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 / 2)

院子裏的烈陽被切割的四四方方,平整的攤在水泥地上。不知疲倦的知了送來一聲聲催人欲眠的枯燥長鳴。

時值正午,李韜躺在客廳的沙發上呼呼大睡。他的一隻手臂耷拉在地麵,肚皮上搭著毯子的一角,一起一伏的發出淺淺的鼾聲。

七個掛在客廳門框上的葫蘆如今已經膨大到三四尺長,胖鼓鼓的身體仿佛會在下一刻墜毀門框。他們身上的顏色純度已經趨近飽和,表皮上呈現出一種漂亮而飽滿的蠟質光澤。當有光線照射在上麵的時候,還會折射出星星點點的細碎星光。

李韜將他們照顧的很好,葉片肥大厚實,藤莖蒼勁有力。四根細竹竿用鐵絲牢牢係死固定,客廳上的吊燈也早就不再使用。如今已經是八月下旬,葫蘆們生長了一個多月依然是結結實實的長在葫蘆藤上,絲毫沒有任何瓜熟蒂落的跡象。但是他有預感,也許就是這幾天了。

況且李韜已經完全習慣了一天一天的悉心照料和孤獨的等待,他在其中找到了別人難以體會的樂趣。

他會在清晨五六點的時候起床,在院子裏打一套太極拳,是那種老年人在公園裏打的“一個西瓜圓又圓,一刀劈成兩半個兒,一半分給你,一個分給他的”的拳法。每次他打完,都有一種渾身浸泡在暖水裏的感覺,由內到外熱乎乎的舒泰。

他覺得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輕盈,皮膚也變得光滑細膩。有一天他照鏡子,竟然發現自己白了很多。從古銅小子變成了奶油小生了!他的頭發也由原來的枯燥幹澀變成鴉羽般的亮黑柔軟,還打起自然卷來。這一點和他過世的爸爸一樣!

他上輩子是沒有自然卷的,他們三個兄姊弟都沒有。隻有他的小侄子長了一頭卷發,遺傳了他們家老爺子的基因。因為膚白,看起來就像個洋娃娃。

而他在長了一頭淩亂的卷發之後,他姐最愛幹的事情就是閑著沒事揉他的頭。說什麼又軟又涼,跟蠶絲似的,摸著忒趁手。

李韜打完太極拳後給小葫蘆們澆花,然後上二樓給菜園子澆地。做早飯。家裏隻有他和他姐兩個人,早飯基本上很簡單,就是三菜一湯,三菜是一盤拍黃瓜,一盤西紅柿炒雞蛋,一碟豆腐乳,一湯是稀飯,再加上幾個饅頭就搞定了。有時候的早飯是他姐起早出門買的豆漿油條帶。

吃罷早飯之後,他姐就出門去潘叔叔家的小飯館幫忙。

他姐高考後填報誌願還是報了本省的大學。從X市坐火車到開封府,六個多小時時間就到了。在八月上旬的時候,他姐收到了錄取通知書。是全省的文科狀元。學校獎勵了一筆錢,還在學校門口的橫幅上掛了他姐的名字,電視裏也報道了一回。整個舊廠區的十五巷人家都覺得與之有幸,一群老鄰居們出錢包桌給他姐慶祝了一場,還在他們家門口掛了一個五千響的鞭炮劈裏啪啦放了一地紅紙。

小葫蘆們在屋子裏嚇的哆哆嗦嗦。

他哥哥打電話的時候,聽說考了一個狀元,聲音都哽了。連說在爸媽前上柱香,“一定要上一柱,學費生活費不用愁,我借張叔的。以後有錢了再還他!”

他哥李爍嘴裏的張叔就是李爸生前的戰友。

他姐的大紅色大學錄取通知書一直放在客廳的供桌上,香火也從那天一直不斷。這個李家的大喜事應該讓天上的老人們都知道。

李韜每天在家不僅事無巨細的照顧小葫蘆們,還給他們讀書聽音樂做胎教。

讀的是他爺爺書房裏的大部頭書,有《三國演義》、《水滸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還有他自己的小人書:《東郭先生》、《濫竽充數》、《楊門女將》、《鐵道遊擊隊》、《新兒女英雄傳》、《八仙過海》等等。

至於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是不讀的,他怕胎教不好。萬一葫蘆裏蹦不出葫蘆兄弟,蹦出七隻猴子來,他還不得哭死。他還專門托他姐買了幾盤莫紮特、貝多芬的錄音磁帶,天天放在盒式磁帶錄音機裏給小葫蘆們聽。

在每次他讀書放音樂的時候,小葫蘆們都特別安靜,一動不動,好像在全神貫注的傾聽。通常這個時候,他都會親一下垂掛在門框上的葫蘆們,作為聽話的獎賞。

而通常被他親過的葫蘆顏色總是十分鮮豔,還會發出咯咯的笑聲——這是他們唯一會發出的聲響,當然除了晚上的睡覺打呼嚕之外。

在午飯和晚飯的時候,他姐會從潘叔的小飯館裏帶飯給他。

他整整一個多月沒有出門,在家悶成了一個地道的小宅男。後巷的郭胖子和韓二蛋找過他好幾次,他都裝作自己不在家,不開門也不應腔。幸好家裏有一台他哥以前買給他的小霸王插卡遊戲機,他因此徹徹底底的重溫了一遍自己的童年:《魂鬥羅》、《鬆鼠大戰》、《超級瑪麗》、《雪人兄弟》、《冒險島》、《坦卡大戰》、《泡泡龍》等,他總共有十幾盤遊戲卡,每個遊戲都玩到通關打到爆。搓得遊戲手柄發熱,按鍵都壞了好幾回才罷休。感謝重生!這些他童年時代的單機遊戲帶給他和他的夥伴們多少歡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