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事的人(2 / 3)

“加起來,”艾柯卡說,“這4個150億美元一年就將使國家財政赤字減少600億。這個方案的好處在於,不管你是民主黨人還是共和黨人,不管你是勞方還是資方,大家共同分攤。”

當艾柯卡草擬這個計劃時,曾征求過所有他認識的華爾街大老板的意見:“要是總統在電視上宣布,政府將削減一半財政赤字,下麵會有什麼反響?”

他們一致認為,這個宣布將會帶來全國曆史上最大的投資風潮。它將重新樹立一個國家的信譽。它將證明我們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

不用說,美國政府並沒有這樣做,但並不是沒有人響應。成千上萬的《新聞周刊》讀者給艾柯卡寫信,擁護他的建議。艾柯卡甚至接到白宮一個電話,約他進白宮見總統。

艾柯卡走進白宮時,裏根總統手裏拿著那一期的《新聞周刊》接待了他。總統說:“李,我很欣賞你在上麵寫的,我也擔心赤字太龐大。但是我的民意測驗專家理查德·沃黑林告訴我,征收石油稅的做法是最不得人心的,我不能這樣做。”

“嗯,請等一下。”艾柯卡當時心裏想,“難道治理一個國家就靠民意測驗?更何況你們那種範圍的民意測驗能反映出主要的趨勢嗎?”

總統後來又談到國防預算問題。他對艾柯卡說:“我們在卡特執政時期國防預算太少了。為了國家安全,我們不得不增加開支。你不了解全局情況。”

“那倒是真的,”艾柯卡回答,“我一點也不了解。但是,現在的國防開支已超過3000億美元。我是個商人,信不信由你,我可以在任何一筆生意中變動5%而別人根本覺察不出來,而且我一直是這麼做的!”

與總統的談話當然是作用不大,也許裏根隻是應付一下輿論而已。在1982年夏天並未減少赤字。兩年後,赤字已超過2000億美元,而且對這龐大的赤字依然束手無策。

不幸的是,赤字隻不過是當時美國經濟衰退的冰山一角而已。艾柯卡對美國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斷減弱憂心忡忡,但那不是他一個企業家能解決的,哪怕是這樣一個被看作美國英雄的人物。

艾柯卡還對美國彌漫著嚴重的投機氣息和不合理的產業政策和財政政策進行了抨擊。他說:“美國完全忽略了強大經濟實力的真正來源,現在已經從原來一個重視生產投資和消費投資的國家,蛻變成一個迷戀票據投資的國家。”

他說:“於是一些最大的公司花大量鈔票去購買其他公司的股票。這些資本都到哪裏去了?造新工廠了?買新的生產設備了?搞技術革新了?有一些,但不很多。大部分錢都到了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然後轉借給外國了。”

他說:“而今,美國最大的工業是汽車、鋼鐵、電子、飛機和紡織。如果我們想維持千百萬個職業,我們就必須保住這些工業。這些工業是服務行業和高科技行業的市場,它們對我國的國家利益是至關重要的。倘若沒有強大的鋼鐵工業、機器製造業和汽車工業,何以維持國防係統的脊梁? 沒有一個強大的工業基礎,那麼我們就得吻別國防安全了。”

艾柯卡與某些談論產業政策的人不同,他不主張政府來決定勝負,決定哪些該辦、哪些該停。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政府來決定這些並不明智。

對於政府投資,艾柯卡指出,聯邦儲備銀行行長保羅·沃爾克又給墨西哥10億美元以幫助過去借款給墨西哥的那些美國大銀行。這位銀行行長一夜之間就把錢貸出去了,沒有經過國會聽證會。但是一個真正的美國公司克萊斯勒想要借12億美元以便挽救行將破產的局麵,卻在國會裏被困幾個星期。

對於產業計劃,艾柯卡說,既然我們的軍事和農業都能有各自的產業計劃,為什麼工業就沒有一套產業計劃呢?

