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號的觀測還證明:火星大氣裏含有水蒸氣,火星的極區是由冰組成的,季節性地被二氧化碳所覆蓋,它是火星上的“大水庫”。
最重要的是生物學試驗。外太空生物實驗室到達火星表麵後,馬上開始工作,采樣機自動從地麵上采取土壤樣品,接著分別送到不同的容器裏,供三個實驗使用。整個飛船事先是經過殺菌消毒的,試驗非常嚴密,完全自動進行。試驗結果用無線電發送回地麵。
結果怎麼樣呢?開始的消息似乎令人振奮,但是進一步的分析卻證明:火星土壤裏並沒有微生物,二氧化碳雖然很多,卻沒有找到有機分子,即使有,估計含量也不會超過一億分之一。
結論似乎應該作出了。但是,爭論並沒有結束。有的科學家爭辯說:火星大著呢!兩艘飛船著落的地點算得了什麼?兩個局部地塊可能沒有生命,但整個火星表麵卻不能得出同樣的結論。何況海盜號隻是挖了幾次樣品,數量有限;甚至在飛船著陸的地點,生物實驗室的底下,也許就有隱藏著的生命在活動!人類為什麼要登上火星
在人類探索宇宙奧秘方麵,美國NASA做出了令人敬佩的貢獻和成就:阿波羅載人登月係列飛行,太陽係各行星探測器的發射和宇宙飛船的飛行,航天飛機的穿梭飛行,與俄羅斯“和平軌道站”的對接等等。這些都是令人眼花繚亂的太空技術的成功和喜訊。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為《科技百年回眸與新世紀展望》的報告中說,2003年至2005年左右,人類有可能登上火星。
路甬祥院長強調,迄今為止,人類已發射了6000多顆衛星,航天飛機也已多次往返地球,人類還建立了空間站,開始了對太陽係其他行星的探測活動。路甬祥說,空間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我們有理由預測,在2003年左右,人類完全有可能登上火星。
另據新華社報道,隨著航天技術的迅速發展,有專家認為,在21世紀的前15年地球的使者將踏上那顆迷人的紅色星球。
報道說,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航天工程師羅伯特·朱布林最近預測2007年地球人可能登上火星,而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專家則認為人類的這一夢想將在2018年實現。
在美國馬薩諸塞工藝研究所日前舉行的研討會上,一些科學家則提出人類在未來10至15年內將到達火星。他們指出,前往火星必要的各項技術和工藝試驗已經完成或接近完成。在太空獲取氧氣和保證宇宙飛船長途航行的動力是人類遠征火星必須解決的兩大問題,這兩個問題已基本解決。並且可以節省大量燃料的離子發動機也已經出現,並裝配在“探空1號”科學探測器上投入實際使用。而從火星大氣中分離氧氣的方法也已被掌握,人類在火星上生活無須從地球送去大量的氧氣供呼吸。
為遠征火星,俄羅斯和美國的航天部門正在地麵的密封艙裏訓練宇航員如何在長期的太空中生活和從事科學考察。
特別是美國,一支全部由女性組成的太空別動隊,將在2001年首次進行太空飛行任務。這個大膽計劃是美國太空總署此前正式宣布的。為此,美國太空總署挑選了32名女性接受太空飛行任務的訓練,她們在今後幾年裏將麵臨繁重的太空使命,其中一項飛行任務的目的地是火星。美國太空總署透露,這次火星飛行任務初步計劃為期3周。
一旦上了火星,宇航員將建立工作室,她們將在那兒逗留500天,進行各種實驗以確定火星上是否曾經有過生命,同時提供更多的有關在何種程度上火星適合人類長期居住的資料。
但是NASA的火星計劃並不是惟一可行的選擇。馬丁—瑪麗埃塔公司的航空航天工程師羅伯特·朱布林認為,不出10年,美國將能夠利用現行技術把人送上火星——隻需花大約20億美元。
根據他設計的時間表,2005年時要用一個不可回收助推器將一個帶有空燃料箱的不載人的回路飛行器送往火星。兩年後,當火星再次到達它的最近距地點時,國家航空航天局將把一組宇航員及她們的居住艙發射上去。自動飛行器將以在火星上製造的甲烷為燃料,支持宇航員的火星考察行動。1年半後,宇航員將利用在火星上製造的燃料踏上回家之旅,把她們的裝置留給下一批考察人員。作為美國航天計劃的優先項目之一,載人上火星行動已曆經幾次沉浮。早先的計劃要求投入3000億美元,曆時30年。
現在有的科學家認為,通過引進外來資源,可以將火星上的環境改造得同地球相似。盡管這個想法有些大膽和超前,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但是,大膽的預言家們已經斷言,在2050年甚至稍後的時間裏,火星移民計劃就會付諸實踐,人類將實現在火星上居住的夢想,一個新的火星工業和農業經濟的時代將來臨。
到那時,由於火星駐入基地和火星工業、農業的建立,地球與火星之間的交通將變得頻繁起來。那時用一種航天器在地球和火星之間直飛是非常不經濟的,科學家們設想用分段接力的方法進行地球和火星之間的運輸。即在繞地球和火星的軌道上,設航天港,建造巡天飛機,在航天港之間,循環往複飛行,地球和火星到航天港之間的交通任務,則由專門的航天器來承擔。
為了盡早為建立火星基地做準備,一個被稱為“火星社會”的研究小組正在計劃建造一個模擬火星環境的火星基地,這個基地位於加拿大境內的北極圈內,研究小組計劃在這個基地裏,花一兩年的時間完成登陸火星的準備工作。
人類登陸火星最大的難題是如何適應火星惡劣的環境,因此,這個研究小組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如何在火星的自然環境裏生活?這個基地建成後,其白天的環境試驗溫度可以達到零下23攝氏度,這種溫度與火星上的夏天非常相似。她們的研究方向很明確,那就是在火星的環境裏麵,運用火星資源,實現自給自足的生活。
主要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家和宇航員組成的研究小組全體成員,始終堅定不移地相信,有一天人類終將登上火星。月球南極有個大冰湖
今年12月3日,美國五角大樓發布了一條消息:人類在月球的南極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冰湖!這意味著月球有了生命賴以生存的最主要的條件——水和氧氣。
1994年,美國國防部耗資7500萬美元發射了一艘名為“克萊門廷”的無人駕駛宇宙飛船。這艘飛船執行的是絕密的軍事試驗任務。今年11月中旬,克萊門廷”號向月球南極的一個環形山底部發射了一束無線電電波。令科學家們驚訝萬分的異常現象發生了:這束無線電波以極規則的方式反射回飛船。按照常理,無線電波碰到岩石、塵埃後會發生折射,反射回飛船的比率幾乎為零。因此,這束無線電波一定是碰到了十分平滑的表麵。美國的航天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們立即分析了雷達捕捉到的信號,並且運用數學方程進行計算,結論隻有一個:無線電波碰到了冰的表麵!美國國防部認為:在月球的南極,有一個巨大盆地,這塊盆地的直徑有2500公裏,深達13公裏。在這塊盆地內,有一個環形山。神秘的冰湖就在這個環形山的底部。根據推算,這個冰湖有5至10米深,366米長,麵積相當於四個標準的足球場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