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古墓裏的千年幹屍(1 / 1)

尼雅古墓裏的千年幹屍

發現墓地裏的千年幹屍

幹屍,過去稱作“木乃伊”。其實,幹屍與木乃伊有所不同。木乃伊是人工製作,幹屍是自然形成。在尼雅遺址的古墓中,經常發現幹屍,成為尼雅的一絕。而且尼雅遺址發現的幹屍,屍體沒有經過任何防腐的處理,完全是靠自然條件而形成。

1993年尼雅考察中,在佛塔營地以北的墓地,發現了3口“獨木棺”,棺中的屍體都程度不同地變成了幹屍。在弓形的獨木棺中,躺著一個妙齡的少女,她屈肢側臥,穿的衣服清楚可見,內穿絲絹襯衣,外罩紅色羊毛短裙,屍體大部分完好,被考察隊稱之為“紅衣少女”。

在佛塔以東的另一個墓地,也發現了幹屍。其中以一具女屍保存較好,她黑發披肩,眉目清秀,細長的柳葉眉,仿佛剛剛描過,是一個20多歲的女性。麵部的肌肉變化不大,似有彈性;另一具男屍,胸腔以下已經爛掉,但是頭顱保存尚好,長得濃眉大眼,胡須尚在,一頭黑發依然如故,是一個中年人。

尼雅幹屍形成的原因

尼雅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幹屍呢?屍體的腐爛,是細菌微生物作用的結果。細菌微生物的存在和活動,必須具備一定的溫度、濕度和空氣。但是,特別幹燥的地方和沒有空氣的地方,細菌微生物也難以生存。尼雅地區古代幹屍的存在,是塔克拉瑪幹沙漠中幹燥的氣候所造成的。

由於塔克拉瑪幹沙漠異常幹燥,屍體在烈風、強光、高溫的作用下迅速脫水。於是屍體都呈現幹癟的狀態,體瘦如柴,皮層收縮,緊貼骨架。

在細菌微生物沒有產生以前,屍體即完全脫水,便使細菌微生物失去了生存的條件,於是,屍體變成幹屍保存了下來。除屍體以外,尼雅地區其他的文物能夠完整地保存到今天,都與極端幹燥的氣候有關。

屍體保存程度不一的原因

尼雅墓葬中的幹屍是屍體中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屍體完全腐爛掉,隻剩下白骨和黑發。同在尼雅地區,為什麼會有此不同呢?這其中還有許多的原因。

塔克拉瑪幹沙漠,總的來說是氣候非常幹燥,降雨量很少,但是每年的降雨量並不完全相同。據現代氣象學家的考察研究,塔克拉瑪幹沙漠中的年平均降雨量隻有25至50毫米,然而有的年份一天的降雨量卻達252毫米,最多時竟達到735毫米。

在降雨量少的年份,埋葬的屍體就容易變成幹屍;降雨量多的年份,埋葬的屍體就容易爛掉。在一年之中,是幹季埋葬還是濕季埋葬,對於屍體的保存也有不同的影響。就每具屍體的具體情況而言也不完全相同,在相同的氣候條件下,肥胖的人體內含水量比較高,就容易腐爛;幹瘦的人體內的含水量比較低,就不容易腐爛。

在墓地現場觀察的結果表明,同一具屍體的不同部位,保存的結果也有很大的不同。

有的屍體胸腔、腹腔完全爛掉,而頭顱和四肢卻保存較好。這是因為胸腔和腹腔中的含水量比頭顱、四肢要多的緣故。

由於上述種種原因,使古代尼雅墓葬中的屍體出現了千差萬別。有一部分屍體變成了幹屍,有的屍體完全爛掉,有的屍體是半具幹屍,並不是所有的屍體都變成了幹屍。

拓展閱讀

2011年11月,在秘魯的曲斯皮坎奇省南部城市安塔瓦伊利拉發現兩具疑似外星人的幹屍。其中一具的頭骨巨大,長度和下麵的身體相當,該頭骨上麵深陷的眼窩比正常人大很多,嘴部長有兩顆巨大臼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