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唐時,由於中原和西域交流密切,塔裏木盆地的舞蹈、音樂、服飾、工藝、農桑技藝以及語言、文字、傳說等,與中原文化發生深刻交流和滲透。
龜茲古國地處古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衝,曾經是西域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佛教從印度先傳入這裏,形成“西域佛教”後,再傳入中原。
石窟則是佛教藝術的重要形式,通過建築和壁畫來宣傳佛教教義。龜茲石窟窟群比較集中,壁畫內容豐富,不僅有表現佛教故事的壁畫,還有大量表現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畫。
龜茲石窟是一部古龜茲文化的百科全書。而在龜茲石窟群中,始鑿於東漢末年的克孜爾石窟被視為群芳之冠。
龜茲在東晉時期出了一位名人,叫鳩摩羅什,是當時公認的包括天竺和中原在內,佛門在世第一高僧。前秦君主苻堅仰慕他的名望,派遣駐守在嘉峪關的大將呂光前往邀請。誰知龜茲國國王不肯答應。呂光大怒,率30000鐵騎,破了龜茲城,強行帶走高僧。
鳩摩羅什沿著塔裏木河,離開了故國,他後來成為我國一大譯經家。他率弟子僧肇等八百餘人,對佛教幾乎全部關鍵名詞都給出了詳細、深入淺出的解釋,深受群眾喜愛,因而廣為流傳,對於佛教在我國的發展和普及,鳩摩羅什居功至偉。
647年,唐朝在龜茲設立安西都護府,統轄龜茲、於闐、疏勒、碎葉等廣大地區。唐高宗李治年間,唐王朝又將西域都護府升格為安西大都護府,移置於龜茲。
這期間,各類軍事家、外交家、文人、商賈、高僧等人物雲集龜茲,給龜茲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而龜茲的很多飲食、歌舞、生活習慣等,也傳播到了當時最大的城市——長安。
據《新唐書》等史書記載,僅“龜茲樂”就配有18種樂器演奏,主要有琵琶、篳篥、羯鼓等彈撥、打擊、吹奏樂器。
唐朝詩人李頎著有《聽安萬善吹篳篥歌》,詩文中寫到了一種從龜茲傳播到大唐的歌舞樂器:
南山截竹為篳篥,此樂本自龜茲出。
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
傍鄰聞者多歎息,遠客思鄉皆淚垂。
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飆風中自來往。
枯桑老柏寒颼飅,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
忽然更作漁陽摻,黃雲蕭條白日暗,
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華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塔裏木河曆史上源流眾多,水係複雜,主河道遊蕩不定。塔河上遊有三源,阿克蘇河源出於天山山脈,葉爾羌河及和田河源出於喀喇昆侖山脈,在阿瓦提縣肖夾克附近彙合後稱塔裏木河。
因季節差異,塔河河水流量變化很大。每當進入酷熱夏季,積雪、冰川融化,河水流量急劇增長,就像一匹無疆的野馬奔騰咆哮著穿行在萬裏荒漠和草原上,這就是塔裏木河別名的由來。
源於昆侖山北坡的克裏雅河、尼雅河、車爾臣河等河,離塔裏木河較遠,古代汛期可能有洪水彙入塔裏木河,後亦因灌溉引水,已消失於灌區或沙漠中。各河地下徑流最後歸宿點可能仍是羅布窪地。因此,塔裏木盆地所有河流都屬於塔裏木水係。
位於塔裏木盆地東部,曾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湖的羅布泊,既是塔裏木河又是孔雀河的尾閭,因地處塔裏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衝而著稱於世。漢代,羅布泊“廣袤三百裏,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羅布泊在三百多年以前湖水較多,那時候的羅布泊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後來湖水減少,樓蘭城成為廢墟。羅布泊僅為大片鹽殼。
數百年來,塔裏木河洪水漫灘形成了眾多的小河湖泊,茂盛的植被和草原使中遊流域成為塔裏木最佳的生態區域。
塔裏木河獨特的生態係統,在蒼茫沙海中形成了沙漠森林和沙漠草原景觀。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我國新疆的塔裏木盆地中央,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同時亦是世界第一大流動沙漠。
這裏有我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博斯騰湖,古稱西海。《漢書.域傳》中的“焉耆近海”、北魏《水經注》中的“敦薨浦”,均指此湖,唐謂“魚海”,清代中期定名為博斯騰湖。
博斯騰湖風光瑰麗,集大漠與水鄉景色於一體。該湖水域遼闊,煙波浩渺。西南小湖區,河道蜿蜒,蘆葦叢生,荷花怒放,禽鳴魚躍,一派江南水鄉景色,故有“西塞明珠”之美稱。
巴音布魯克天鵝湖是亞洲最大、我國唯一的天鵝自然保護區,棲息著我國最大的野生天鵝種群。巴音布魯克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對天鵝倍加保護,與天鵝恬然相處。每逢春季,冰雪解凍,春暖花開之時旅居在印度、緬甸、巴基斯坦,甚至遠到黑海、紅海和地中海沿岸諸國的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為主的上萬隻珍禽,不遠萬裏,成群結隊地飛到巴音布魯克棲息繁衍。
天鵝湖邊是阿爾夏和鞏乃斯溝景區,阿爾夏為蒙語,意為“治病的泉”。溫泉區位於阿爾夏河北岸,12個泉眼分布在400米長的穀地上,有墊泉、冷泉、眼睛泉等,附近有多種珍稀動物,雲杉蔥密,依山起伏;溝穀兩旁,牧草豐富,百花爭妍。
天山庫車大峽穀,又稱克孜利亞大峽穀,為紅褐色岩石經風雕雨刻而成,峽穀曲徑通幽,別有洞天,山體千姿百態,峰巒直插雲天,溝中有溝,穀中有穀:南天門、幽靈穀、月牙峽、虎牙橋、魔天洞、雄師淚等景觀造型生動,形態逼真。
距穀口1.4千米處的山崖上有一處唐代石窟,窟內南、北、西壁上有殘存壁畫和漢文字。
克孜爾亞山,維吾爾語的意思是紅崖,俗稱“鹽水溝”,這裏奇峰異景,有鬼斧神工之妙。當峰回路轉之際,車前方忽現一座狀如巨廈的深駝色的山峰,似有廊有柱,有塔有亭,宛如“布達拉宮”。
塔裏木河雖然處在幹旱半幹旱的地區,但流域內農田、林草、森林資源非常豐富,除了山區天然林,塔裏木河流域由平原胡楊林、河穀林和荒漠灌木林組成的平原天然林也很繁茂。
尤其是有著“活化石”美名的“活著昂首一千年,死後挺立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的胡楊林,以其旺盛的生命力而著稱。塔裏木河流域的胡楊樹占我國胡楊總麵積的70%以上。當地維吾爾族人稱胡楊為“托克拉克”,意思是“最美麗的樹”。
拓展閱讀
塔裏木河畔的羅布人村,千百年來住著一些與世隔絕的土著居民——羅布人。他們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長壽是羅布人的一大特點,由於他們世居於較為偏僻的羅布泊地區,遠離環境汙染,百歲老人甚多。雖然老態,但是耳不聾,眼不花,思維清楚,性情樂觀、豁達、豪放,並可聞樂起舞,縱情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