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聘克萊斯勒2(1 / 3)

受聘克萊斯勒2

無奈向政府求援

早在危機開始時艾柯卡就很清楚,隻有采取緊急措施才能挽救克萊斯勒公司。雖然他們采取了包括盡一切可能節省開支等措施,但是公司的經濟狀況越來越壞,虧損越來越大。他們已沒有能力自救,如果要想生存下去就得求援。

艾柯卡認為隻有一個辦法能擺脫困境,那就是向政府求援。

“有什麼法子呢?”艾柯卡回答說,“這是唯一的出路。”

他們能嚐試的別的辦法都試過了。1979年至1980年期間,曾經舉行過幾百次投資者會議。但是大多數投資者到頭來都是說空話的、騙人的,或者心有餘而力不足。凡是有可能給予他們幫助的人艾柯卡都找過,但是都沒有希望。

還有就是去找那些聲稱能夠代表富有的阿拉伯人的中間人。艾柯卡知道有許多阿拉伯人是很富有的,他們甚至不斷查找150多位阿拉伯頭麵人物各種線索。

艾柯卡常問財政部:“從哪裏還能找到富有的阿拉伯人?”他會晤過10多位同阿拉伯人有些關係看上去似乎有點希望的人,但多數被證明是騙子。他們都說自己可以接近某個將要來這裏投資的阿拉伯王子,但都毫無結果。

艾柯卡同大眾汽車公司的總裁托尼·施默克進行過更為嚴肅認真的討論。自從20多年前托尼在福特公司德國分公司從事采購工作以來,艾柯卡和他一直是好朋友。

他們曾就大眾汽車公司和克萊斯勒公司合並的“宏偉計劃”進行過秘密談判。他們計劃兩個公司聯合生產一種汽車,克萊斯勒在美國國內銷售,大眾汽車公司在歐洲市場銷售。

早些時候,克萊斯勒已經就每年向大眾汽車公司購買30萬台4缸發動機安裝在“歐尼斯”車和“地平線”車上一事做了安排,這兩種車都同大眾汽車公司的“兔牌”汽車有許多相同之處。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雙方已經邁出了合作的第一步。

實行這項計劃顯然是有好處的。克萊斯勒的汽車商網點將會大幅度增加,可以在固定開支下推銷出更多的汽車。

艾柯卡和斯普裏奇一直在談論這件事。克萊斯勒公司和大眾汽車公司的合並將代表著“全球汽車公司”的一個開端,他們都對這個計劃的可能性表示樂觀。同大眾汽車公司的合並一旦成功,可以毫不費力地再找一家日本公司進行合作。

這時,克萊斯勒公司同大眾汽車公司的談判已經進入到實質階段,問題就出在大眾汽車公司看到了目前克萊斯勒公司的收支情況後,就退出不幹了。他們認為這項計劃太冒風險了,到最後也許不是他們把克萊斯勒拉上岸,而是克萊斯勒把他們拖下水。

想和克萊斯勒合並的還有其他公司,包括約翰·德洛裏的公司。德洛裏離開通用汽車公司後自己辦起一家汽車公司。他找艾柯卡討論關於他的公司同克萊斯勒合並的事。

他來訪時,兩家公司都處在危機之中。艾柯卡對他說:“我父親對我說過,決不能把兩個失敗者放在一起,所以還是等我們兩家當中的一家有起色後再來談這個問題吧!”

最後,艾柯卡又和那些可能會給克萊斯勒幫助的人士舉行過許多次會談,但最終不得不向政府求援。但是他們一開始並不是以申請貸款保證的方式要求政府援助的。

約翰·裏卡多和艾柯卡一樣,變得一天比一天著急。雖然他即將離職,由艾柯卡管理公司,但從技術上講他還是公司的董事長。裏卡多認識到公司這條破船將很快下沉,除非立即找到一種補救辦法。為此他前去華盛頓。

