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用了5年時間,對中國南海南部海底沉積物中放射蟲的記錄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結果發現,90萬年前後放射蟲的種類、數量均有很大不同。90萬年以來,海洋中的放射蟲數量增大,放射蟲的種類也從熱帶組合占優勢轉變成亞熱帶組合占優勢。

5億年前就已經在海洋中生存的放射蟲,對外界氣候反應極為靈敏,由於其主要成分是矽質,容易保存在海底沉積物中,因此千百萬年來,這種五顏六色呈放射狀,肉眼幾乎難以辨別的美麗小蟲,不斷死亡,不斷沉積下來,忠實地記錄了地球氣候每一個階段的變化。

權威專家指出,放射蟲的研究首次印證了中國南海南部同樣也存在“中更新世革命”,這對研究中國南海的古氣候及季風的演變具有重要價值。

北極冰與大海的變化

在過去的20多年裏,阿拉斯加、西伯利亞以及加拿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每年都有4攝氏度升幅,與1980年相比,海洋冰層的厚度減少了40%,冰層的覆蓋麵積減少了6%。這些地區的永凍層正在失去“永凍”的意義,由此,人們懷疑,北極冰將融入大海。

2000年8月,美國海洋地理學家麥卡錫聲稱北極出現了5千萬年未見的景象:通常在夏季厚達3米的極點冰蓋化作了一汪海水。他在隨一個旅遊團乘俄國破冰船前往北極時,發現本來覆蓋著極點的厚厚冰層變為寬約1公裏的海麵。

他說,這與6年前的北極完全不同。當時,他隨一隊遊客乘俄國破冰船前往北極,他們搭乘的破冰船必須破開2—3米厚的冰層才能到達極點。而這次,破冰船在向極點進發時沿途的冰層稀薄,到了極點更是無冰可破。

按照科學界的共識,最近一次極點出現海水的景象是在5千萬年前。最近數十年來,北極的冰層正在逐年變薄。

與此同時,俄羅斯海洋學家也指出,由於地球變暖,俄羅斯極北地區的永久凍土帶受到了北冰洋的侵蝕,這導致北冰洋正不斷向陸地推進。

這一發現說明全球的氣候正在變暖,這種說法對嗎?氣象學家回答說,這種推測是沒有必要的。他們說,我們應該感謝由於極地冰層氣溫升高和斷裂形成的大風,尤其是在夏季炎熱的月份。美國航空署下屬的航空飛行中心的官員說,他們的衛星長期對極地冰層進行監測。他們說:“實際上,這種情況已經發生過多次,幾乎每年都有。用一位北極觀測者解釋說:“有時候,這種開裂的大洞有數百英裏長。”

盡管如此,科學家們並不否認其他一些北極正在變暖的跡象。但這次發現的冰層斷裂僅僅發生在極地地區,並不意味著極地正在融化。

北極可以說是地球自身的一個氣溫自動調節器,回歸線和極地之間的氣溫差異左右著全球的氣候係統。在回歸線區域聚集的多餘熱氣流基本上是在極地散盡的。其中,有一半是通過被稱之為“海洋輸送帶”、相當於100條亞馬遜河的深水洋流送往極地消耗掉的。剩餘的熱氣流作為風暴的能量從回歸線區域帶到北極。如果極地氣溫上升的速度繼續比回歸線區域快的話,目前這種氣溫循環的調節係統就將被破壞,繼而改變大風、洋流和降雨的模式。如此所造成的影響之一就是:如果降雨變得不穩定和無法預測的話,那麼,美國和加拿大的農作物將會受嚴重影響。目前穿越北半球、來勢凶猛,並且無法預測的風暴也許就已經預示了全球氣候係統的變化。

甚至一些更大的氣候變化也會隨之發生。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擔心,這種氣溫變暖的趨勢將嚴重破壞洋流循環的模式。從而造成“溫暖”北半球大部分地區的洋流出現間歇性停止。如果這樣的話,氣溫上升的結果反過來會使全球的氣溫下降,甚至達到寒冷的程度。

如果不及時采取任何措施,全球氣候的巨變將不可避免。隻要北極的水表溫度再升高幾度,海洋冰層將會全部消失。即使隻有部分融化,也會對北半球的氣候產生影響。屆時,冰川的融化和降雨量的增加將會使大量的淡水在北大西洋上形成淡水層,漂浮在海水的上麵。而北大西洋的海水通常是比較冷,且在下沉。如果比重較輕的淡水不下沉,就會阻斷在關鍵位置上通過海洋把熱量進行循環的垂直環流,這就如同正在運行的傳送帶被你緊緊抓住,最後慢慢地停下來。

那麼,這種情況又怎樣使原來溫暖的氣候轉冷的呢?通常來說,“大洋傳輸帶”是被大西洋中大量的由下沉水流造成的阻力推動。所以,一旦這種推動力減少,洋流北部暖流的運動將會慢下來,或者完全停止。這樣,就會造成歐洲、北美,或者其他地區的氣溫下降。

很早以前曾經發生過這種情況。在12萬年以前的冰期時代,升高的氣溫融化了聖勞倫斯河的冰川,並流到了北大西洋,造成了洋流停止運行。從而使歐洲陷入了1300年的嚴寒期。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擔心海洋冰層的繼續融化會使曆史重演。

這種大災難也許是人類自作自受的結果。很多科學家都認為氣溫變暖與人類不斷增加廢氣排放量有很大的關係。隕石災難

最大的鐵隕石:霍巴鐵隕石,長275米,寬243米,重達60噸,發現於非洲納米比亞南部格魯特豐坦附近的西霍巴地區,至今仍“安息”原地,因為世上沒有一個博物館能裝得下它。

最大的石隕石:中國吉林1號隕石,重67噸,當然它是可以被博物館珍藏的了。

含寶石的隕石:1971年降落在芬蘭的隕石裏藏有許多極微小的宇宙鑽石。1887年9日落在代爾加河畔的隕石,有一顆巨大的鑽石,成為皇室珍品。

充當殺手的隕石:1955年,美國阿拉巴馬州希拉考加城的休萊特·胡傑斯太太正躺在沙發上打盹。突然一聲巨響驚醒了她。一塊39千克重的隕石落在她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