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72顆翡翠就變成了72座山峰,分布在太湖的四周。銀盆裏玉石雕刻的魚,就變成了太湖裏肌白如銀、肉嫩味鮮的銀魚。銀盆裏玉石雕刻的飛禽,就變成了對對鴛鴦。銀盆裏那些雕刻的走獸,就變成了湖邊樹林裏的野獸。
有了太湖之後,人們都感歎它的神奇,都逐水草而居,不斷搬遷到太湖邊居住,希望沾沾太湖的靈氣。久而久之,人越聚越多,逐漸形成了太湖縣。
太湖縣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文明古縣,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太湖縣隸屬於楚國。後來在太湖小池出土了一批罐藏的楚國時期銅貝幣,說明了太湖曆史悠久。
到了秦朝,秦始皇在公元前223年滅掉了楚國,設置了九江郡,也就是後來的壽縣城關。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時,改屬衡山郡,也就是後來的湖北黃岡之北和皖縣西南地區。
公元前206年,太湖縣改屬番君吳芮衡山國的皖縣地區。公元前203年,改屬英布的淮南國衡山郡。公元前173年,淮南國被廢除,衡山郡直屬漢廷。後來又不斷更換所屬和設置。
在三國時期,太湖屬於吳國揚州廬江郡皖縣西南地區。在西晉時,也就是公元280年,廬江郡屬揚州廬江郡皖縣地域。在東晉時,也就是公元413年,新設置了晉熙郡及懷寧縣,均管轄原來皖城,屬於豫州。東晉末年,又在後來太湖縣境內設置了青城縣,屬於晉熙郡。
太湖縣是我國佛教禪宗文化的發祥地。公元310年,就有西域高僧佛圖澄來此建寺造塔。他曾是我國佛教史上第一個爭取朝廷把佛教納入官府保護之下的人。
南朝太祖在公元448年,設立了太湖左縣。後來南朝又設立龍安郡,下轄有太湖左縣和東陳縣。
隋朝在公元583年,廢郡改州,晉熙郡改名為熙州,太湖左縣改名為晉熙縣。後又將晉熙縣恢複太湖縣的名字,去“左”字,屬於同安郡。
唐朝在公元621年,改名為太湖,隸屬於舒州,縣名一直沿用。
朱元璋建立明朝,改為洪武元年,當時太湖縣隸屬江南行省安慶府。先後安慶府直屬中書省、直隸六部、南京等。
清朝順治期間,太湖縣隸屬於南直隸安慶府。1645年,安慶府改屬江南省。1662年,安慶府改屬江南省安池太道。先後還治蕪湖、改屬安徽安池太道、裁安池太道、江安十府儲糧道、寧池太廣道、廬鳳道、皖南道。太湖所在區域之所以有這麼悠久的曆史,完全是因為其地理位置太過重要所致。
太湖位於江蘇南部,全部水域都在江蘇境內,湖水南部與浙江湖州相連。它是我國東部近海區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太湖橫跨蘇州的吳中、相城、虎丘、吳江和無錫的濱湖、宜興以及常州的武進,還有湖州的金湖岸線。太湖分別由蘇州、無錫、常州三地管轄。太湖南岸從父子嶺起,沿湖岸線為蘇浙行政區域分界線,湖州太湖沿岸線長57.86千米。
在古時候,太湖又稱震澤、具區、笠澤、五湖等,過去認為太湖是由長江、錢塘江下遊淤泥填海灣而成。還有一種說法是,在近一萬年前由隕石撞擊形成的湖蕩區,產生了太湖、陽澄湖、澱山湖、滆湖、汾湖等眾多湖蕩。因為是隕石猛烈撞擊而產生了一次較強大的地震破壞,所以古人稱太湖為“震澤”。
在古代,太湖有“一湖跨三州”之說,主要水源有兩處:一處是來自浙江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以下分為70多條河流注入;另一處來自江蘇宜溧山地北麓的荊溪,分別由太浦、百瀆等60多條河流注入。
太湖水由東北兩麵70多條河流下泄至長江,主要有下遊的婁江、吳淞江、黃浦江為主的“三江”。其中黃浦江是最大泄水河道,其餘諸河流量較小,每因海潮頂托或江水上漲而倒流。
整個太湖水係,共有大小湖泊180多個,連同進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組成了一個密如蛛網的水係。這對航運、灌溉和調節河湖水位都十分有利。江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從鎮江口引長江水南流,穿過太湖水係眾多的河流和湖蕩,成為這個水網的重要幹流。
太湖中有島嶼40多個,其中西洞庭山最大。東岸、北岸有洞庭東山、靈岩山、惠山、馬跡山等低丘,山水相連,風景秀麗,為著名遊覽區。