他首先爭取國會支持對政府有關規定凍結兩年的要求。這可以使他們把錢用在生產耗油率低的新汽車上,而不是全力以赴去榨取排氣管裏的最後一克碳氫化合物。

裏卡多的做法是對的。雖然克萊斯勒公司的許多問題是管理不善直接造成的,但是政府對公司目前的局麵至少負有部分責任。

政府製定了一些關於汽車安全和控製廢氣排放的既強硬又考慮欠周到的條例,接著他們對美國的汽車公司說:“不許你們聯合起來對這些問題進行共同研究和發展,必須由各家公司單獨地進行。”可是他們忘了,日本采取的戰略正相反。由於日本的汽車公司不需要遵守反托拉斯法,他們的才智能夠得到集中使用。

由於反托拉斯法,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美國汽車公司和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無論如何都要分別設立有關機構,而研究的是他們共同存在的問題,這給像克萊斯勒這樣的小公司增加了許多額外的負擔。

由於世界石油危機的影響,石油價格增長了一倍,他們不得不轉而生產前輪驅動和高度節油汽車。這樣,單是應付日後汽車生產一項,克萊斯勒公司每月開支就得1億美元。

另外,每個星期五他們還必須拿出25億美元發工資和支付上周購買的零件費用。公司的趨向和前景如何已是不難預見的了。

1979年8月6日,威廉·米勒停止擔任聯邦儲備局主席而充任財政部長。他在任聯邦儲備局主席時曾對裏卡多說,克萊斯勒公司應當尋求政府的幫助,否則會遇到破產。

他一上任首先宣布,他讚成政府對克萊斯勒公司給予支持,因為這種支持符合民眾的利益。但是他卻不同意提供稅賦優惠。不過他說,如果克萊斯勒向卡特政府提交一份如何繼續生存的全麵計劃,政府會考慮提供貸款。

到這時候艾柯卡才決定申請貸款保證,即使這樣,他們內部還進行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尤其是斯普裏奇持堅決反對的態度。他認為政府插手會毀了公司,艾柯卡不敢說他的話錯,又沒有別的辦法。

“行,”艾柯卡說,“你不願意去找政府是嗎?我也不願意,那麼你給我一個更好的辦法吧!”

然而大家都沒有其他法子,宣告破產根本不是他們的選擇。就這樣他們勉強決定向政府提出要求貸款的申請。

他發現要求政府貸款有過許多先例,甚至華盛頓的地下鐵道也得到過。艾柯卡一次又一次地同編輯和記者們談過,他們不過是步別人的後塵罷了。

“還是麵對現實看一看吧!”艾柯卡說,“地下鐵道不過是首都的一件展覽品而已。”

“展覽品?”他們說,“這是運輸網。”

“那好,”艾柯卡說,“你們到底認為克萊斯勒是什麼?”

對任何願意聽取意見的人,艾柯卡繼續向他們強調,克萊斯勒的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相反,他們是美國正在發生的不正常情況的一個縮影,汽車工業受到的打擊比任何工業都要大。政府的條例、能源危機和經濟衰退使他們招架不住。

克萊斯勒公司值得一救嗎?

對於政府可能向克萊斯勒公司提供貸款一事,從一開始就幾乎人人反對。不出所料,最激烈的反對來自企業界。大多數企業領導人強烈反對貸款計劃,許多人公開表明他們的觀點,其中包括通用汽車公司的托姆·墨菲和花旗銀行的沃爾特·裏斯頓。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認為,聯邦政府向克萊斯勒公司提供貸款的做法背離了美國精神,是對這一精神的一種褻瀆。各種忠告像流水一樣向艾柯卡湧來,種種陳腔濫調死灰複燃。

例如,有人說:“貸款保證違反自由企業精神,它會鼓勵失敗,並且削弱市場紀律。應該像流水一樣順其自然,適者生存。不要在一場比賽的中途改變規則。失敗對於資本主義來說就像懲罰對於基督教徒那樣自然,自由競爭精神永存。”還有其他各家說法,應有盡有。

全國製造業協會強烈反對政府提供貸款。在1979年11月13日的一次會議上,它下屬的企業圓桌會議政策委員會就克萊斯勒公司的形勢通過了以下聲明:

