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發現了這個回聲室,考古學家便認為這座地窯是有宗教用途的建築,這石室說不定是祭祀的傳諭所。當時祭禮一定是男性,但崇拜的對象大概是女神,因為在地窯裏發現了兩尊女人臥像,還發現幾尊特別肥大、可能是以孕婦為藍本的側臥像。這些證據表明地窯可能是崇拜地母的地方。

然而,在一個不大的室內,竟然存放了7000個人的骨骸,又該如何解釋呢?骸骨不是一具具完整的屍骨,因為那麼狹小的地方根本容不下那麼多屍體。室內骨骸散落,說明是從其他地方移葬過來的,這種埋葬方式,在原始民族中非常普遍。這樣,地窯不就成了善男信女永久的安息地了嗎?這座地下廟宇是供人祭祀之地,還是供死者安息之地呢?難道馬耳他島上的這些居民的宗教也包括崇拜死者嗎?

沒有人知道馬耳他島的居民什麼時候和為什麼如此安放骨骸;也沒有人知道這座廟宇在什麼時候變成了墓地,還是初建就具有兩種用途。許多屹立在地麵上的廟宇是模仿早期石墓建造的,說不定這座地窖要把建築方式傾倒過來。這些問題現在都找不到答案,馬耳他島上這種舉世無雙的地下建築到底為什麼興建,大概永遠是個不解之謎。墨西哥之謎

有人說埃及是金字塔的王國,可北美洲的墨西哥才是金字塔的天下,那裏竟有雄偉的金字塔10多萬座。

到過美洲墨西哥城的人不去特奧蒂瓦坎看金字塔,就像到了北京不登長城那樣的遺憾。在特奧蒂瓦坎那荒草沒徑的古城廢墟上,高高屹立著小山一般的金字塔。

特奧蒂瓦坎,即印第安語的“眾神聚居之所”,它位於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北郊40公裏處。古城遺址長65公裏,寬325公裏,麵積21平方公裏,繁盛時曾有居民20萬,相當於同期歐洲羅馬城的規模,是古代西半球乃至全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對於這裏的古城,目前人們已經修複了大金字塔和神廟,其餘的城郭和街道仍然掩映在莽莽的灌木叢中,但透過掩沒在無數土墩中的街道輪廓線,依稀可以窺見昔日的繁華都城的盛景。

該城中軸南北幹線稱“黃泉大道”或“死亡大街”,寬55米,長25公裏。全城主要建築群都布置在大道兩旁。“黃泉大道”是1325年南進的阿茲特克人起的名字。據說當時大軍路經這裏,隻見城市破敗,找不到一座完整的房屋,而大道兩旁卻有連綿不絕的棱錐形高台,疑為墳墓,故稱此名。又據有關記載,當年有大批奴隸從這裏被送上金字塔祭天,無數的奴隸都是從這條大街走上死亡的,後人便稱之為“黃泉大道”。廢城內有許多華麗的宮殿、神廟。平民的住宅也很寬大,通常一座房屋有50—60個房間,環繞著一個內院,可惜這些房舍都已蕩然無存,隻剩下房基了。城址的1/10部分已發掘並取得了大量文物,其中以彩繪陶器和石雕像最多。聳立在街心的一尊大型水神雕像是以數塊巨石精心琢磨粘拉而成,水神頭戴冠冕,兩耳佩戴垂飾物,水神的兩眼深陷,衣袍上布滿了幾何圖案和裝飾線條。在沒有鐵器的石器時代,能將粗石雕琢得如此傳神到位,實為難得。此外,還有一種三足鼎式陶罐,花紋精細,造型巧妙,實為古代藝術之精品。

