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過去,那位法國探險隊長忽然良心上有所觸動,想起了48名苦役犯。到底這批苦役犯能不能活下來呢?現在變成什麼樣了?他找到國王,要求大赦48名苦役犯,國王同意了。
1605年夏天,探險隊長帶著大赦令,率領船隊來到塞布爾島時,隻見到幸存了下來的11名囚犯。而且這11個人已經跟鬼差不多了,個個長發披肩,胡子滿臉,骨瘦如柴,身上披著破爛不堪的羊皮。他們看到來自祖國的同胞,個個眼淚橫流,萬分激動,用手指在胸前哆哆嗦嗦地劃著十字。
他們返回法國後,其中竟有5人出人意料地向國王提出,要重返塞布爾島。國王同意了,並給了他們足夠的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從此之後,塞布爾島就成了法國的殖民地。
塞布爾島的今日景觀
塞布爾島是大西洋墳場的惡名,引起了世人的關注。人們要求在島上建立燈塔和救生站。但遭到法、英、荷等國的反對,他們誰也不想永久占領這塊不祥之地,更不願掏錢去建燈塔。直到1800年初,一艘裝有英國約克公爵珍貴物品的英國船,在返回倫敦的途中在塞布爾島遇難,活著的人跑到島上,卻被那裏的人打死。這一下英國惱怒了,派艦隊去攻打,把島上居民都抓了起來。經過審問,島上居民都說沒有見到過英國海員,隻見到過那艘英國船被沙海吞沒的情景。居民們曾想去營救海員,但沒有船和救生設備,隻好看著大船被沙掩埋。
這一事件的發生觸動了英國政府,這才答應在島上建造燈塔和救生站。如今塞布爾島歸加拿大所有,島上設有水文氣象中心、無線電站和燈塔。救生站有高速救生艇和直升機,救生人員經過專業培訓。一到夜間島上兩座現代化燈塔閃爍著光芒,指引艦船航行。在風浪濃霧不大時,燈塔之光30千米之外就可見。如今海島也變美了,有樹林,有野草,還有300匹馴化了的波尼馬。
盡管在島上生活改善了,但救生搶險工作卻很危險,對人的心理刺激也很大。島上的人經常在海灘上發現人的頭骨,有時大浪甚至把上百具骨架衝刷暴露出來。恐怖的南極白光
在南極,有時會突然遇見一種奇怪的大氣光學現象——白光。天上地下,前後左右,遠方近地,出現無數道白光,四周一片乳白色,令人眩目。遠處的地平線不見了,高山消失了,深穀不知去向,同伴之間隻聞其聲,卻不見其人,萬物都熔化在這可怕的白色之中。
南極白光常在中午前後出現,持續幾個小時。它常給人們帶來災難,1958年在埃爾斯沃斯基地,一名直升飛機駕駛員突然遇到白光,不知該向哪個方向飛去,飛機失去控製,結果機毀人亡。1971年,美國一架飛機也因突然遇上白光而墜機失事。
南極出現白光是因為南極天氣寒冷、幹燥,雲中含水量很少,所以吸收太陽光的能力很弱。太陽光能穿過雲層直達地麵,而地麵附近空氣又十分幹淨,所以空氣對太陽光的散射和吸收也很少,加上地麵覆蓋著一層冰雪,可以將大部分太陽光反射到空中,又通過雲層與地麵之間的來回反射,從而使天空、地麵各地的亮度變得很均勻。當各處的亮度基本一致時,便出現白光現象。南極的“熱水瓶”
南極洲的萊特冰穀裏,有個瓦塔湖,湖麵常年被冰層覆蓋著,盡管湖上寒氣逼人,可是湖泊深處的水,卻是另一番境界。
瓦塔湖表麵冰層下的水溫是0℃左右。隨著深度的增加,水溫也隨著增高。水深15米~40米,水溫升到7.7℃。40米以下深處,溫度升得較快。距湖麵60米處有一層鹽分飽和了的鹹水層,溫度達27℃,比表麵的冰塊平均溫度高47℃。極地考察人員把瓦塔湖稱為地下的“熱水瓶”。
最早,人們認為,這是地球內部的地熱向上活動的結果。瓦塔湖高羅斯海約50千米,而羅斯海附近有活動的墨爾本火山和現在還在噴發的埃裏伯斯火山。說明這一帶地殼下有岩漿劇烈活動著。岩漿上湧,湖底水溫受地熱影響升高,因而出現那種上冷下熱的奇怪現象。
這種地熱活動說很容易被人們接受,因此曾在一個時期內占了上風。可是,國際南極幹穀鑽探計劃實施後,人們知道在萊特冰穀區中並沒有地熱活動。人們還發現,湖底沉積物的溫度比湖底水層的溫度要低,這說明熱源不可能來自地下。
美國和日本學者認為,熱源來自太陽。可是,地球上的湖泊都受到陽光照射,它們比南極洲瓦塔湖獲得的熱能更多,許多湖泊在寒冷的季節裏,並沒有“熱水”。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瓦塔湖湖麵冰層很厚,湖水潔淨,很少有礦物質和微生物,保持了永不渾濁的狀態。南極洲極晝時,陽光照射,透過潔淨的冰層和透明的湖水,把湖底的水曬成了溫水。這一層湖水含鹽較多,鹹水的比重較淡水的比重大,不會跟上層淡水對流溶合,能夠較好地積儲太陽光能。加上淡水層像一件保暖的“棉襖”,湖麵的冰像密封的保暖庫,“溫水”得到了保暖。
但是,各國南極考察隊對這個問題仍有爭論。持地熱說的人說,厚厚的冰層究竟能透過多少陽光,而這些透過冰層的陽光能使水溫升高到如此高的溫度,缺少科學依據。如果事情果真如此,那麼,像瓦達湖這樣的湖泊就不會隻有一個,應當有好多個。至於《南極幹穀鑽探計劃》的報告裏提出那裏沒有地熱活動,但因鑽孔數有限,深度也不很大,並不能排除地熱活動存在的可能。
在南極洲,像瓦達湖這樣的湖泊還有好幾個,它們也都是最理想的太陽能貯藏器。還觀察到湖底層水有緩緩升高的趨勢,這為太陽輻射說提供了有利的依據。
南極還有一些奇異的湖泊,如幹穀裏的唐·胡安塘湖,在-70℃也不結冰,原因是湖水奇鹹。東部的翁塔西湖不結冰,可能是當地的氣候條件,使水麵的蒸發速度超過了降雪的結冰速度。
1973年,人造衛星拍攝的照片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無冰“湖”,它位於大西洋南部、南極洲的威德爾海區域,全部為冰雪所包圍。後來,在大部分冬季裏,它都出現過,麵積能擴大到蘇必利爾湖那麼大。科學家認為,這個無冰湖可能是由於來自還不知道的某種水源的溫水,從這個區域底下上升,並取代溫度較低的海水所致。這似乎為地熱活動說提供了有力的依據。美國和前蘇聯的科學家聯合進行考察,利用破冰船進入這個地區,探尋這些神秘的南極湖泊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