辦企業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允許失敗也允許成功,既可虧損也可盈利。不管失敗給某些公司和個人帶來了多大的困難,由於企業得到盡可能自由和充分經營的許可,因此作為國家廣泛的社會和經濟利益仍然得到最好的照顧。

按修改以後的法令看,失敗和重新組織的後果,換句話說就是破產雖然嚴重,但也不是不可想象的。

現在,政府、企業和群眾越來越意識到政府幹預經濟活動付出的高昂的代價和收到的低效率,因此建議政府進一步參與經濟活動就尤其不妥當。現在是重申“不要政府幫助”的原則的時候了。

這項聲明使艾柯卡十分惱火。他寫了這樣一封公開信:

先生們:

就在我在華盛頓為克萊斯勒公司的貸款要求作證的同一天,克萊斯勒公司為其成員之一的企業圓桌會議發表了一項反對“聯邦政府幫助”的新聞公報。得悉此消息,我極為不安。

為此,本人有幾點保留意見:

你們圓桌會議的工作人員表示,你們在準備這個聲明過程中沒有同任何研究破產問題的專家商討過這個問題。否則,我相信這個聲明不會對破產的優越性懷有這麼大的自信心。

受雇於克萊斯勒公司的全國幾十萬工人在這場關於他們前途的大辯論中擁有最大的發言權。

最後,請接受克萊斯勒公司退出企業圓桌會議的要求。

這就是艾柯卡要對企業圓桌會議說的話。艾柯卡想告訴他們:“也許你們是美國的企業名流,但你們卻是一幫偽君子。你們的決定隻取決於你們自己的利益是否受到影響!”

克萊斯勒受到了孤立和圍困,但艾柯卡的立場是明確的。他對那些人說:“主張自由辦企業的資本主義是目前世界上最完美的經濟體係,我百分之百地支持。但要事事平等,這才是它唯一的出路。”

當然,過去的管理不善要負大部分責任。克萊斯勒完全不應當以產品投機,不應當擴大海外市場,不應當生產式樣陳舊的汽車,它應當多注意產品質量。

但是最終使克萊斯勒公司陷入困境的是越來越多的政府法規的無情束縛。艾柯卡用了一周的時間向國會說明情況。

他們不斷地問:“你為什麼老到這裏來大叫大嚷法規?”

艾柯卡說:“因為是你們製定了這些法規,卻把責任歸咎於我們。”

他們接著又說:“那是愚蠢的經營管理所致。”

艾柯卡不想爭論下去了。

“行,”艾柯卡對他們說,“我們不要再爭論了。你們法規占50%的錯,我們經營管理上占50%的錯。你們想讓我做什麼?把那些過去做錯事現在已不在這裏的人綁到十字架上釘死?還是讓我們回到現實問題上來吧!是你們致使我們陷入了困境!”

艾柯卡認為,反對者從來就沒考慮過挽救克萊斯勒公司倒閉,將會造成包括公司的雇員、汽車商和材料供應商總共60萬人失業的危險。

艾柯卡去找政府並且對他們說:“如果有必要保護個人,那麼保護他們的公司同樣有必要。有工作就可以使他們有飯吃。”

他們的爭論涉及競爭問題、工人就業問題,但最為重要的是對於經濟問題的爭論。艾柯卡不得不把不同選擇的結果列出來,這讓財政部意識到,如果克萊斯勒公司倒閉了,國家僅在第一年就要向公司的失業工人支付失業保險費和福利費27億美元。

艾柯卡對國會說:“你們可以選擇,你們願意現在就付27億美元呢,還是願意提供以後有機會歸還的隻有27億美元一半數目的保證貸款?前者現在就付,後者以後再付,供你們選擇。”

艾柯卡一麵在國會內外展開激烈的爭論,另一方麵想方設法積累資金,包括把債券賣給其他公司。但是艾柯卡情緒低落,因為不管他走到哪兒,都沒有人說這句話:“堅持下去吧,你會成功的!”