“黃泉大道”東麵,屹立著1910年前後修複的太陽金字塔,塔呈四方錐體,分5層,逐層斜縮,總高645米。底邊各長222米和225米,占地5萬平方米,有65個足球場那麼大,略小於埃及金字塔。正麵有台階通到塔頂,上麵是平台,曾建有金碧輝煌的神廟,內供黃金裝飾的太陽神像。如今塔頂神廟早已毀損,又無形式可考證,至今尚未複建。其它三麵陡峭平滑,難以攀登。塔身還裝飾著淡淡的素色,或鑲嵌著浮雕火山周板雕刻的圖案。塔為實心,以沙土充填,外以巨石封裹,與埃及金字塔的空心陵墓有所不同。

祭祀月亮神的月亮金字塔規模稍小,距太陽金字塔1公裏。塔基長150米,寬120米,占地18萬平方米,也比兩個足球場大,它高43米,也是5層,建築藝術比太陽金字塔更為精巧。兩塔之間有可容約數萬人的大廣場。

廢城的第三個大建築群在“黃泉大道”南端。在一個凹入式廣場上,三麵環以平台式神廟多座,猶似一個相對獨立的城堡。最大的一座是6層塔,每層有羽蛇頭和玉米軸組成的浮雕,前者代表蛇神,後者代表雨神。“羽蛇”是托爾特克人崇拜的圖騰。

根據推測,太陽、月亮金字塔的建築年代為公元一世紀,建築周期至少50年。蛇神廟的風格與前迥然不同,據估算建築時間應遲於10世紀。

埃及金字塔雖然出名,但數量沒法同拉美的金字塔相比。從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15世紀,居住在中美洲墨西哥到尼加拉瓜的印第安人,大建金字塔,總數已超過10萬座。印第安人建築金字塔的原因是在每一個定居點,每一次戰役勝利之後,都要建塔以來祝賀。有的金字塔建得高達70米,四五層至十幾層不等。塔頂設神廟和祭壇,純粹是宗教建築,而不是陵墓。有的戰勝者喜歡將戰敗者的金字塔包起來,愈包愈大,以至有的大金字塔內部包有三塔四塔。可惜的是,隨著歲月流逝,拉美金字塔連同它們所在的城市,卻被湮沒於荒草淒淒中,成了當今世界一個難解的謎。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拉美的眾多金字塔,在拉美的曆史中卻沒有任何的文字記載,就連特奧蒂瓦坎也不例外。那麼繁華的城市,那麼大的金字塔,靜悄悄地消失於熱帶叢林之中,沒有一點蛛絲馬跡可尋。所以就連很多的考古學家對此都不能作出準確的回答,對於它們的曆史的謎底也可能從出土文物的研究中加以推測。

特奧蒂瓦坎大約崛起於公元前2世紀,它與瑪雅、薩波特克並列為中美三大部族,維持了大約1000年的曆史。到了公元8世紀,它就神秘地消失了。為此,學者們議論紛紛。有人說是天災、瘟疫,也有人認為是北方部落的入侵或自相殘殺。但到底為什麼,誰也說不清楚。

墨西哥古代史上有個瑪雅之謎,可在瑪雅之前還有一個奧爾麥克之謎。約在公元前1200年到80年間,在中美洲的墨西哥灣有一處地勢低窪、潮濕的地方。這裏離墨西哥的塔巴斯科和韋臘克魯斯不遠。就是在這裏,一個神秘的民族曾在這兒生活了好幾個世紀,這就是奧爾麥克人。

關於奧爾麥克人的曆史,一直被人們認為是神話。在哥倫布來到新大陸之前,居住在墨西哥高原上的一些民族談起奧爾麥克人,都說“他們是生活在太陽升起的地方的人”。在阿北特克人的古詩裏,把奧爾麥克人居住的地方稱之為“雨之地”。

當瑪雅人的宏偉神廟、金字塔出現在中美洲的土地上時,奧爾麥克人卻神秘地消失了。

就連他們所建造的金字塔、祭壇密集的城市、用黃金和玉石雕刻的飾物也被無情的熱帶雨林所吞沒,歲月埋葬了奧爾麥克人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