母親與弟弟驟然去世半年後,卡內基在30名觀禮者的祝福聲中,與路易斯舉行了簡單的結婚儀式。一小時後,他們從布魯克林碼頭登上“富爾達號”,開始了蜜月旅行。目的地是倫敦,預定由倫敦再到威爾士,在英國停留大約兩個星期。
紐約的報紙刊登了新聞 :
鋼鐵大王卡內基先生,把位於西區51街5號的富麗堂皇的住宅,以及可獲得20000元紅利的巨額股票,送給了美貌的新娘,新郎卡內基先生51歲。
在看到野花的時候,路易斯顯得非常興奮。她以前隻在書上讀到過三色堇、勿忘我、報春花和百裏香等花名。而在此之前,這些花對她來說還僅僅隻是名字而已。
每一樣東西都讓她著迷,勞德姨父,還有卡內基的一個表兄弟從蘇格蘭過來探訪他們,他們在吉爾格拉斯頓為卡內基夫妻造了一處避暑的好地方,很快他們就去了那裏。
蘇格蘭使路易斯著迷,令她心馳神醉。在她還在少女的時候,她就讀過關於蘇格蘭的書,她很喜歡斯各特的小說,其中《蘇格蘭的長官們》是她最喜愛的譯本。出乎卡內基的意料,沒過多久,他發現他的妻子竟比自己還愛蘇格蘭。
所有這一切都讓卡內基最深切的夢想成為現實。
卡內基和妻子在丹弗姆林小駐了幾天,日子過得很愜意。卡內基帶妻子去他小時候常去的地方,鄉親們也爭著把卡內基兒時的種種趣事講給路易斯聽。這使得路易斯對她的丈夫產生了更好的印象,也使得他倆的生活有了一個美好的開端。
卡內基夫妻旅行路過愛丁堡時,他倆並被授予了“榮譽市民”稱號,羅斯伯裏勳爵發表了講話。
卡內基在當地最大的禮堂向工人們作了演講,他和太太還收到了工人們送的禮物——一枚胸針,她非常喜歡。在那裏,她,路易斯還充分領略了風笛的魅力,看到了風笛手的風采,她覺得自己的家裏也應該有一個風笛手,早晨用優美的笛聲叫他倆起床,傍晚時叫他倆用餐。
路易斯是美國康涅狄格州的清教徒,性格直率而徹底。她對卡內基說,如果他倆要在一個孤島上生活,而隻能帶一樣樂器的話,她就選擇風笛。
他倆很快就找到了一個風笛手,他是帶著克魯尼·麥克弗森的介紹信來應聘的。他倆立刻就聘用了他,因此,他倆就是在優美的笛聲中走進了吉爾格拉斯頓的房子。
路易斯和卡內基與在丹弗姆林的親戚們相處得很好,特別是和那些老一輩的人。她博得了每一個人的喜愛,對於她肯下嫁給卡內基,大家表示非常驚訝。
而卡內基告訴他們,不光他們,連他自己也同樣地感到吃驚。總之,他們倆是有緣千裏來相會,今生注定在一起。
當他們倆回紐約的時候,他倆把風笛手、女管家和幾個傭人也帶了去。
第二年,他們倆買下了克魯尼城堡,家裏的風笛手向他倆介紹那兒的所有情況。他在那兒出生,並且在那裏長大成人。也許,他們作此選擇也受了他的影響。
1879年3月30日,卡內基的女兒出生了。當他第一眼看見她的時候,卡內基太太說:“讓她叫你母親的名字——瑪格麗特,我有一個請求。”
“是什麼,親愛的。”
“既然我們有了這樣一個小生命,我們就必須要有一個自己的避暑之地。我們不能再租住這樣的一個地方了。因為,這樣總得在固定的日子搬進搬出。我們必須在自己的房子裏避暑。”
“是的。”卡內基答應了她的請求。
“我隻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呢?”卡內基問。
“那就是,它必須在蘇格蘭的高地上。”
“太好了,”卡內基回答,“正合我意,你知道我怕陽光。在石南花中,哪裏才是最為合適的呢?我將找人谘詢一下。”
後來的結果便是斯基伯城堡。
在母親和弟弟相繼離去後,卡內基被孤單地拋在這世上,卡內基夫人進入並且改變著他的生活。是她讓卡內基的生命充滿了快樂。卡內基不敢想象,如果沒有了她的嗬護,他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在路易斯的生活中,她就像個“和平的使者”一樣與人無爭,即便是跟她的同學,也沒有發生過爭吵。
世界上凡是認識她的人,都不會產生抱怨她的理由。這並不是說她不追求最好,而是能夠隨遇而安。
事實上,沒有誰比路易斯更加挑剔了,不過她向來對頭銜、財富、社會地位都不屑一顧。她絕不會有粗魯的言行,對一切都品位很高,幾近完美。而且,她從來都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她的知己密友也都是出色人物。
她總是想著怎樣善待周圍的人們,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為這個出主意,為那個想辦法,她的安排和禮物總能給那些與她合作的人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