在國會辯論過程中,人們普遍讚成以宣告破產來解決克萊斯勒的問題。根據聯邦政府的破產法令第十一章規定,在他們的內務整理完畢之前,歸還債務方麵將得到保護。幾年以後,克萊斯勒也許成了一家規模不大而經濟蓬勃發展的公司。

艾柯卡請教了多方麵的專家。他們告訴說,正像艾柯卡已經知道的那樣,按照他們的情況宣告破產將是一場大災難。

不談克萊斯勒公司本身,這個美國曆史上最為嚴重的破產對國家會有什麼益處?據有關資料估計,克萊斯勒公司的倒閉將使美國公民增交失業、福利等稅金160億美元。

宣告破產將付出如此重大代價! 在全國對克萊斯勒的未來展開爭論的過程中,各種輿論都對克萊斯勒肆意抨擊。

《華爾街日報》尤其冷酷無情。他們拿貸款保證大做文章,在一個使人難以忘卻的社論標題下,他們把貸款保證稱為“克萊斯勒的無能”。

在貸款危機期間,克萊斯勒借到的貸款還隻有按法律所應借到的那部分的時候,《華爾街日報》的一篇社論《讓他們體麵地死掉吧》轟動一時。

艾柯卡氣極了。他給那位報紙的主編寫信說:“實際上你們是說,因為病人服下藥方規定的一半藥量後還沒有完全恢複健康,所以就應該把他弄死。幸好你不是我的家庭醫生。”

“我們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施舍!”艾柯卡生氣地對不明真相的人說:“許多人不理解。他們以為我們要求施舍,好像覺得卡特總統送了我一張祝賀克萊斯勒公司早日恢複生機的慰問卡,裏麵塞滿了麵額10美元、20美元嶄新的鈔票,總額高達10億美元。許多好意的美國人顯然認為,克萊斯勒公司已經得到了一紙袋現款,而且這10億美元無須歸還。要是真的該多好!”

援助案獲得通過

艾柯卡說,在眾議院或參議院作證的滋味,絕不是好受的。但是,隻要存在著得到貸款保證的一絲希望,他還得親自出馬。這是無法請人代替的!

參眾兩院聽證會場的設計很有特點,議員們居高臨下,證人必須抬起頭來才能看到提問者,從心理上就處於不利地位。當然,那些電視攝像機的強烈燈光會始終照看你的眼睛。

艾柯卡被稱作證人,其實不甚確切,實際上他是被告。他得一小時一小時地坐著聽國會和新聞界對他的審判,即所謂的克萊斯勒公司的管理錯誤,有真的也有憑空想象出來的。

在這些聽證會上,艾柯卡全得靠自己。一切都是即席式的,問題突如其來,經常是多種含義。助手們經常給議員們遞條子,隻有他孤軍作戰,要應付一切。

克萊斯勒被指責為缺乏眼光,不能像聰明的日本人那樣造出一加侖油能走50千米的小汽車。

艾柯卡反駁說,在這個問題上,消息比他靈通得多的美國國務院、洛克菲勒,甚至卡特總統、基辛格博士都不能先知,何況他這個不搞政治的人。

他們還受到譴責說,沒有準備好與政府能源部製訂的燃料分配方案相配合,以致在加油站發生種種事端。在國會和新聞界的眼中,克萊斯勒公司是有罪的,他們丟失了市場,他們理應受到懲罰。

克萊斯勒確實受到了懲罰。在國會聽證會期間,他們成了向全世界表明美國工業一無是處的活生生的典範。報刊社論版上經常出現文章,羞辱他們未能體麵地關門了之。他們成了漫畫家的諷刺目標。連艾柯卡的妻子兒女在商店中、在學校裏都成了人們恥笑的對象。

艾柯卡付出了比關門和一走了之更大的代價。這些指責和恥笑變成了個人間的恩怨,而且是有針對性的。

10月18日,艾柯卡第一次出席由眾議院銀行、財政和城市事務委員會舉辦的聽證會。全體委員們都參加了,這本身就很說明問題。因為通常情況下,大多數委員是不參加的,他們還有別的許多會議在同時進行,而聽證會往往由國會的助理們承擔任務。

