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革命”的效應有:淤泥沉積速度非常集中,表明有洪水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了大麵積的泛起,然後又迅速沉積;一些地區氣溫驟降,如西伯利亞、加拿大北部,格陵蘭等靠近現在北極的地區,而另一些地區則氣溫驟升,如北太平洋、非洲南部等這樣一些突然遠離史前北極和南極或迅速進入現在赤道附近的地區,後一種情況如大西洋中部,其水溫上升達6到10攝氏度。人類最終將受不了地球之變
地球的體積在膨脹。過去一直認為,地球的體積是1100億立方千米。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地球實際體積要比這個數字大,因為地球在不斷地膨脹。地質學家在收集大西洋中脊東西兩側的大量資料時,看到了令人吃驚的一幕:大洋的底麵在不斷擴大!由於海底火山不斷湧出熔岩形成新的地殼,海脊西側的舊地殼便被向外推移過去,大西洋的東側海底正在向東移動,西側海底在向西移動——大洋底部在擴張!海底擴張,導致1910年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理論。他提出,所有大陸在很久以前曾一度全部合而為一成超大陸,以後超大陸逐漸破裂,分離形成了北美大陸、格陵蘭大陸和歐亞大陸大部分,以及南美大陸、非洲大陸、南極大陸和澳洲大陸。現在的大陸僅是我們地球外層幾個巨大板塊的最上麵部分,板塊的邊界都是有著劇烈地質活動的地區,火山、地震頻頻發生,熔岩在這裏從地球深處湧上來形成新地殼。兩板塊碰撞,那裏便聳起高大的山脈,同時有強烈地震發生。由於海底擴張,影響地球內部的物質組成,地心的密度逐漸變小,而地球的體積愈來愈大。由於體積的增大,使它自轉的速度也降低了。美國科學家威爾斯分析許多珊瑚蟲化石,從這種生物堅硬甲殼上的年輪和生長線得知,在37億年前,地球上的一年等於395天,而現在隻有365天。據此推論,在2億年前,恐龍統治著整個世界,當時一年有385天,當的一天僅為23小時。當第一批植物離開水向陸地生根時,距今約4億年,那時一年有405天,一天隻有215小時。在原始海洋擁有豐富的無脊椎動物,開始誕生有保護骨骼的脊椎動物時,是距今6億年前的事,那時,一年不少於425天,一天長僅為20小時。
在最近2000年來,每過100年,一晝夜就要加長0001秒,我們絲毫察覺不到,但日積月累,那將是很可觀的。因為它是一如既往的過程。這個原因在今天已很清楚,是月球對地球的潮汐作用使地球自轉逐漸變慢了。地球上潮漲潮落,引起潮汐的主要是月球。月球引力正對月球的地方最大,此地的海水上升產生高潮;背對月球的那個地方受到月球引力最小,海水後退,朝著背離月球的方向鼓出去,也出現高潮。由於地球不停地由西向東自轉著,但人們感覺不到地球自轉,隻覺得潮峰自西向東自轉著,潮峰的傳播方向正好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潮流對地球自轉來說是一種阻力,潮水與海底摩擦,與海岸碰撞、摩擦,地球的自轉就會不自在起來,結果,地球一天的時間越來越長。大約再過50至100億年後,地球上一天和現在一月將差不多長。恐怕人類是受不了的,不過這一切都是遙遠的事。大城市陸沉危在旦夕
人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隨著時間的推移正日趨嚴重。擁有400多萬人口的泰國最大的現代化城市曼穀,位於湄南河三角洲上,離河口隻有38公裏遠。
由於堅固穀地處潮濕性增積陸塊,地平麵與海平麵僅相距數米而已,加上每年1500毫米以上的豐富降水,地下水位又高且開采較甚,目前正在明顯陸沉。
現已發現,具有60年建築史的泰國國會大廈正在不斷向右傾斜,廈內裝飾得金碧輝煌的金鑾殿的石壁牆出現巨大裂痕,裂痕最甚處達03米長。支撐大廈圓頂的大石柱也發現裂痕,連木製的百葉窗也掉了下來。各種跡象表明,曼穀正在明顯下沉,而且下沉的速度正在加快。
隨著國會大廈的下沉傾斜,許多運河縱橫的地區業已下沉30多厘米。每年當湄南河地區進入雨季,達到高水位時,涉水上班的人們都會感到:積水顯得一年比一年更高。
無獨有偶,除曼穀外,墨西哥城也正在下沉,自1900年以來,墨西哥城的部分陸塊已下沉78米多。其下沉的原因是,這個北半球的第3大城地處地質學上所稱的海綿狀地質上。這是由於獨特的粘土層含有石油成分,土質鬆軟的緣故。墨西哥城下沉的部分,是一個有1萬多年曆史的火山和吸收水分的矽藻這種微生物所造成的結果。
目前,墨西哥所處的地區,在史前時期曾被一個大湖所覆蓋。後來,大約在1萬年前,當地的一個火山爆發,數以百萬噸的火山灰被傾瀉到湖中。湖中那些吸水性很強的矽藻,在火山灰傾入湖中與水混合後,在混合物中迅速繁殖起來,幾個世紀後便成了這個地區65%的這種土壤成份。後來,人類在這塊土上建起城市,人口劇增,建築物增加,大量開采地下水,從而造成土壤壓縮,城市下沉。
世界著名水城威尼斯的情況更壞,該城的各種建築物、住宅正在隨著地殼的下沉而逐漸下陷,有整幢樓房已陷入泥土中或水中。昔日的二層樓,現在從街上便可以大踏步地走進去。威尼斯城下沉的形勢日趨嚴重,許多居民已紛紛遷離。地質學家預測,10年後,威尼斯將變成沼澤國,100年後,就連建築物也不複存在了。地球的傷痕
盡管地球上大多數的衝擊都被自然之手撫平了或者被海水吞沒了,但科學家們還是發現了120多個地球上幸存下來的衝擊坑,而且現在每年還出現若幹新的衝擊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