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河2(3 / 3)

大禹治洪水,是我國遠古時期的傳說。禹的時代約相當於公元前21世紀。當時,黃河流域出現了特大洪水,河水泛濫的主要地區大致在今河南北部、東部及山東西部一帶。這裏正是一些著名的氏族部落居住與活動的區域。

傳說,最初部落聯盟會議推舉夏後氏部落的鯀治水。在此以前,原有共工氏治水的傳說。共工氏治水的方法,就是將高處的泥土、石塊搬到低處,修築成簡單的堤埂,以堵塞洪水。

“鯀堙洪水”就是沿用共工氏的老辦法,用堤來阻擋洪水,結果非但洪水堵不住,堤壩衝垮反而危害更大。鯀治水失敗後,死於放逐途中。以後,部落會議又推舉鯀的兒子禹來主持治水,由共工部落的後裔四嶽進行協助。

禹總結其父失敗的經驗教訓,提出“疏川導滯”的治水方案,用疏導代替堵塞。就是尋其主流,加深加寬,同時把渙散的細流連通,使歸河槽,做到“水由地中行”,由主道流入海。

就這樣,經過人工疏浚後,河流的自然狀況發生改變,不僅消除了水患,而且原來洪水漫溢之地逐漸幹涸後也成為耕地。

從單純的消極防洪,演變為積極地治河,經過了10多年的時間,禹終於製服了洶湧的洪水。從此,因避水而躲到丘陵高地的人們,又遷回到平原上居住和生產。後世人們便永遠地懷念禹的功績。大禹以疏導為主的治水方針,為以後的水利建設提供了藍本,逐漸掌握了“因水以為師”的水流運動的客觀規律,有效地克服了水患。

黃河流域在夏、商、周三代之後,早期國家逐漸成熟,黃河文明進入發展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黃河兩岸已開始修築堤防,各諸侯國相繼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發展農業生產。

這一時期,人們不僅興修了眾多水利工程,還普遍采用較省力的提水工具,使水澆地的麵積大大增加。當時的帝王已經組織人力和物力在黃河兩岸修築堤防。

兩漢時期,黃河下遊的河道又發生了新的變化。如在相距25千米的大堤內出現了許多村落,堤內的居民修築直堤來保護田園。大河堤距寬窄不一,窄處僅數十米,寬處數千米不等。

再有就是,黃河堤線曲折多,如從黎陽至魏郡昭陽兩岸築石堤挑水,幾十千米內的有5處。黃河個別河段堤防修得很高,據《漢書·溝洫誌》記載,黎陽南35千米處的淇水口,堤高3米,自淇水口向北9000米至遮害亭,堤高12米至15米。

在這種河道形勢下,導致在西漢時期黃河決溢較多。在公元前132年,發生的瓠子河決口,洪水向東南衝入巨野澤,泛濫入淮、泗,淹了16郡,橫流了23年才得以堵複。

到了漢朝王莽執政時期,張戎應征的治河方案,根據水向下流的特性,流快則自然刮除淤積,使河床稍深的原理,科學地論證了水流流速與泥沙沉積的關係。

從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是黃河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黃河文化與胡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時期。自從漢代的著名外交家張騫出使西域以後,一條以洛陽、長安為起點,直達安息、大秦的交通線形成,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一條具有深遠曆史意義的國際通道,是連接中國和西方世界的第一座橋梁。通過這條古道,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

唐代是中華民族的盛世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麵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到了宋代,經濟與文化教育較唐代更為繁榮,而北宋更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朝代。北宋疆域遼闊,幅員廣大。但是北宋建立後,黃河水患卻日益加重。

北宋朝廷傾注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治理黃河,建築河防工程。可是由於當時生產力發展和科技水平所限,治理黃河的效果並不十分顯著。但是,人們在探索治河的同時,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教訓,對後來的元代、明代、清代對河流的治理工作都有一定的影響。

縱觀黃河的曆史,對黃河泛濫的治理,曆朝曆代都不及元、明、清三代的治理力度。但是當時對治理黃河沒有一個正確的方針,黃河依舊泛濫,給在流域生活的百姓造成了無比的災難。

古代人民治理黃河雖然有許多創造,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並對下遊平原地區的農業生產起了一定的保障作用。但是,由於當時的治河經驗和效果都受到了極大的限製,為此不能根除黃河水患。

拓展閱讀

先秦諸子對禹治水的活動,有所謂:“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諸海,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以及“鑿龍門,辟伊闕”的記載。事實上,禹治水僅限於黃河下遊平原地區,他不可能遍及如此廣闊的幅員,治理如此眾多的河道。但後人不能因此就懷疑禹治水這一故事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