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啟泰:董事長,董事長,轉回來了,轉回來了。真是個愛運動的人。(沈青:我記得幾年前聽牛總唱過歌,現在又會彈琴了,進步很快啊。)這個片子裏那麼多樓房,好像不止是牛府?
牛根生:是。這是我們蒙牛總部的生活小區。(袁鳴:像江南風光的牛家莊。)蒙牛在2005年以前的辦公地點都是租的,後來向和林格爾政府申請了一塊爛墳灘邊的荒地,才蓋起了總部辦公樓,不過總麵積也就六千多平方米。但我們員工居住區的房子都挺大,122平方米是最小的房子,300、400、500、600的都有。我那個家因為還要給摩根、英聯、鼎輝他們三家住,所以有一千多。這些房子都是統一售價,普通房子是950塊錢一平方米,別墅是1350塊錢一平方米,普通員工也有住別墅的,中層高層領導也有住普通房子的。反正大家都自己掏錢買,我也一樣。
曹啟泰:聽你講這些我都有點搞混了,過去兩年,牛根生先生到底是在做乳牛業呢,還是在做房地產?但是轉頭一想,既然叫牛根生,就得有安身立命的地方,這樣人心就定了,就能為事業全力投入。
牛根生的蒙牛決策之謎
曹啟泰:前麵我們談了很多輕鬆有趣的話題,知道了牛董事長的來龍去脈。下麵這個部分就該緊張起來了。如果前麵是請客吃飯,觥籌交錯,接下來就是生死決鬥,刀光劍影。我們將進入牛董事長事業的最核心部分,他在蒙牛發展各階段的種種決策之謎。
到底想做老二還是老大
袁 鳴:奶牛吃的是草,擠的是奶,給人一種特別溫順的感覺,但您這個蒙牛的發展,感覺卻不像奶牛,而像是鬥牛、公牛、瘋牛。大家都知道,您在創建蒙牛以前,十幾年的時間在伊利,它是眾所周知的老大。您剛開始做蒙牛的時候,就一直說我們做內蒙古乳品的老二就可以了,千萬不要挑戰這個老大。但事實上,蒙牛的快速發展,基本上把老大這個江湖地位給挑了,這是您本身的願望嗎?還是您嘴裏說的和心裏想要做的不是一回事?
牛根生:我做奶牛生意二十多年,學到的所有經驗也好,教訓也好,基本上都是來自原來的企業。我在伊利待了16年,在蒙牛才六年多的時間,在蒙牛的時間隻是在伊利的一個零頭。我25歲從養牛場進入伊利,那時還不叫伊利,叫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總廠。最開始是車間的一個洗瓶子工人,後來當過班組長、工段長、車間主任、分廠廠長,一直做到副總裁。25歲到41歲這16年,是人生最美好記憶最深的年齡段。所以說到感情,還是前一個企業更深些。
金岩石:牛董,你回避了袁小姐的問題。(袁鳴:這兩個企業在市場上可真是你死我活呀。)
牛根生:競爭這個事,全世界的同行都這樣。無論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無論是鬆下和東芝,無論是奔馳和寶馬,都是你追我趕,往往能夠使市場上感覺到有競爭。但是從個人關係來說,無論伊利過去的領導鄭俊懷還是現在的潘剛,前麵一個是我的大哥,後者是我的小弟,我們的個人關係都不錯。我們的意見有時候一致,有時候不一致,畢竟是兩家企業。
金岩石:但是你一上江湖,從伊利出來剛創業,和它的差距還有十萬八千裏,你就說要當老二。(牛根生:對。)誰都知道在公司裏,一把手最怕聽的就是下屬裏有一個人整天說,我絕對不當一把手。其實這人是從一進來就想著要當一把手的。所以你一進這個行業,就講你當老二,老大心裏就嘀咕了,這小子他現在就想當老二,那不就是想當老大嗎?(曹啟泰:其實這個雄心是有的。)(牛根生:是。)
金岩石:我覺得你的江湖呢,第一個詞是江湖義氣,你夠哥們,對吧?(牛根生:是。)第二個詞,就是問鼎老大。所以你是講兄弟,講義氣,糾集團隊,問鼎霸主。(曹啟泰:我發現金博士是這樣的,他先說四個字,等你已經點頭,或者不好意思不點頭,再加四個字,再加再加,最後就變成對聯了。)
兩個巨人的較量
袁 鳴:牛總當年在伊利的時候,國營企業做到主管生產的第二把手,第二把手這麼有號召力,第一把手能放心嗎?您的老大鄭俊懷是不是給了您很大的壓力?是不是這個原因,您就辭職了?
牛根生:對。他確實認為,老牛所做的事情,跟他肯定不一樣。老牛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也讓人們有一種更凝聚的感覺。這樣時間長了以後,很多事情的意見就會不一致了。實際上我們兩個人並沒有個人成見,隻是誰來說了算,誰能把這個企業統治得更好的問題。我想如果我是老鄭我也會這樣做。(曹啟泰:還是那個將心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