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9
發光湖和燃燒湖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玻利維亞戈鬱伯湖平靜的湖麵上,常常閃耀著密密的星光。這是天空裏的星星輝映在湖水中的倒影嗎?不是。
在烏雲密布、一片漆黑的夜晚,這種閃閃的光亮更加清晰了。人們發現,湖裏生活著一種星星魚,背脊長著一條狹長而透明的殼膜,保護著裏麵的發光器。它發光時,要吸收大量氧氣,當魚兒浮出水麵時,氧和熒光素化合而發出光來。星星魚不時在水裏上下浮沉,冷光就此隱彼現地閃爍著,仿佛星星在眨眼哩!
真是無獨有偶。巴哈馬群島上有個“火湖”,也會發光呢!人們在湖上泛舟,船頭和船舷旁會噴出鮮豔的“火光”,間或被槳聲驚動躍出水麵的魚兒,也是鱗光閃閃,仿佛佩戴著珠寶。船尾則拖著一條長長的“火龍”,仿佛湖水在燃燒似的。
這不是火湖在燃燒,而是這裏繁生著一種體長隻幾微米的甲藻。它隻要受到外界的擾動,如魚遊、船行或風吹,體內的熒光素在氧化作用下,就會激發出光來。
除了發光的湖外,還有會燃燒的湖哩。
多米尼加島上有個沸湖,位於南部的山穀中,湖長不過90米。離湖邊不遠就深達90米。平時湖中無水,深深的湖底露出一個圓洞。當湖裏布滿水的時候,湖麵熱氣騰騰,好像煮沸了的水那樣,而且從湖底噴出一股高約3米的水柱來。散發出的氣體裏含有硫磺,湖的周圍一片荒涼,寸草不生。
為什麼湖水會沸騰呢?原來,沸湖是個火山口。沸湖也是個巨大的間歇噴泉。地下岩漿離地麵較近,當地下水被加熱後,就通過岩石的縫隙向地麵噴出來,由於積聚了一定壓力後才噴出,所以很壯觀。
有趣的是,西伯利亞原始森林裏的卡赫納依達赫湖,附近沒有火山,湖水也會燃燒和沸騰。這裏湖岩陡峭,高達20米,盡是些燒焦了的煤渣粘土。有一次,一個漁翁正在撒網捕魚,突然發現湖水沸騰起來啦!接著冒出泡沫,一股藍色火焰伴著濃煙衝向天空,許許多多煤塊從湖裏拋到岸上,於是慌忙奔進森林躲避。過了一會,他再次來到河邊,隻見湖麵上漂浮著許多煮熟了的魚。
是誰將湖水煮沸的呢?原來,2000多年前這裏的地下煤層發生過燃燒,部分塌落成窪地,積水成湖。湖底的裂縫中聚集大量可燃氣體,東竄西跑的地下火,重回到原來地方,引起燃燒,使湖水冒出熱氣,甚至使地層爆裂,這時,煙火帶著煤塊一起衝向天空。南極無雪區
南極洲是一個冰雪的世界。可是,就在這廣闊的冰川雪原當中,卻時不時地可以發現一些麵積不小的地區沒有冰雪。
南極洲有一個海域叫做羅斯海。從羅斯海朝著東北方向走去,就可以到達一個叫麥克默多的海灣。穿過麥克默多海灣,繼續往前走,就可以看見一個無雪幹穀的地區。無雪幹穀的西側是南極橫斷山脈,這裏有三個幹穀依次向北排列著,它們是:維多利亞穀,賴特穀,地拉穀。
無雪幹穀周圍的山的海拔高度大約在1500米至2500米之間,那些山上都有冰川,而且這些冰川向著穀地裏邊流落而去,形成了冰瀑。不過,這些冰瀑流落到山穀兩旁的時候就沒有了。冰川到達不了的地方,一年四季都不下雪,所以人們才把它叫做“無雪幹穀”。由於無雪幹穀地區一年到頭都沒有雪,氣候顯得特別幹燥。
這裏沒有冰,也沒有雪,隻有裸露的岩石,還有岩石下麵那一堆堆海豹等獸類的遺骨。
好多科學家到達過這個無雪幹穀地區,他們看到岩石下一堆堆海豹和獸類的遺骨,心裏也感到特別奇怪:這個地方離最近的海岸也得有數十千米,遠一點兒的要有上百千米。海豹這種動物一般全都是在海岸旁邊生活的,不可能到達這麼遠的地方來。可眼前的這些海豹遺骨,卻偏偏說明有些海豹根本不顧什麼生活習性,硬是爬到了這裏。那麼,這些海豹為什麼要從那麼遠的海岸往這裏爬呢?
有的科學家說,這些海豹在海岸旁邊生活的時候,爬來爬去就迷失了方向,就爬到了這個無雪幹穀地區裏邊了。這裏沒有冰雪,海豹們沒有了可以飲用的水分。它們想往回爬的時候,已經沒有了一點兒力氣。最後就被活活地幹渴死了。
有的科學家說,世界上曾經出現過鯨類自殺的現象。這些海豹是不是也像鯨類一樣,跑到這無雪幹穀地區自殺來了。可是,這些海豹為什麼要自殺呢?要不,這些海豹就是受到了什麼驚嚇,被一種什麼東西驅趕到了這裏。那麼,在過去的年代裏邊,海豹們到底受到了一種什麼樣的驚嚇呢?它們又是被一種什麼樣的東西驅趕到了這裏呢?
