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古墓中的女幹屍
發現古墓中的女幹屍
2003年11月,韓國大學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公布了對他們去年發現的一具400年前的女幹屍的初步研究結果。
這具幹屍是在為埋葬新的死者挖掘墓坑時被偶然發現的。這對當地的考古學界來說是一個不小的發現。研究人員被幹屍的特殊情況震驚了,這具幹屍的肉體、內髒、骨骼甚至子宮內尚未出生的胎兒都保存得相當完好。
女幹屍的身世之謎
這具棺木自從埋葬後就一直沒有打開過,裏麵有70餘件衣服和裝飾品,包括死者日常生活用品,如梳子、鞋、縫紉用具、假發等。棺材裏還發現了幾封信,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韓國文字手寫稿。棺材上還帖有“家之棺”的標簽。一封信上寫著當時李姓國王的一個情婦的名字,最特別的是這封信的一頁上記下了死者去世的年月:1566年12月,陰曆十月。
這些讓韓國赤古界對16世紀服飾和喪葬習俗的研究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包括特殊的埋葬方法和棺木的製造組裝方法。盡管如此,另外一些問題還遠遠沒有答案。
棺材裏的女人到底是誰?根據對屍體的醫學檢查,她大概25歲,在偶然的一次回娘家時,死於難產。根據她寫的信,她可能是王後哥哥的一個孫女。但是,她死後並未遷回到丈夫那裏安葬,可能證明了它的另外一種身份,她有可能是她父親的情婦生的女兒。
女幹屍保存完好的秘密
這具幹屍最吸引人的秘密是,她在430多年的時間裏沒有自然腐爛並且保存相當完好。盡管現在就要求給出合理的答案為時尚早,負責幹屍解剖的韓國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病理學者博士還是謹慎地提出了自己的解釋:
這具女幹屍之所以能夠保持如此完好,是死者死時的氣候條件和早期的埋葬習俗共同作用的結果。
12月寒冷的氣候和死者厚厚的裝裹,在死後的3個月裏有效地組織了細菌的入侵。雙層結構的棺木,並且塗有一層石灰泥,完全阻止了氧氣的進入。
死者的衣物產生的一種酸性物質使棺材內厭氧細菌的含量增加,使屍體不會腐爛並且保持完好。
在死者心髒部位發現了厭氧細菌的孢子,這為解釋屍體自然木乃伊化提供了重要線索。而酸性的土壤,變化無常的氣候,尤其是沒有用人工方法保存幹屍的傳統,使韓國不是一個木乃伊幹屍的多發現區。
女幹屍的研究價值
這一發現將改變對早期李朝文化和埋葬習俗的傳統看法,並且能夠提供了解人類屍體自然木乃伊化過程的關鍵性信息。這是在木乃伊幹屍被列為韓國學術研究的一個專門課題後的第二次重大發現。
韓國大學博物館還出版了一年來對這具女幹屍研究的兩卷論文集,包括考古學研究、醫學研究、地理學研究和傳統喪葬習俗研究等幾方麵的研究論文。
韓國大學博物館館長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作為第一次由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共同研究的課題,對這具幹屍的研究將大大提高我們對早期李朝人們日常生活和文化的認識。”
拓展閱讀
韓國最新挖掘出一具500多年前的木乃伊,墓室中最珍貴的物品是帶有複雜裝飾的手提包。韓國首爾民族文化研究協會的研究人員認為,這位女性死者可能是高等級政府官員的妻子,她生活在16世紀的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