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海倫斯火山
聖海倫斯火山是北美洲一座近期噴發的活火山,位於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海拔2549米,屬喀斯喀特山脈。在喀斯喀特山脈眾多火山中,聖海倫斯火山是一座相對年輕的火山,大約在4萬年前形成。30年前,它的一次噴發曾造成華盛頓州陷入混亂;2004年,該火山再次噴發,但規模很小。有專家預言,火山何時再噴發隻是時間的問題。
一座年輕的活火山
聖海倫火山是一座活火山,山的名稱來自英國外交官聖海倫勳爵,他是18世紀對此地進行勘測的探險家喬治·溫哥華的朋友。聖海倫火山是包含160多個活火山的環太平洋火山帶的一部分,因火山灰噴發和火山碎屑流而聞名。
在1980年的大噴發前,聖海倫斯火山因形狀勻稱,山頂布滿積雪,看上去就像日本的富士山,因此被稱為“美國的富士山”,吸引了眾多外來旅遊者。
1980年3月27日,聖海倫斯火山在休眠了123年後,突然複活,1980年5月18日的噴發最為劇烈,煙雲衝向2萬米高空,火山灰隨氣流擴散到4000千米以外的地方,撒落在距火山800千米處的也有1.8厘米厚。火山周圍附近的河流更是被堵塞﹑改道,許多道路被埋沒。
劇烈的熔岩流還引起森林大火,使得周圍幾十千米內生物絕跡。由於山地冰雪大量融化,繼而又形成了洶湧的急流,上升的水汽在空中凝結,暴雨成災。使得衝刷下的火山灰形成泥漿洪流,從山上傾瀉而下,嚴重破壞了沿途的農田﹑森林及一切設施。
在這次火山噴發後,附近的地形發生顯著變化,原來的火山錐頂部崩坍,形成了一個長3千米﹑寬1.5千米﹑深125米的新火山口。
火山噴發共造成60多人死亡,多達390平方千米的土地變成了不毛之地。損失之大是美國曆史上、也是20世紀以來地球上規模最大的火山爆發之一。
火山爆發活動的祖先時期
聖海倫火山早期爆發的時期是距今大約4萬年至3.5萬年前的“猿猴峽穀時期”、距今2萬年至1.8萬年前的“美洲獅時期”、和距今約1.3萬年至8000年前的“雨燕溪時期”,現代的時期被稱作“靈湖時期”,靈湖時期以前的時期被統稱為“祖先時期”。
聖海倫火山在距今37600年前的更新世,即猿猴峽穀時期開始成長,並噴發出英安岩和安山石的輕石和火山灰。3.6萬年前,一次大規模的火山泥石流沿火山瀉出,而泥石流在聖海倫火山的所有爆發周期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祖先時期的部分火山錐在爆發中分裂,並在距今1.4萬年到1.8萬年前的冰河時期被冰川搬運移動。
公元前1900年發生的火山爆發是聖海倫火山在全新世發生的為人所知的最大規模爆發。
這一爆發期一直持續到約公元前1600年,噴發出的物質在80千米外今天的瑞尼爾山國家公園堆積了46厘米厚。公元前1200年左右,火山再度蘇醒,這一時期持續到約公元前800年,以爆發規模較小為特征。
這次的爆發期十分短暫,且與火山的曆史中其他爆發期有截然不同的特點。它帶來了1980年之前唯一一次明確的定向爆炸式的爆發。岩漿首先從火山流出並形成了一個穹頂,接下來發生了至少兩次猛烈的爆炸,產生了少量的火山碎屑,爆炸堆積物,碎屑流和火山泥流。
在約1480年的大爆發標誌著卡拉瑪時期的開端。1480年發生的爆發比1980年5月18日的爆發規模還要大幾倍。卡拉瑪時期在約1647年結束,這段時間聖海倫火山達到了其最高的海拔,也形成了高度對稱的外形。接下來的150年裏火山再一次回歸平靜。
如今新麵貌的聖海倫斯火山
如今的聖海倫斯火山地區已成為美國國家火山的名勝地,政府為旅遊者開辟了一條專用通道,也利用這個場所來教育人民,宣傳火山噴發的危險性。
作為美洲最活躍的火山——聖海倫斯火山在過去一段時間,很不安分。高高的火山口經常會噴出濃濃的煙霧,站在火山附近可以感受到大地的顫動,地質學家將此稱作“火山的低水平爆發”。雖然是低水平爆發,但仍然是有危險的。
1980年,聖海倫斯火山的噴發經驗告訴人們,絕對不可以對貌似死亡的活火山掉以輕心。
拓展閱讀
關於聖海倫斯火山的噴發曆史,僅有為數不多的記載和當地居民的傳說。美國火山學家根據樹輪年代學和長達幾十年的全麵考證和研究,確認曆史上聖海倫斯火山最後一次大規模噴發是在1802年,且較小規模的噴發一直延續到1857年。在火山噴發前大約2個月前,火山下方開始出現地震活動,3月20日起在火山深處發生了幾次地震,3月27日火山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