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亞加拉瀑布(1 / 1)

尼亞加拉瀑布

瀑布小檔案

所在國家:加拿大和美國交界

瀑布寬度:1240米

瀑布落差:50米~100米

所在大洲:北美洲

尼亞加拉瀑布位於加拿大和美國交界的尼亞加拉河中段地區,有著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美譽,與南美的伊瓜蘇瀑布及非洲的維多利亞瀑布合稱世界三大瀑布。它有宏偉的氣勢,豐沛而浩瀚的水汽,所有的遊人都為之震撼。瀑布總寬度1240米,平均水簾的高度超過50米,其流量達每秒5300立方米。“尼亞加拉”在印第安語中意為“雷神之水”,印第安人認為瀑布的轟鳴是雷神說話的聲音。在他們實際見到瀑布之前,就聽到酷似持續不斷打雷的聲音,故他們把它稱為“巨大的水雷”。

河穀斷層的產物

尼亞加拉瀑布是尼亞加拉河跌入河穀斷層的產物。尼亞加拉河是連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條水道,僅長56千米,卻從海拔174米直降至海拔75米。

河道上橫亙著一道石灰岩斷崖,水量豐富的河流經此,驟然陡落,因而水勢澎湃,聲震如雷。瀑布以河床絕壁上的山羊島為界,分為加拿大瀑布與美國瀑布兩部分,其中尤以加拿大瀑布更為雄偉壯觀。

尼亞加拉瀑布及由它衝出來的尼亞加拉峽穀的形成有特殊的地質條件,其中頁岩不斷被水流衝刷,使瀑布在1842年~1905年間平均每年向上遊方向移動170厘米。美加兩國政府為保護瀑布,曾耗巨資修建了一些控製工程,使瀑布對岩石的侵蝕有所減小。

橫跨兩國的瀑布

尼亞加拉瀑布其實不是一個瀑布。加拿大人多半認為它由兩個瀑布組成,“加拿大瀑布”和“美國瀑布”。雖然分成兩個瀑布,卻是同一水源,同一歸宿——尼亞加拉河。

這兩個瀑布雖然一個在加拿大,一個在美國,可是兩個瀑布都是麵向加拿大,如果要一睹瀑布的真麵目,都要到加拿大這一邊,或者坐船到瀑布底下的尼亞加拉河才能看得清楚。衝向美國瀑布的那一段尼亞加拉河是由美加兩國分享的,河上築有一座彩虹橋,這座橋也根據河內邊界而劃分,一端屬於加拿大,一端屬於美國。遊客在橋上分界處,一腳踏一邊,可以得意地說:“我同時踏在兩國的國土上了!”

馬蹄瀑布

加拿大瀑布又稱為馬蹄瀑布,形狀如馬蹄,高達56米,岸長約675米。馬蹄瀑布豐沛浩瀚的水量從50多米的高處直衝而下,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氣勢有如雷霆萬鈞。

瀑布濺起的浪花和水汽,有時高達100多米,當陽光燦爛時,便會營造出一座七色彩虹。見過大瀑布彩虹的人很久都不會忘記它的魅力,因為在那一刻,人們體會到了壯闊恢宏、瑰麗多姿的生活。

婚紗瀑布

在美國境內的瀑布又稱為“婚紗瀑布”,由於湖底是凹凸不平的岩石,水量又不大,因此水流呈漩渦狀落下,跌到無數塊碩大的岩石上,卷起千堆雪,與垂直而下的大瀑布大異其趣。它有流水潺潺、銀花飛濺的迷人景色。

同旁邊蔚為壯觀的瀑布相比,它顯然別具一格,另有一番風韻。似一片月光,柔和地灑在絕壁之上,極為寬廣細致,很像一層新娘的婚紗,令遊客陶醉,因而得名。因此這裏成為情侶幽會和新婚夫婦度蜜月的勝地。

健全的遊樂設施

現在,尼亞加拉瀑布周圍建設了一係列遊樂設施,在加拿大一側劃為維多利亞女王公園,美國一側劃為尼亞加拉公園,瀑布四周建立四座高塔,遊人可乘電梯登塔,瞭望全景,也可乘電梯深入地下隧道,鑽到大瀑布下,傾聽瀑布落下時洪鍾雷鳴般的響聲。美國居民或遊客也隻有來到加拿大境內,才能完整地觀賞到瀑布的壯麗景色,每年前來這裏參觀的遊客高達1400萬。

尼亞加拉瀑布是一幅壯麗的立體畫卷,從不同的角度觀賞,有不同的感受。麵對大瀑布,人們一蕩胸懷,在大自然這個驚天動地的傑作之中,增幾分天地正氣,減幾許塵寰猥瑣。

瀑布水流無沉積物,清澈的水質為瀑布增添了秀色。安大略省和紐約州深知這一自然奇景的重要性,因而保留或獲得了瀑布毗鄰地區的土地所有權,將這些土地辟為公園。

置身加拿大的維多利亞女王公園、美利堅瀑布邊上的展望點及展望點之下300米處橫跨峽穀的虹橋之上,人們可以飽覽引人入勝的景觀。遊客可經人行陸橋由美國一側通往高特島,再乘坐電梯至瀑布底部,參觀水簾後方的風穴。

拓展閱讀

尼亞加拉有這樣一個淒美的傳說:傳說在這尼亞加拉峽穀中住著一個古老的印第安部落,族裏規定女孩成年後通常是由父母私訂終身。有一位很美麗的印第安少女在成年儀式上,被父母許諾給了一位又老又醜的老頭,少女頓覺痛不欲生,跑到尼亞加拉大瀑布前哭泣了一天一夜,最終竟坐著竹筏漂進了大瀑布中,再沒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