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事的人(1 / 3)

用心做事的人

隻要我們努力,我相信我們會成功地重整旗鼓,振興美國。——艾柯卡艾柯卡用心做事的人主張使用安全帶

艾柯卡作為一個國際型汽車企業的最高領導人,他意識到隨著社會汽車擁有量的增加,安全問題會越來越突出。這就是他為什麼總是利用一切可能的場合解釋為什麼安全帶是在美國減少車禍死亡率的關鍵。

多年來,艾柯卡一直在提倡一種不受歡迎的提案,即強迫駕駛員使用安全帶。

艾柯卡參與係安全帶運動差不多已有30年的曆史。早在1955年,當他還在福特公司經銷部工作的時候,他們就決定在新推出的1956年型號的汽車裏增加安全帶裝置。

用今天的眼光看,當時安裝的安全設備是很簡單,但已不失為革命性的創舉。除了安全帶以外,還包括安全門、擋陽板、深碟式方向盤以及儀表板防震處理。他們在1956年的新車廣告裏,一直強調福特車是安全車。

艾柯卡1956年一到底特律,依舊很關心安全問題。人們總是對他說“安全不能賣錢”,似乎他在為提供不安全的車找借口。不過,經驗教訓告訴他,強調安全從銷售的角度來看,是個很弱的環節,這就是他為什麼一定要爭取政府支持的原因。

在當時看來,提倡汽車安全在汽車城底特律是件不同凡響的創舉。正因為如此,通用汽車公司的一些高級官員打電話給亨利·福特,明確地要求他停止搞這些玩意兒。

在他們看來,福特公司鼓吹的安全運動對整個汽車業不利,那會使人想起一個脆弱的甚至死亡的形象來。這樣,對汽車銷售十分不利。當時任福特公司總經理的麥克納馬拉,與這些人持有不同的價值觀,他決定開展使用安全帶運動。為此,他付出了巨大代價,差點丟了官。

1956年福特公司首次在汽車配件中增加安全帶一項時,隻有2%的客戶預訂。98%客戶的無動於衷使他們賠了不少錢。正當他們推行安全運動之際,福特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雪佛萊卻推出了時髦的8缸高馬力的車。那年福特公司被打得很慘。

反對強製使用安全帶的理由各種各樣,但這件事跟其他許多事一樣,主要是思想觀念上的不一致。有人就是反對這個主意,很多人以為這是政府幹涉民權的另一實例。

裏根執政期間,這種觀念尤為強烈。不幸的是,他們那種對經濟事務所采取的老式的、自由競爭的態度也可以延伸到交通安全方麵。

每次艾柯卡發表支持強製使用安全帶的觀點時,總要收到大批來信,人們反對他,抱怨他幹涉他們的權利。他們認為,隻要自己願意,有權開車出車禍而死去。

很多人認為,勸告別人注意安全不是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他們寧肯讓上千的人去死、上萬的人受傷。在艾柯卡看來,這些人還生活在19世紀。

艾柯卡反問這些人,難道不是有了行車執照才能開車嗎?遇到紅燈難道可以不停車?在有些州,不是規定騎摩托車必須戴安全帽嗎?難道這些都能說成是政府過分的幹涉嗎?在文明社會中要不要應有的製約?

北卡羅來納大學曾經作過一項極有名的意外交通事故調查結果。那項調查表明,使用安全帶可以減少重傷50%,減少致命傷75%。在1960年年末,瑞典一項研究報告中說,經調查29000起使用安全帶並發生車禍的案例,竟發現沒有一人死亡。

根據全國公路交通安全局估計,如果每個駕駛員都使用安全帶的話,全國一天的車禍死亡率至少可降低50%。

人們總是對他說,強製使用安全帶是個無法實現的夢想。但是他不認為大多數人真的反對使用安全帶,其實他們隻是懶得用它就是了。調查表明,消費者並不反對使用安全帶的主張,隻是大多數人覺得它不方便,太麻煩,挺討厭。

