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的嘴巴裏沒有一顆牙齒,隻長著一條細長的舌頭。沒牙齒怎樣咀嚼食物呢?別擔心,因為它吃的是螞蟻和白蟻,用不著咀嚼,這種結構的嘴巴對它捕食很適合。

當穿山甲發現一個蟻穴時,便伸出彎鉤般的利爪,左扒右掘,大肆破壞,把蟻群從蟻穴中趕出來。然後,它再伸出長帶子般的舌頭,朝蟻群橫掃過去,每掃一次,就有成百上千隻螞蟻被粘在舌頭上,成為它的腹中之食。

有時候,穿山甲不願意花大力氣掘挖蟻穴,還會設下圈套,引誘螞蟻上鉤。

穿山甲的圈套很有意思,它先在蟻穴邊裝死躺下,將全身鱗片統統張開,從裏麵散發出濃烈的腥膻味,一陣陣飄向蟻穴之中。聞到氣味的螞蟻們紛紛出洞,見到裝死的穿山甲,還以為發現了一座肉山。於是,無數螞蟻爬到穿山甲身上。穿山甲見時機差不多了,就把全身肌肉一緊,鱗片全部合攏,將大部分螞蟻關在鱗片內。然後,穿山甲帶著滿身的螞蟻,跳進池塘中,再鬆開鱗片,抖動幾下身子,螞蟻便紛紛落水,浮在水麵上。這時候,穿山甲再伸出長舌,把水麵上的螞蟻舔得一幹二淨。

穿山甲不僅吃螞蟻,也很愛吃白蟻。我們知道,白蟻是破壞森林的罪魁禍首,而穿山甲恰恰是白蟻的死對頭。僅僅一隻穿山甲,一天就能吃1千克白蟻,等於保護了230畝山林免遭白蟻破壞,因為它立下如此卓越的功勞,所以又被人稱為“森林的忠實衛士”。

為什麼企鵝能抵禦南極的嚴寒

人們說,南極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這話一點也沒誇大。據科學家們多年調查記錄:南極洲冬季的最低氣溫達-883℃,個別記錄曾達-94℃。

南極這種特殊惡劣的生活環境,使高等生物被迫退出這塊地方。植物中除菌藻、地衣等低級生物,尚能苟延殘喘以外,種子植物還沒有被發現。動物界裏,盡管白熊、海象等,可以耐受北極-80℃的低溫,但在南極卻沒有發現過。

那麼企鵝為什麼能在南極安家呢?這得從企鵝的“家史”說起。首先,企鵝是最古老的一種遊禽。它很可能在南極洲未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經來此定居了。它的主食是魚類、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等。南半球陸地少,海洋麵寬,可說是水族最繁榮的領域。這塊充沛的食源地,就成了企鵝安家落戶的好地方。

其次,這位南極的“老住戶”,由於數千萬年曆代暴風雪磨練的結果,它全身的羽毛,已變成重疊、密集的鱗片狀。這種特殊的“羽被”,不但海水難以浸透,就連零下近百度的酷寒,也休想突破它保溫的“防線”。同時,它的皮下脂肪層特別肥厚,這對維護體溫又提供了保證。

再說,南極洲沒有食肉猛獸,因此,企鵝的安全就得到了保證。無怪乎當考察隊或艦隊在南極登陸時,企鵝不僅不知道害怕,反而結隊相迎,對登陸人員表示親切接待的樣子。

為什麼響尾蛇的尾巴會發聲

在美洲的某些地區,常會聽到一種“嘎啦嘎啦”的聲音,沒有經驗的人以為這是溪水發出來的流水聲,可是在這聲音的四周,卻沒有小溪。原來,這不是什麼流水聲,而是由一種毒性極強的蛇,用它的尾巴劇烈地搖動而發出的響聲,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響尾蛇。

為什麼它的尾巴會發出響聲呢?

大家在觀看籃球比賽時,總看到裁判吹的哨子吧!它是一個銅殼子,裏麵裝上一層隔膜,形成兩個空泡,當人用力吹時,空泡受到空氣的振動,就發出響聲。響尾蛇尾巴也有類似的構造,不過它的外殼不是金屬,而是由堅硬皮膚形成的角質層,圍成了一個空腔,空腔內又由角質膜隔成兩個環狀空泡,也就是兩個空振器。當響尾蛇劇烈搖動自己的尾巴時,在空泡內形成了一股氣流,隨著氣流一進一出地往返振動,空泡就發出一陣一陣聲音來。

為什麼響尾蛇要發出聲音呢?有人認為,它利用這種像溪流似的水聲,來引誘口渴的小動物,所以這也是一種捕食的方法。

蛇吐舌頭是為了恐嚇別人嗎

幾乎所有的蛇,都有一條鮮紅而又分叉的舌頭,也稱為“蛇信”。蛇的舌頭仿佛特別靈活,不停地一伸一縮,看上去好可怕,於是不少人就認為,蛇亮出它的舌頭是為了恐嚇別人,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動物學家在研究中發現,蛇的舌頭與眾不同,功能完全不一樣。根據常識理解,舌頭是味覺器官,感受不同食物的各種滋味,但蛇的舌頭卻更像鼻子,表麵沒有味蕾,無法辨別甜酸苦辣,反而能嗅到外界的氣味。

我們知道,氣味是由物質的揮發性分子作用形成的。當人或動物吸氣時,飄散在空中的氣味分子便鑽進鼻子,與鼻腔表麵的嗅覺細胞相遇,這時,嗅覺細胞將感受到的刺激轉化成特定的信息,通過嗅覺神經傳入大腦,於是就產生了嗅覺。

實際上,蛇經常吐舌頭,並不是為了恐嚇別人,而是接收空氣中的各種化學物質,這與鼻腔的功能有相似之處。當舌頭伸出時,空氣中的化學分子粘附到潮濕的舌麵上,接著,舌頭再縮回到口腔中一對叫“助鼻器”的地方。助鼻器與外界隔絕,因此不能產生嗅覺,但是當舌頭把外界的化學物質帶進來後,它就能實現嗅覺功能。

蛇的助鼻器由無數感覺細胞組成,把接收到的化學物質變為某種信息,送入到中樞神經,經過綜合和分析,於是就產生了嗅覺。

平時,蛇不斷地吞吐舌頭,就是在不斷地“嗅”外界的氣味。假如,一隻被蛇咬傷後的動物逃跑之後,蛇就可以利用它那伸縮不停的舌頭,通過氣味去探尋和跟蹤受傷者,直到捕獲為止。

魚為什麼能浮沉

魚在水裏能遊動自如,上浮下沉。除了它那具有兩側扁平、前後呈流線型的特殊體形,適宜在水中作穿行運動外,在體內還有一隻充滿氣體的囊狀鰾,更是魚在水中升浮沉潛的主要調節器官。鰾內的氣體,除了在頭部浮出水麵時通過一根很短的氣道直接吸納外,在水裏也可以靠鰓瓣中豐富的紅細胞來攝取溶解於水中的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