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瀑布
瀑布小檔案
所在國家:讚比亞與津巴布韋接壤處
瀑布寬度:1700多米
瀑布落差:最高落差為108米
所在大洲:非洲
維多利亞瀑布位於非洲讚比西河中遊,讚比亞與津巴布韋接壤處,為世界著名瀑布奇觀之一。198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這是世界上最壯觀的瀑布之一。”
瀑布簡介
維多利亞瀑布的寬度和高度比尼亞加拉瀑布大一倍。年平均流量約935立方米╱秒。廣闊的讚比西河在流抵瀑布之前,舒緩地流動在寬淺的玄武岩河床上,然後突然從約50米的陡崖上跌入深邃的峽穀。瀑布分五個部分,自西向東依次為魔鬼瀑布(落差70米)、主瀑布(落差93米)、馬靴瀑布(落差61米)、彩虹瀑布(落差108米)和東瀑布(落差101米)。
瀑布巨流衝入寬僅400米的深潭,形成“沸騰鍋”景觀。除部分瀑布在讚比亞境內外,其餘均在津境內。站在山頂上,可以一覽大瀑布的雄姿:寬闊的水麵像是從天際撲麵而來,躍過岩石,發出巨大聲響,從懸崖上直跌入峽穀。從遠處望去,瀑布像一條白色巨龍,翻滾著撲向無底的深淵。
主瀑布被河間岩島分割成數股,濺起的浪花達300米,在65千米之外便可見到。每逢新月升起,水霧中映出光彩奪目的月虹,景色十分迷人。瀑布聲如雷鳴,當地居民稱之為“莫西奧圖尼亞”,又稱“雷鳴之煙”。
1905年,在瀑布附近的峽穀上建成跨度200米的拱形鐵路公路兩用橋。讚比亞一側建有兩座水電站,發電能力共10萬千瓦。維多利亞瀑布國家公園與利文斯頓狩獵公園形成瀑布地區。瀑布地區已成為非洲著名的旅遊勝地。
瀑布的發現
在1853年到1856年之間,蘇格蘭傳教士和探險家戴維·利文斯敦與一批歐洲人一起首次橫穿非洲。
利文斯敦此行的目的顯然是希望非洲中部能向基督教傳教士們開放,他們從非洲南部向北旅行經過貝專納(現在的博茨瓦納),到達讚比西河。
然後,他們向西到安哥拉的羅安達沿海。考慮到這條線路進入內陸太困難,他又調頭東向,沿著2700千米長的讚比西河航行,希望這條大動脈般的河流成為開拓中非的“上帝高速公路”。1855年11月,利文斯敦“發現”了維多利亞瀑布,成為第一個到達這個瀑布的歐洲人。
當時他乘獨木舟順流而下,於11月16日抵達該瀑布,老遠就已看到瀑布激起的水汽。他登上瀑布邊緣的一個小島,看到整條河的河水突然在前方消失。
1860年8月他率探險隊第二次來到瀑布,測量峽穀的深度。他垂下一條綁了幾顆子彈和一塊白布的繩子。“我們派一人伏在一塊凸出的懸崖上看著那小白布,其他的人放出了94米長的繩子,那幾顆子彈才落在一塊傾斜而凸出的岩石上,那裏距下麵的水麵可能有15米。當然水底還要深。從高處下望,那塊白布隻有錢幣大小。”
因此他估計峽穀有108米深,大約是尼亞加拉瀑布的兩倍。
觀賞瀑布
觀賞大瀑布,從盧薩卡出發,可以駕車或乘飛機去。乘遊艇暢遊大瀑布的上遊——讚比西河。從上遊可以看到瀑布的輪廓。讚比西河是非洲第四長河,流向從西向東,南岸是津巴布韋,北岸是讚比亞。
河麵很寬,但水流平緩。河中有一小島,用望遠鏡可看到在島上徜徉的一群群大象。突然聽到隆隆的響聲,顯然是遊艇已接近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