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重生之縱橫大四海》更多支持!

張懷文很快就見到了弟弟口中的好東西,這時候他站著村後大山的一個隱秘山洞裏。

一行人說說笑笑,沿著山路七拐八彎的走了大約十來裏路,快要日上中天的時候,爬上了最後一個小坡,便遠遠的可以望見張家所在的雲尾村,張懷文舒了一口氣,總算是到了,路雖算不上遠,但實在是難走。

走在頭裏的七仔卻突然往左一拐,轉入一個山窪,張懷文一愣,身邊的張懷勇卻笑著說道,“阿哥,東西就藏在這兒。”

張懷文跟了過去,看見七仔正在手腳並用的爬坡,倏地,就不見了人影。張懷文跟在弟弟阿勇等人的身後也爬了上去,借著前麵人撥開一叢灌木的時候,就看見七仔在一個洞口裏笑嘻嘻的等著。

這個山洞的入口不大,大約半人高,被幾叢灌木擋得嚴嚴實實,除非用手撥開,否則即便走到近前也很難發現。

可是弓著身子往裏走,越走山洞越高,到最後就可以完全的直起身子走路。再往裏走一段路之後,就發現裏麵別有洞天。

寬敞,太寬敞了。這是張懷文的第一感覺,洞內形狀極不規則,似方似圓,除了一個角落被阿勇他們稍微整理過,裏麵還有大片的長滿野草和小樹的荒地,粗粗一打量,應該有七八畝地的樣子。

讓人奇怪的是,這個山洞不是封閉的,而是從上到下有一條敞口的大裂縫,沿著大裂縫的陡坡還左一顆右一叢的生長著頑強的樹木和茂盛的草叢。所以在正午的陽光下,洞內還有一絲一縷的光線閃爍,隨著人聲和腳步聲,飛舞的塵埃就在空中上上下下、或東或西地浮動,絲毫沒有通常山洞中那種黑黝黝的壓迫感,也沒有什麼陰森森的寒氣,倒是暖和的緊。

深一腳淺一腳的走進荒地,走到差不多中心位置,抬頭向上看去,就能看到四邊圍著的陡坡,以及被陡坡上伸出來的樹丫遮擋的半露半閉的天空,盡管現在是正午,但因為天坑底部的相對潮濕,還有隱隱約約的霧氣,顯得很昏暗。

張懷文一看就明白了,這就是地理學上所說的天坑,隻不過這個天坑麵積小了點而已,最多算是個小天坑罷了。

阿勇從一個角落裏摸出一根火把,用火折子點燃走在前頭,很快來到一個小水窪旁邊,明顯看出這是人工修葺過的,圍著水窪還有七八條淺淺的溝渠,是用來排雨水的。然後一條長長的淺溝,又將水窪裏的水導向天坑邊緣的一個洞口,然後流入地下。

繞過水窪,就是幾塊巨大的岩石,借著其間的空隙,是一個用樹丫和茅草搭建的大棚,大棚靠外的地方是一個火塘,上麵支著一口小鍋,旁邊放著一摞碗筷,然後橫七豎八的隨意放著幾堆柴火,再裏麵便是帶點潮濕的地麵,地麵上放著幾張草席,讓人意外的是,草席邊也堆了幾堆柴火。

阿勇一揮手,幾個人一擁而上把草席邊的一堆柴火挪開,就顯出一個破破爛爛的大木箱子,再把箱子拖出來打開,居然還包著一張破爛不堪的油布,等到再把油布掀開,饒是張懷文修了三年佛,也不經吸了一口氣,他終於知道阿勇口中的好東西是什麼了?

油布掀開,箱子裏放著兩杆長長的三八大蓋,一堆黃燦燦的子彈,幾顆鬼子的甜瓜手雷,還有武裝帶、刺刀、子彈盒等裝具亂糟糟的堆在一起。

阿勇得意的踢踢箱子,嘿嘿笑:“這都是郭家兄弟指點我們去找回來的,他們死了不少人,有些人死了就連人帶槍扔下溝,郭家兄弟挺狠的,一邊逃命還一邊藏東西,說是絕不留給那些打他們的賊人……郭家弟弟還留下幾塊大洋,說是請咱家幫著做點好的給郭家老大吃。”

張懷文沉吟了一下,問道,“有幾個人知道這裏的東西?”

正笑嘻嘻的阿勇一愣,收斂了笑容,肅容道:“就我們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