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幹草原
俄羅斯幹草原小檔案
地理位置:位於俄羅斯,起於摩爾多瓦最南端,經烏克蘭南部、頓巴斯、高加索北部至窩瓦河與卡馬河彙流處。
重要數據:麵積350萬平方千米,每三年有一旱年,春夏多強烈的幹風和黑風暴。
歐亞大陸地區樹木稀少而多草的大平原,起於摩爾多瓦最南端,經烏克蘭南部、頓巴斯、高加索北部至窩瓦河與卡馬河彙流處,包括裏海低地北部和哈薩克北部,直至西伯利亞的西南部及阿爾泰山的東麓。
幹風與黑風暴下的草原
俄羅斯幹草原在俄羅斯曆史、經濟、文學和藝術方麵都有重要意義。地麵沒有經受過第四紀冰川作用,地表覆蓋物大多是鬆散的黃土和壤土。境內有高地、河穀、衝溝和窪地,屬大陸性氣候。夏季溫暖多晴天;冬季東部相當寒冷而西部氣溫較高、積雪較少。
7月平均氣溫約21℃~24℃,1月東部平均氣溫為-30℃,西部為-2℃。降水以雪為主。冬末,烏克蘭和高加索北部的草原地帶積雪厚度一般為134毫米,有的地方可厚達534毫米,甚至633毫米。降雨量較少,西北部為600毫米,西南部為400毫米。降雨量最多的是春末夏初,各地溫度相差很懸殊。
草原上那些可愛的小生靈
植被以耐旱草類為主。多年生草類有鼠尾草、石竹花、巢菜類植物和歐著草等,泥炭草中常有地衣,南部有藍綠色水藻。在東歐平原、烏拉山麓和阿爾泰山麓有灌叢。局部高地、河漫灘和草地邊緣地帶有森林。土壤以黑鈣土和栗褐土為主,北部有鹽堿土。
草原上缺少動物隱藏的條件,現在保存下來的多為齧齒動物(如鼠類)。19世紀下半葉以前,臭鼬、狐狸和狼還較常見,有時還可發現小野馬。最常見的鳥類是鴇、草原鷹、草原茶隼、百靈科鳴禽(如雲雀)等。
俄羅斯的大穀倉
由西向東自然景觀變化明顯,西部(東歐平原)地勢平緩,氣候相對溫和。蒿屬植物及草被發育較盛(愈向東愈少),草類以羽毛狀草為主,優勢樹種是闊葉林。哈薩克東部和西伯利亞的草原帶地形較複雜,北部是西伯利亞低地,南部有一些低矮、圓頂的孤立山岡。大陸性氣候顯著。
植被與東歐平原類似,但闊葉林較少,森林以白樺林為主,分布零星。長期以來俄羅斯草原都是俄羅斯的穀倉之一,盛產小麥、甜菜、向日葵、玉米和粟等。西部有園藝業和葡萄種植業,養殖牛、羊、家禽和馬。西部草原麵積約70%~80%已被開墾,哈薩克和西伯利亞所有宜墾的土地都已墾殖。農業需人工灌溉,為防止水土流失,廣泛種植了防護林帶。頓河、窩瓦河和烏拉河兩岸的防護林帶尤為重要。許多河道上築有堤壩,造有多座水庫。庫爾斯克的南麵設有著名的中央黑土天然森林保護區,黑海之濱建有稀有動物保護區。
拓展閱讀
黑風暴是一種強沙塵暴,俗稱“黑風”,沙塵暴的一種,大風揚起的沙子形成一堵沙牆,所過之處能見度幾乎為零。它是強風、濃密度沙塵混合的災害性天氣現象。沙暴發生時,風力多在4級—8級,近地麵的細沙和粉塵被輸送到15米—30米的高空,水平能見度可維持在千米以上,卷起的沙塵物質一般在就近的障礙物或綠洲邊緣沉積,造成沙埋、沙割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