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海——尼加拉瓜湖(1 / 1)

甜甜的海——尼加拉瓜湖

尼加拉瓜湖小檔案

地理位置:尼加拉瓜西南部

麵積:8157平方千米

中部水深:18米

特點:唯一有海洋魚類,如鯊魚、箭魚和大海鰱的淡水湖

形成原因:更新世時期火山活動導致一部分海水與海洋隔離形成

尼加拉瓜湖是中美洲最大的湖泊,位於尼加拉瓜西南部。尼加拉瓜湖一詞源於印第安部落首領尼加拉奧,該部落居民分布於湖濱,因之得名。

甜甜的海

尼加拉瓜湖位於尼加拉瓜西南部,具有這個國家最顯著的自然特征。湖長177千米,平均寬58千米,麵積8157平方千米,中部水深約18米,最深點位於奧梅特佩島東南方。當地的原住民稱尼加拉瓜湖為科西沃爾加,意為“甜海”;而西班牙人稱之為馬爾·杜爾塞,含義是“淡水海”。

尼加拉瓜湖與其西北麵的馬那瓜湖之間有蒂皮塔帕河溝通。兩湖原為太平洋海灣,由於火山活動而與海洋隔離,形成湖泊。從湖的東南角流出的聖胡安河,全長180千米,兩岸森林繁茂,為尼加拉瓜與哥斯達黎加的界河,向東南注入加勒比海。在湖西南的裏瓦斯地峽,成為隔離湖域與太平洋的狹窄走廊。

湖泊中的魚類已經逐漸適應了水體的淡化,因而尼加拉瓜湖成為唯一有海洋魚類,如鯊魚、箭魚和大海鰱的淡水湖。湖水由40多條大小河流補給,其中以蒂皮塔帕河最大。

禁止遊泳的湖

湖麵水位隨著雨季、旱季的交替而變化,雨季5月~10月水位上升;旱季12月到次年4月水位下降。表層水溫通常為24℃,底層為16℃。

湖中有大小島嶼400多個,最小的隻有幾百平方米,絕大多數島嶼樹木繁蔭,熱帶果樹常年蔥綠,少數島嶼有居民定居。湖中最大的島是奧梅特佩島,長26千米,寬13千米,麵積達300多平方千米。

從該島發掘出來的大量古代石像和陶器,表明這裏曾是美洲古代文明的遺址。島上盛產咖啡、可可、玉米、香蕉和其他水果,還有棉花和煙草。

現在太平洋與尼加拉瓜湖之間有19千米的地峽相連,地峽中水深不一,約在23米~70米之間。湖水通過聖胡安河流入加勒比海。

湖麵上水鳥雲集,湖內盛產各種鹹水魚,有鱷魚、鯊魚、海鱉等。鯊魚是由加勒比海上沿著聖胡安河遊到湖裏的,所以尼加拉瓜湖內禁止遊人遊泳。

拓展閱讀

更新世又稱洪積世,是地質年代名稱。第四紀的第一個世,距今約180萬年~1萬年。這一時期絕大多數動植物屬種與現代相似。特征為氣候變冷、有冰期與間冰期有明顯交替。此時,歐洲發生了五大冰期:多腦冰期、群智冰期、民德冰期、裏斯冰期和玉木冰期。那時猛獁、駱駝、馬、巨型河狸、狼和短麵熊等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在整個冰期都生活在亞洲、歐洲和美洲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