這隻是科學家們的猜想而已,誰也拿不出更多的證據來。所以,這些海豹的遺骨隻能給人們留下了一個難解之謎了。
1960年,日本的一些科學家曾經對無雪幹穀裏的範達湖,進行了科學考察。他們發現,範達湖的表麵有一層三四米厚的冰,冰下麵的水溫是0℃左右。越是朝著湖的深處測量,水的溫度就顯得越來越高,在15米至16米深的地方,水溫升到了7.7℃。到了40米以下,那水溫竟然可升到25℃。這種水溫幾乎能夠跟溫帶地區大海海水的溫度差不多了。範達湖這種奇怪的現象,頓時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趣,相繼跑到這裏進行考察研究。
那麼,範達湖的這種奇怪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種現象應該怎麼解釋才對呢?科學家們各抒己見,爭論了起來。這當中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太陽輻射的觀點,另一種是地熱活動觀點。不過,這兩種觀點全都有反對意見。
南極洲無雪幹穀地區範達湖的謎還沒有解開,又出現了另一個不好解開的謎。
從範達湖往西10千米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湖泊。這個小湖在-50℃的時候,都不會結冰,人們管它叫“湯潘湖”。湯潘湖很小,直徑也就是數百米;而且湖水也特別淺,隻有30厘米。湯潘湖的湖水含鹽度比較高,如果把一杯湖水潑到地上,眨眼之間就會出現一層薄薄的鹽。科學家們經過觀察發現,湯潘湖就是到了-57℃的時候也不會結冰,所以人們都管它叫做“不凍之湖”。那麼,這個湖為什麼不結冰呢?有的人會說,因為湖裏的鹽分比較高,它就不會結冰了。有的科學家說,問題並不完全是這樣,湯潘湖在那麼冷的情況下不結冰,可能還是由於周圍的地熱在起作用。
南極洲無雪幹穀地區還有一個湖,叫“皮達湖”。這個湖的湖麵好像結著冰似的,人們曾經對它鑽探過,幾乎整個一個特別完整的大冰塊,所以人們又管它叫做“永凍之湖”。那麼,這個湖為什麼一年到頭都結著冰,而不被融化呢?這又是一個謎。影像消失之處
南極是世界最南端。在那裏是一個千裏冰封的大洲,是一個一望無際的冰雪荒原。
有一天,兩個身穿白色衣服的探險家並肩走在這片白茫茫的雪地上。他們邊走邊談,仿佛置身在一片雪白的世界:空氣是白色的;大地和天空連成一片也是白色的;迎麵吹來的風也由於卷著雪花而呈現白色。正當他們談話談得十分投機的時候,其中一位探險家突然發覺正與自己並肩談著話的同伴不見了,似乎是那稀薄的白色空氣把他溶化掉了。但是,“失蹤”的那位同伴照常與他在談著話,隻是“失蹤”的人不知道他的同伴已經覺得他變成了一個虛無縹緲的“鬼魂”而已。他的聲音沒有變,也還是從原來的地方發出來的。
他們就這樣照常談了一陣,沒有多久,這位“失蹤”的探險家的身影又重現在同伴的眼前,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一樣。
這種影像消失的現象隻有在南極天空布滿白雲,大地都是白色的時候才會發生。經過科學家研究,這可能是天上的白雲引起的一種“多重反射”的物理現象。這時天地之間積聚的光愈積愈多,如同溫室中的熱度愈積愈高一樣,結果使影像被光線掩沒了,造成與“黑暗”相反的情況,也就是絕對光亮的境界。與“黑暗”相對而言,我們不妨把這種完全光亮的狀況稱為“白亮”。
在“白亮”狀況下,光線擴散到各處,一切都沒有陰影,整個環境完全處於沒有光暗比例之中,以致無法估量白色物體的輪廓、大小和距離,因此影像消失了。金沙江大拐彎之謎
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是彎彎曲曲的。河流彎曲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河水對兩岸的侵蝕不同造成的,因此河流總是在地球大地上劃出一條條十分平滑和緩的曲線。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情況。
金沙江是長江的上遊,它和怒江、瀾滄江等大河在青藏高原的東北部發源,然後幾乎彼此平行地一齊向南流淌,在青藏高原的東側切成幾列深邃的平行河穀。而在河穀與河穀之間,就是一條條大致平行的高山,這就是我國有名的橫斷山脈。在這三條河流中,金沙江最靠東邊。起初,金沙江也是由北向南流的,可是當流到雲南省境內的石鼓村北時,江流突然折轉向東,而後又轉而向北,在隻有幾千米路的距離內,差不多來了一個180°的大拐彎。金沙江流過石鼓村以後,坡度驟然加大,江水在隻有幾十米寬的深穀中呼嘯奔騰。江兩岸,一邊是玉龍雪山,一邊是哈巴雪山,從江底到峰頂高差3000多米,形成世界上最壯麗的峽穀,這段峽穀就是大名鼎鼎的“虎跳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