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王 石:男人王石 (4)(3 / 3)

王 石:這樣和劉先生結識下來,後來我們也在生意上合作。他20世紀80年代末移民到加拿大,在那裏辦了室內私人樂隊搞慈善演出。10年之後,他又回到香港,組織了香港的愛樂樂團,做團長兼第一小提琴手,一直搞各種慈善演出活動。我一般半年要去看他一次演出。我覺得他的生活非常有情趣,很浪漫。顯然他不把賺錢當成唯一的目的。

王 石:劉元生先生突然出名是最近的事情。因為報紙上把他形容成中國的股神巴菲特,當年他買了萬科的原始股,把萬科的股票放在手中有12年,結果增長了250倍。

王 石:一般說到成功的商人,很多人都想到李嘉誠或者比爾·蓋茨。但對於我來說,更在乎的是個人的生活,個人的誌向,個人的情趣。原來我以為劉先生僅僅是作為一個音樂發燒友去做音樂,後來才發現他是把他的喜好和公益活動,為社會做事非常密切地結合起來。在這方麵,我也受了他很大的影響。

登山既是人生的濃縮,也是人生的延長。在生活中總結出一些道理往往需要10年、20年,但在登山過程中,一個星期就可以讓人們懂得很多。

要是這個世界上沒有美女,就太沒有意思了。

王石說

1985年,由於國家政策調整,迫於經濟壓力,萬科一下子裁掉了25%的員工。這是一件我一直為之痛心疾首的事,讓我背負了很多年的心理陰影。走了的25%倒也罷了,留下的75%誰還能安心?誰還能再信任你?

極限運動中,最忌諱的就是衝動與盲目。要知道跨出去的每一步都是收不回的,如果考慮不周,跨出去的步子出現差錯,就會給自己帶來生命危險。經營企業同樣如此。

王石說

Management Buy-out的縮寫,意為管理層收購,流行於西方企業界,指公司的經理層利用借貸所融資本或股權交易收購本公司,使企業的經營者變成所有者的一種行為。

萬科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不僅在業內要做到出類拔萃,還必須具有足夠的跨行業影響力。萬科要做企業公民,就是為了使萬科能夠向這個目標走得更快。

萬科要做行業的領跑者。我理解中的“領跑者”不是行業老大,而是行業規則和商業模式方麵的建立者和倡導者。萬科要建立一種可以持續的、讓參與者都能夠和諧共處的模式,而不是讓自己在短期內獲得規模擴張或者暴利的模式。

當我離開萬科以後,企業還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發展的勢頭,這才是我的成功和本事。

王石的軍旅時代

麵對大自然時,人是非常渺小的。人們往往認為登山是征服了高山。其實人不可能征服高山,隻是登山會使人們獲益良多,會引發你從哲學角度去麵對生死。毫無疑問,人要追求比生命更久遠的東西。選擇登山就像選擇一種生活方式,欲罷不能。在登山過程中最大的體會就是直麵死亡,更是對自我的一種挑戰。

麵對大自然時,人是非常渺小的。人們往往認為登山是征服了高山。其實人不可能征服高山,隻是登山會使人們獲益良多,會引發你從哲學角度去麵對生死。

萬科董事長能出國、進山,一次就是30天、40天,這說明萬科的休假製度已經規範化,這個企業的管理已經走上了正軌。

萬科是中國少數幾個股權高度分散、大股東沒有控製權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