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鱷為何吞食石塊(1 / 1)

揚子鱷為何吞食石塊

揚子鱷有活化石之稱

世界上的鱷類有25種左右,著名的有恒河鱷、短鼻鱷和澳鱷等。而生活在我國的隻有一種,即揚子鱷。

揚子鱷和現在分布在世界上的其他鱷類一樣,是一種從中生代繁衍至今興衰波動不大的爬行綱動物,距今已有1.5億年的曆史,因此被稱為“活化石”。現在它們僅分布於安徽、江蘇和浙江等省交界的個別地區。

揚子鱷是一種小型淡水鱷,體長為1.5米左右,體重15千克至20千克,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鱷魚。它的頭略高起,吻部比其他鱷的吻部短,吻端上方有一對可啟閉的鼻孔。眼睛為黑色,全身披著像盔甲一樣的灰黑色骨板,四肢較短,前肢有5趾,後肢4趾,趾間有蹼,趾上有尖利的爪。從外表上來看,揚子鱷真是讓人不寒而栗啊!

揚子鱷生活中的小秘密

揚子鱷喜居人煙稀少、終年積水的河湖水塘中,因為那裏不僅便於隱藏,還易於捕捉食物。它們的洞穴迂回曲折,結構複雜,像一座迷宮,每年10月下旬至第二年四五月之間,揚子鱷就冬眠於這樣的洞穴之中。

揚子鱷主要以魚、龜鱉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取食時性情凶猛,夏季還時常偷食水中鵝、鴨等家禽。揚子鱷的“家庭”是不“和睦”的,雄鱷隻負責傳宗接代,其他事情一概不管,而雌鱷不僅生兒育女,遇到敵害時還會奮不顧身抗敵救子。

鱷魚為何吞食石塊

我們知道,雞平時喜歡吞食砂粒,用以磨碎食物,這在我們眼裏是很平常的事,然而,有些動物卻能大塊大塊地吞食石塊,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鱷魚、揚子鱷等動物就能吞食石塊。英國科學家研究尼羅河鱷魚的生活習性時,發現鱷魚能夠吞食很多石塊,甚至是棲息在淤泥和沙土地區的鱷魚胃裏也能找到石塊。鱷魚為了尋覓石塊,有時不得不做長途旅行,這可以說明石塊是鱷魚的必需品。

那麼,鱷魚為什麼要吞食石塊呢?原來,鱷魚也是用石塊來磨碎食物的骨頭和硬物的,因為鱷魚的胃柔軟,如果沒有石塊,甚至連蝸牛脆弱的殼都不能破壞。

科學家們還發現,鱷魚吞食的石塊重量約為鱷魚體重的1%,這個百分比並不隨鱷魚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改變。觀察表明,胃中沒有石塊的幼小鱷魚,潛水能力大大落後於吞了石塊的同伴。

根據這一點,科學家們認為,石塊不但能幫助鱷魚磨碎食物,而且還起到“鎮倉物”的作用。這種“鎮倉物”使鱷魚便於潛伏水底和在水底活動,不致被湍急的水流衝走。另外,石塊還有助於鱷魚把大的獵物拖到水裏。

人們在解剖揚子鱷的時候,也能看到裏麵有不少石塊,可見,鱷魚吞石塊在人們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對它們本身來說,隻是生活必需而已。

拓展閱讀

揚子鱷作為我國特產的極其珍貴的爬行動物,早已被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目前,由於揚子鱷的數量較少,為了有效地保護揚子鱷,使其不被獵殺,國家在安徽省的宣城、郎溪等地建立了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