艾柯卡還提出了6點建議,作為製訂新產業計劃的基礎。

“我們會成功嗎?”在艾柯卡提出這些建議後有人問他。他說:“為偉大的目標而奮鬥,即使失敗也是光榮的,所以我們必須努力。隻要我們努力,我相信我們會成功地重整旗鼓,振興美國。”

艾柯卡說:“美國是個擁有富饒國土和人才濟濟的國家。隻要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堅定的領導和全體美國人民的支持,我深信,我們這個國家將再次成為希望和自由的象征!”

當了四年誌願者

當1982年上半年裏根總統請艾柯卡出任埃利斯島自由女神像百年紀念委員會主席時,他正在為克萊斯勒公司的生產和債務忙得四腳朝天。雖然這個主席職位隻是個主要負責籌款的誌願者身份,但他還是欣然地接受了。艾柯卡沒想到這一幹就是4年。

許多人問他:“你為什麼要幹這個差事?你的工作還少嗎?”

艾柯卡說,當這個紀念委員會主席完全是出於對他父母的愛。因為在很小時,他的父母就常常對他談起埃利斯島,還領他來過幾次。

他們當時移民到美國時,就是從那裏踏上這片陌生的土地的。那時他們很窮,既不懂英語,也不知道該找點什麼工作,而現在他的全家都生活得很幸福,並完全融入到這個國度裏。埃利斯島對艾柯卡和他的父母來說,已經成為他們人生經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艾柯卡參加了當年他父母多次提到的那尊雕像的修複,也參加了紀念活動,他能體驗到作為移民所體驗到的那種感受。事實上,在他參與了與此有關的一些活動後,發覺差不多每一個移民到美國的人都有同樣的心情和感受。

埃利斯島,這個紐約市曼哈頓區西南上紐約灣中的小島,作為1892年至1943年間美國的主要移民檢查站,曾經從這裏踏上美國國土的人有1700萬之多,他們繁衍生息,至今已經有了上億人,這差不多是美國人口的一半,他們的根都在埃利斯島。

辛勤工作,獲得幸福的生活,為自由和正義而奮鬥……這些都是自由女神和埃利斯島所象征的意義。

艾柯卡有了一個成功的生涯,是美國這個國家給了他成功的機會。而正是靠所有人的勤奮有效的工作,也才使這個國家變得強大。艾柯卡緊緊抓住了機會,不是靠僥幸取勝,而是整整奮鬥了40個寒暑。

正如艾柯卡所說:“自由隻是一張入場券,如果你想生存下去並獲得成功,你必須還要付出代價。”

剛開始籌款時,艾柯卡隻有一張捐贈的桌子和一把椅子。然而,他很快發現,一切都是那麼順利。

一天上午,一位先生走進艾柯卡的辦公室,對他說:“艾柯卡先生,我到這兒來,是為了給你一張支票。”

艾柯卡接過來,發現支票上竟然是100萬美元。

“我可以把這張支票給你,但有個條件,你不能把我的名字透露出去。”

這個人的經曆與艾柯卡差不多,他小時候跟母親一同來到美國,後來發了財,他想報答一下這個國家,也以此來紀念他的母親。

新澤西州一位老太太,寄來了1000美元。

艾柯卡親自給她寫了一封感謝信,並很快寄給了她。

不久,這位老人又寄來一張5萬美元的支票。艾柯卡給她打了電話,對她表示感謝。老人很高興:“你真好,艾柯卡先生,感謝你們所做的一切。”後來她又分別寄來了3張支票,一張是25000美元,一張是50000美元,另一張是75000美元。

艾柯卡還收到一位80多歲老人寄來的10000美元的支票,在信中,這位老人說,他沒有別的要求,就想免費得到一本艾柯卡先生的自傳,因為在圖書館要兩個月才能拿到。

還有學校裏的孩子們,他們把零用錢都寄了來。有一個孩子寄來一塊錢,他在信裏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