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類型的莒縣陵陽河遺址出土的大口尊上,發現了陶尊文字17個,其年代約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這些都與我國古文字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是我國文字的淵源。
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區西北小屯村一帶的殷墟,是商朝後期的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曆史。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銅器而馳名中外。大批的甲骨文的出土,這在世界古文字研究方麵具有重要的意義。
商代後期叫北蒙,又稱殷,公元前14世紀盤庚遷都於此,至紂亡國,共傳8代12王,前後達273年。周滅殷以後,曾封商紂之子武庚於此,後因武庚叛亂被殺,殷民遷走,逐漸淪為廢墟,故稱殷墟。殷墟占地麵積約24平方千米,大致分為宮殿區、王陵區、一般墓葬區、手工業作坊區、平民居住區和奴隸居住區。
古老的洹河水從殷城中緩緩流過,城池布局嚴謹合理。從其城市的規模、麵積、宮殿的宏偉,文物質量之精、之美、之奇、數量之巨,充分證明了殷當時不僅是全國,而且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黃河流域青銅器曆史悠久。黃河中下遊地區,是當時我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鐵器冶煉的出現,標誌著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目前,新石器時代考古所發現的青銅器隻在黃河流域出現,其他地區或者隻有很少的幾個銅片,或者隻是在淤泥中出現的一點銅鏽痕跡,而且僅是一處孤證,或者根本沒有出現過與青銅器有關的器具和器物。這些足以證明黃河流域以外地區的青銅文明,遠遠落後於中原地區。
此外,在洛陽出土的經過處理的鐵锛、鐵斧,表明我國開發鑄鐵柔化技術的時間,比歐洲早2000多年。
橋梁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既受著所處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也伴隨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而進步。我國有文字記載最早的簡支木梁橋,為商代在黃河重要支流漳水上修建的钜橋。據記載,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紂,攻克商都朝歌,即河南淇縣,曾在钜橋頭積粟,以賑濟貧民。
在黃河下遊龍山文化類型的遺址中也發現許多古城址。山東章丘龍山鎮的城子崖城址,總麵積17.55萬平方米。在壽光亦有一處古城址。城址分大小兩處,小城在大城之內,居中偏南。大城麵積約5.7萬平方米,四邊城牆之中部各有一門道,門寬約10米,城內麵積1萬平方米左右。大城距今3800年左右,小城距今3900年左右。此後,人們在鄒平丁公村又發現一處古城址,麵積達11萬平方米。城址年代在距今約4600年至4000年。另外淄博的田旺村,也發現一個麵積20餘萬平方米的龍山文化古城址。
從黃河流域發現的龍山文化時期的古城址來看,城址中或有城門和門衛房,或有護城河,是具有軍事性質的城堡。城內高台上的高大建築物,表明城內居民存在階級和階層的差別。西周末年,我國經濟重心向東轉移。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成周,黃河的下遊平原地區才逐漸得到開發。
拓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後,在古老的洹水岸邊修建了殷墟博物苑。殷墟博物苑的門是依照甲骨文的“門”字形,用幾根雕有商代紋飾的木柱和橫梁結構而成。苑中建築由著名的古建築家設計,嚴格地構築在原建築的遺址上。每座建築都采用了重簷草頂,夯土台階,簷柱上雕以纏龍等紋飾圖案,展現了殷代王宮的建築特色。
大禹時代開啟數千年治水史
黃河下遊河道在夏、商、周時期呈自然狀態,在其低窪處有許多湖泊,河道串通湖泊後又分為數支,遊蕩彌漫,同歸渤海,史稱禹河。
根據古文獻記載,在下遊古黃河自然漫流期間,沿途接納了由太行山流出的各支流,水勢較大,流路平穩。它在孟津出峽穀後,於孟縣和溫縣一帶折向北,經沁陽、修武、獲嘉、新鄉、汲縣、淇縣、湯陰及安陽、邯鄲、邢台等地東側,穿過大陸澤,散流入渤海。
這條流路恰好經過近代強烈下沉的廊(坊)濟(源)裂穀。穀西為太行隆起,此地形稱為“斷塊”。穀東為青(河北青縣)浚(河南浚縣)隆起,此地形稱為“斷隆”。兩者都是上升帶,大河縱貫於兩隆起之間的裂穀槽地。
曆史上,黃河流域曾經長時期作為我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但也是災害頻繁,使黃河被稱為“中國的憂患”。為了保證長安、洛陽、開封等京都的供應,黃河中下遊的水運開發曆史十分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