有人抱怨安全帶的顏色同車內裝潢的色調不配。他永遠忘不了有封信上居然這麼說:“安全帶很占地方,而且坐上去也很不舒服。”

還有一個反對使用安全帶的理由是:一旦出事後車內起火,係安全帶反而影響迅速逃出去。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但實際上在致命性的交通事故中因起火逃不出去的事是極少遇到的。

另外一種反對安全帶的理由是,撞車後你很可能被甩出車外,又不是困在車內。這種可能性也是有的,但畢竟偶爾才發生這樣的意外。事實上,如果你被拋出車外喪命的可能性大大超過留在車內。

當然還有一些人認為,係安全帶隻在高速公路上有必要。但是許多人不清楚,在所有事故中,80%發生在市區,時速都是在40千米以下。

當初,飛機上也不是要求所有乘客都必須係安全帶的。大概是1930年前後,才通過一項法案,規定所有民航飛機上的乘客都得係安全帶。

今天,商業性飛機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先進、更安全了,但法律仍然強製地規定,飛機在起飛和著陸時,每個乘客必須係好安全帶。可見,安全帶在地麵上比在空中更有用。如果你坐飛機違反規定,不肯係安全帶,那麼機組人員有權把你轟出去,不讓你坐飛機。

汽車裏裝安全帶,起初隻是為了賽車用。當1956年福特和克萊斯勒公司同時在新型號汽車裏增加這項設備時,很少有人問津。短短的8年後,也就是到1964年,雖然強製使用安全帶仍未提上日程,但安全帶已成為所有汽車的標準設備之一。

艾柯卡說:“盡管當年的安全運動失敗了,但我仍為自己感到驕傲,因為我是提倡安全運動的先驅之一,我要為此繼續奮鬥下去。”

1972年,身為福特汽車公司的總經理,艾柯卡親自給50個州的州長寫信,告訴他們福特公司擁護強製使用安全帶的政策,並且呼籲州長們支持這一救命措施。

但直至12年後,當他著手那後來連續兩年成為暢銷書的回憶錄時,美國還沒有一個州通過這項法案。他繼續在各種場合積極呼籲此事,他相信最終人們會覺醒的,隻是所需時間會長一點而已。

不出艾柯卡所料,在20多年後的美國,各個州均為使用安全帶而立法。各州都要求駕駛人和副駕駛座上的乘客係安全帶,其中很多州更為嚴格,要求普通轎車的所有乘客都要係安全帶,否則被發現就要受處罰。

關心國家的發展

幾年前克萊斯勒公司差一點關閉,使艾柯卡比別人早幾年就開始擔憂財政赤字問題。那時克萊斯勒幾乎被高利率害死。

因此早在1982年夏天,艾柯卡就在《新聞周刊》上發表一篇文章,建議國家財政赤字減少一半。那時候,國家財政赤字隻有1200億美元。艾柯卡建議減少300億美元的政府支出,增加300億美元的稅收。

在挽救克萊斯勒公司的親身體驗中,艾柯卡深深懂得那次的成功完全靠管理階層、工人、銀行界、供應商和政府間的共同合作。因此他心裏想:為什麼克萊斯勒公司“有難同當、機會均等”的原則不能用到解決國家財政赤字問題上來呢?

艾柯卡的計劃很簡單。首先,每年削減5%的國防預算。那樣就可以節省150億美元,而且不會影響到任何軍火項目。

然後,他召集民主黨人士宣布:“諸位先生們,我們已經削減了150億美元國防開支,有難同當,請你們也從實行了40年的社會福利計劃裏減去150億美元吧!”

艾柯卡認為,一旦削減300億美元的政府開支,那麼在稅收方麵也得跟上。首先,應該增加150億美元的進口石油附加稅,使石油輸出國組織把油價穩定在每桶34美元左右。然後再征收15%的汽油使用稅,這樣又可以弄到150億美元。

他說,即使加上這些新稅,除了阿拉伯產油國以外,美國的油價在世界上還是最便宜的。這樣做的結果,除了增加政府收益外,還可以形成美國的能源政策,今後石油輸出國組織再出現什麼危機,美國就能夠應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