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戈壁森林(1 / 3)

荒漠戈壁森林

在幹旱少雨的沙漠地帶,有一種樹能夠將根紮進地下1O多米,頑強地支撐起一片生命綠洲的樹木,這種樹就是被稱為“沙漠脊梁”的胡楊木。從合抱粗的老樹,到不及盈握的細枝,胡楊橫逸豎斜,雜蕪而立,彰顯著荒漠地區一片片不屈的生命。

胡楊,又稱胡桐,屬楊柳科落葉喬木,成年樹一般高達30米,直徑可達1.5米。胡楊是一種生命力極頑強的原始樹種,被人譽為“抗擊沙漠的勇士”。

胡楊鐵幹虯樹,龍盤虎踞,十分壯美,且有層層綠葉,密密枝條,別有一番風味。

胡楊樹皮呈灰褐色,有不規則縱裂溝紋。長枝和幼苗、幼樹上的葉呈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5厘米至12厘米,全緣,頂端漸尖,基部楔形;短枝上的葉呈卵狀菱形、圓形至腎形,長25厘米,寬3厘米,先端具2對至4對楔形粗齒,基部截形,稀近心形或寬楔形。葉柄長1厘米至3厘米,光滑,稍扁。

胡楊雌雄異棵,菱英花序;苞片菱形,上部常具鋸齒,早落;雄花序長1.5厘米至2.5厘米,雄蕊23至27,具梗,花藥紫紅色;雌花序長3厘米至5厘米,子房具梗、柱頭寬闊,紫紅色;果穗長6厘米至10厘米。萌果長橢圓形,長10毫米至15毫米,2裂,初被短絨毛,後光滑。花期5月,果期6個月至7個月。

胡楊是亞非荒漠地區典型的潛水超旱生植物,長期適應極端幹旱的大陸性氣候。其對溫度大幅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很強,喜光,喜土壤濕潤,耐大氣幹旱,耐高溫,也較耐寒,適宜生長於10℃以上積溫2000便至4500度之間的暖溫帶荒漠氣候,。

胡楊在積溫4000度以上的暖溫帶荒漠河流沿岸、河灘細沙到沙質土上生長最為良好,能夠忍耐極端最高溫45℃和極端最低溫零下40℃的襲擊。

胡楊能從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幹旱的環境,對鹽堿有極強的忍耐力。胡楊的根可以紮到地下10米深處吸收水分,其細胞還有特殊的功能,不受堿水的傷害。

在胡楊的龐大家族中,胡楊是最為特別的一種。楊柳科植物都特別喜歡水,獨有胡楊生活在幹旱環境中,成為我國沙漠中唯一的喬木。因此,胡楊也算是一種“活化石”。

胡楊生長在極旱的荒漠區,但骨子裏卻充滿了對水的渴望。盡管為了適應幹旱環境,它做了許多改變,例如葉革質化、枝上長毛,甚至幼樹葉如柳葉,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因而有“異葉楊”之名。然而,作為一棵大樹,它還是需要相應水分維持生存的。因此,在生態型上,它還是中生植物,即介於水生和旱生的中間類型。

它是一類跟著水走的植物,沙漠河流流向哪裏,它就跟隨到哪裏。而沙漠河流的變遷又相當頻繁,於是,胡楊在沙漠中就處處留下了曾經駐足的痕跡。

在自然選擇法則麵前,麵對幹旱,胡楊通過長期適應過程,做了許多改變,呈現了頑強的生命力。其形成了強大的根係,主根係可以深至6米以下,水平根係更延伸至三四十米開外,在更大範圍獲得延續生命的水源。靠著根係的保障,隻要地下水位不低於4米,它就能夠生活得很自在。

當地下水位跌到6米至9米後,胡楊隻能強展歡顏或萎靡不振了。當地下水位再低下去時,它就隻能辭別塵世了。所以,在沙漠中隻要看到成列的或鮮或幹的胡楊,就能判斷是否曾經有水流過。

胡楊的葉片覆背著厚厚的蠟質,形成可以按氣溫高低啟閉的氣孔,最大限度保存身體內部的水分,因此才有了它在沙漠中的立身之本。

我國新疆沙雅擁有麵積近26.7平方千米的天然胡楊林,占到全國原始胡楊林總麵積的3/4,被評為“中國塔裏木胡楊之鄉”。

在我國新疆、內蒙古和甘肅西部地區,有相當一部分為戈壁、沙漠所占據,幹燥少雨,特別是新疆南部塔裏木盆地的荒漠氣候尤為強烈。

在嚴酷的自然條件下,分布在這些地區河流兩岸和洪水侵蝕地上的胡楊林就顯得十分重要了。由於有這些胡楊林的存在,幹旱惡劣氣候才得以緩和。

在塔裏木河中、上遊兩岸以及下遊廣大地區分布的天然胡楊林,構成了一道長達數百千米連綿斷續的天然林帶。這條天然林帶,對於防風固沙、調節氣候,有效地阻擋和減緩南部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北移,保障綠洲農業生產和居民安定生活等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

同時,由於大量胡楊林生長分布在河流兩岸,保護了河岸,減少了土壤的侵蝕和流失,穩定了河床。

關於胡楊木,還有一個淒美的傳說:那是在很久以前,天宮中的王母娘娘身邊有一男一女兩個童子,長得如花似玉般美麗可愛,王母娘娘愛得像寶貝似的,封他們為金童玉女,走到哪裏都把他們帶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