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牛根生:我們也是九死一生 (1)(1 / 3)

世界上80%的喜劇跟錢沒關係,世界上80%的悲劇全跟錢有關係。

——牛根生

牛根生:我們也是九死一生

他喜歡踢足球、打乒乓、玩台球,他還喜歡遊泳、網球、高爾夫,他會彈鋼琴,唱歌也不錯。但他最擅長的事還是養奶牛和擠牛奶。他從一名洗瓶工做到副總裁,又在一夜之間成為兩手空空的被流放者。他東山再起卻屢遭黑手,被迫東躲西藏,甚至寫好遺囑。他41歲開始創業,隻用不到7年時間卻創造了一個在中國無人不知的品牌。他精通法家的管理術和兵家的智戰法,卻又恪守儒家的道德和道家的“無”。在縱橫江湖後,他說:“無”是最大的“有”。

牛根生之波士檔案

1954年,生於內蒙古。

1978年,成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廠的一名養牛工人。

1983年,進入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廠(內蒙古伊利集團前身),先後曆任班組長、工段長、車間主任、分廠副廠長、分廠廠長。

1992年,擔任內蒙古伊利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

1999年,創辦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任董事長兼總裁。

2003年,獲“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2006年,辭去蒙牛乳業集團總裁,任蒙牛乳業集團董事長。

蒙牛乳業集團創辦僅6年,就狂飆到中國乳業第一,成為“中國成長企業百強”之冠。至2006年,蒙牛乳業集團成為中國乳業領域成長最快的企業。在引入摩根等3家國際財團的注資後,蒙牛成功實現中國乳製品企業首家海外上市,創造了資本盈利率5000%的神話。

一個人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牛根生說

牛根生自述

我這個人,其實不會幹別的。工作28年來,我隻幹了一件事:種草、養牛、擠牛奶。養牛時做的是這件事,當工人時做的也是這件事,自己創業後做的還是這件事。我父親一輩子種草、養牛、擠牛奶,我一輩子種草、養牛、擠牛奶,我想讓我的兒子也一輩子種草、養牛、擠牛奶。生活中的小事,隻要你不認為它小,肯定就能把它做大。

世界級的大公司,也往往出在小地方。雷德蒙德,因為微軟公司而聞名。斯圖加特,因為奔馳公司而傳名。舉母,因為豐田公司而更名。因此,古人留下一句話,“宰相必取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東京的企業隻要占領了東京,就可以是日本老大。上海的企業隻要占領了上海,就可以是中國老大。而我們呼和浩特的企業,隻有像鄂爾多斯廣告語所說的那樣——“溫暖全世界”,才能成為國家品牌、世界品牌。

大家感覺到的鬥牛啊有闖勁的牛啊,那基本上是對企業或者我個人的外部形象的印象。我的內心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因為從小家庭比較貧寒,爹多娘多,所以看著誰也像爹,看著誰也像娘,感恩的心理特別多。所以做起事來容易形成一個團體,容易聚集很多的人。所以我做的事就不是個人的事,而是一個團隊的事,一個社會整體氛圍的事。

觀察員初印象

金岩石(湘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袁鳴(東方衛視對外事務總監、節目主持人)

沈青(北京金必德營銷策劃公司董事長)

唱一句歌詞來表達我對他的印象:(用民歌《馬兒啊,你慢些走》調)老牛啊,你慢些走,慢些走。但這頭牛撒開腳丫子,跑得比火箭還快。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講,這是不是不太好?

為什麼在牛奶這樣一個純淨的產業中,通過他的故事,我看到的卻是江湖險惡?(曹啟泰:你的意思是,如果金庸繼續寫武俠小說,可以寫《射雕牛奶傳》,或者《牛奶英雄傳》?)

我最感興趣的是他的名字。聽說他原來並不姓牛。他養牛、賣牛奶,做的是牛的行業,企業叫蒙牛,蒙牛又這麼牛。這一切歸根結底是不是因為他姓得好?

超乎常人想像的關懷,是明智。超乎常人想像的冒險,是安全。超乎常人想像的夢想,是務實。超乎常人想像的期望,是可能。

牛根生說

別人從零起步,而我是從負數起步。

牛根生的養牛娃之路

曹啟泰:當大家提到蒙牛這兩個字,想問的事情肯定有很多,包括2004年CCTV的年度標王,包括蒙牛“超級女聲”等等。但這些今天我們都不談,因為今天您在現場,我們要閱讀的首先是您本人。所以我們要理解蒙牛的企業行為,先得從閱讀您開始。讓我們來看一看,牛董事長有怎樣的出身,是怎麼成長,摸過幾頭牛,認得幾頭牛,在做董事長之外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事影響了您做董事長時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