艾柯卡一開始很簡單地提出了他的證詞:“我相信諸位都明白,我今天在這裏絕不是代表我一個人說話,我代表著成千上萬靠克萊斯勒公司為生的人們。事情就是那麼簡單。我們有14萬職工和他們的家屬,4700家汽車商及所屬的15萬職工,19000家供應商和其他雇用的25萬人,還有這些人的全部家屬。

“對於克萊斯勒公司到底想向政府提出什麼要求,人們含糊不清。所以我在聽證會清楚地表明,我們絕不是要求施舍,也不是索取禮物。我提醒國會,克萊斯勒公司正在申請一項貸款的保證,我們將償還每一元錢,而且都是有利息的。”

艾柯卡在開場白中,向委員會闡明了幾個重點:

第一,形成克萊斯勒公司困難局麵的因素有4個,即管理不良、政府過多的規定、能源危機和國家經濟蕭條。整套管理製度他們已徹底改革,而後3個因素不是他們公司所能左右得了的。

第二,克萊斯勒公司已經采取了迅速果斷的措施。已將不賺錢的資產賣掉,並已籌集到一筆可觀的資金;一年內減少固定成本6億美元;降低了公司1700位高級職員的薪水;取消了一切加薪製度;暫緩實施職工認股計劃;減少股利。

還第七條,克萊斯勒公司在今後的5年計劃裏有健全規劃,並且是基於保守的設想上的,將會改善市場占有率,很快會賺錢。

後來在聽證會過程中,艾柯卡又將各點作了進一步的闡述。

無休止的提問,無休止的非難。有些委員會的成員根本不相信克萊斯勒公司如今已推行一套全新的管理製度。不足為奇的是,絕大部分人根本不想考慮聯邦政府的種種法令和規定如何束縛人們的手腳。因此,他們繼續指責克萊斯勒公司前任領導的錯誤,並要求艾柯卡作出解釋。

每個人都在找替死鬼。可是艾柯卡不願意把所有的責任都一股腦推到前任身上。因此他在聽證會上作證時把重點放在政府設置的障礙,即各種規章製度上。

他還提到,現在人們有一種錯誤的看法,好像克萊斯勒公司隻生產耗油的大型車,不生產省油的小車。他指出就在他出庭作證的這段時間,全美各地有50多萬輛克萊斯勒生產的新型號小型車行駛在公路上,遠比其他汽車公司多。而且,新設計的K型車也將在年內推出。

他解釋說,問題不是他們生產了太多的大型車;事實上,他們生產得還不夠。隻有大車才能盈大利,就像肉鋪裏隻有靠賣牛排而不是做漢堡包用的肉餡才能更賺錢的道理一樣。

參、眾兩院的聽證會實際上隻是整個事情的一小部分而已。艾柯卡的大部分時間花在小型的秘密會議上。他與參議院的唯一女議員堪薩斯州的南希·卡塞布恩談了很多。艾柯卡以為她一定會支持克萊斯勒,結果她卻投了反對票。

幸運的是,眾議院的意大利裔議員支持了他。

一天,新澤西州的彼得·羅迪諾議員把艾柯卡帶進一間會議室說:“我想請你跟我的夥伴們談談。”

房間裏坐了31位議員,其中30人投票支持。他們中有的是民主黨人,有的是共和黨人。在這個案子裏,他們是投支持票的。

由於時間不夠,艾柯卡始終未能與議員中的黑人進行會晤。但他曾與他們中的領袖馬裏蘭州的巴隆·密切爾見過麵。

1979年,全美國黑人的工資裏,有1%是由克萊斯勒公司發放的。在他們申請貸款保證的聯盟中,黑人起了極重要的作用,使得克萊斯勒公司有成功的機會。

底特律市的黑人市長庫爾曼·揚曾幾次到華盛頓參加國會聽證會,支持他們。這位市長指出,一旦克萊斯勒公司破產,對底特律的影響是不堪設想的。這位黑人市長曾是卡特總統的早期支持者,他就克萊斯勒公司的形勢對卡特總統的進言是很有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