據清代地理學家顧祖禹所著《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太湖在蘇州府西南15千米,常州府東南40千米,浙江湖州府北14千米。其濱江之縣為:
蘇州的吳縣,吳江,常州武進區,無錫,宜興,烏程,湖州的長興區,縱廣三百八十三裏,周回三萬六千頃。或謂之震澤。吳郡誌載,太湖東西二百餘裏,南北百二十裏,周五百裏。中遊七十二峰,為三吳之巨浸。
太湖範圍大,景點多,人文古跡多,有極好的風景。太湖碧波萬頃,朝暉夕陰,霧靄晴光,自然景色變化萬千,加上周圍群山和湖中小島,融嬌豔、神秀於一體,使人心曠神怡。
著名的景點有無錫蠡園、黿頭渚和蘇州洞庭東山、洞庭西山等。從總體上說,太湖與“人間天堂”蘇州、杭州兩個地方及整個錦繡江南聯係在一起,是美麗江南的代表景觀。
太湖的景色秀麗,尤以無錫的黿頭渚為代表。此外,太湖沿線比較著名的景點還有蘇州東山、西山、靈山大佛、蠡園、常州太湖灣等。
黿頭渚位於太湖正北麵、無錫西南的太湖之濱和充山西端,離無錫約10千米,為三麵環水的半島,從天空向下看,就像伸入湖中的一個大黿頭,故有此名。
黿頭渚的特點是以天然風景為主、人工修飾為輔。園林是觀賞太湖風光最佳的地方。
三山又稱烏龜山、筆架山,位於無錫衝山南端,是太湖中的小島。三山距黿頭渚2.6千米,最高處海拔49.8米,是個由東鴨、西鴨、大磯、小磯4個島嶼組成的湖島,原為杳無人煙的荒島,後來被人們所熟知。
西鴨和大、小磯之間築有環山公路,有橋使三山聯成一體。山上有鬆、竹、楓、樟、紅橘等。西鴨山上建有六角亭,大磯山上建有三山茶室等。
蠡園位於無錫西南處的蠡湖北岸青祁,蠡園以水飾景,是江南名園之一。蠡湖原稱五裏湖,是太湖的一部分。相傳春秋末年,越國大夫範蠡功成身退,與西施泛舟湖上而得名。
蠡園三麵臨湖,亭、廊、堤均依水而建,精致纖巧,色彩和諧。春季沿湖環路花香不絕。千步長廊,曲岸枕水,壁上嵌有曆代著名書法家蘇軾、米芾、王明陽書法篆刻。蠡園在遠山近水襯托下,外景開闊,風光明媚,在江南園林中尤富特色。
馬跡山又名馬山,位於黿頭渚和三山西部,是太湖中第二大島。整座島氣勢雄偉,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吳王夫差曾在此擊敗越王勾踐,宋時愛國軍民曾在此抗擊金兵。
山上設有富麗堂皇的亭台樓閣,景色怡然。島上泉清穀幽,果園遍布。在此品果賞景,別有一番情趣。
惠山位於無錫西郊,是江南名山之一,雄踞於太湖北岸。古稱華山、曆山、西神山,唐代以後始稱惠山,或作“慧山”。山有九峰,蜿蜒若龍,又稱九龍山。
惠山以泉水著稱,有惠山泉、龍眼泉等十餘處,故俗稱惠泉山。惠山泉又稱天下第二泉。相傳為唐大曆年間無錫令敬澄開鑿,因僧人惠照在此居住,故名惠山泉。惠山有九龍十三泉,二泉最負盛名。據唐常州刺史獨孤及《惠山寺新泉記》印證,唐以前已有惠山泉,惠山係烏桐砂岩,泉水經過濾,含礦物質多,水色透明,甘冽可口,為煮茶珍品。
唐代著名的茶葉專家“茶聖”陸羽,是中國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的作者,他品天下泉水20種,認為廬山康王穀洞簾水為第一,無錫惠山新泉為第二,蘄州蘭溪石下水為第三……故惠山泉又稱陸子泉。在泉亭上有“陸子祠”,是無錫人紀念陸羽的地方。
另據張又新《煎茶水記》載,刑部侍郎劉伯芻曾言:水之宜茶者七:揚子江中泠泉第一,惠泉第二,虎丘第三……根據陸、劉二位古代品茗專家品定,惠山新泉均列第二,故稱“天下第二泉。
後來民間音樂家瞎子阿炳,曾在惠山一帶顛沛流離,譜下了《二泉映月》一曲。以“二泉映月”為樂曲命名,不僅將人引入夜闌人靜、泉清月冷的意境,聽畢全曲,更猶如見其人——一個剛直頑強的盲藝人在向人們傾述他坎坷的一生。此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在國內外廣為流傳。
惠山東之錫山頂有龍光塔和龍光寺,山底建有龍光洞,山腰有晴雲亭等。
洞庭東山俗稱東山,古稱胥母山,又名莫厘山,位於蘇州西南40千米的太湖東南端。原為太湖中一小島,後漸與東岸連成一片,成為半島。
洞庭東山的主峰莫厘峰海拔293米,是觀賞湖光山色的最佳地點之一。這裏三麵環水,漫山花果,有江南“花果山”之稱。
洞庭東山的山上名勝古跡眾多,其中位於西卯塢的紫金庵,內有16尊羅漢群像,後由印彌陀增塑2尊,合稱為“十八羅漢”,是古代雕塑藝術之精品。還有明代古建築及神話傳說中的柳毅井寺古跡,為吳中遊覽勝地。
洞庭西山位於距蘇州西南三十餘千米的太湖中,為太湖中最大的島嶼。島上最高的縹緲峰海拔336米。島的南端有石公山、歸雲洞、夕光洞、一線天等名勝和來鶴樓、斷山亭等古建築。主峰下有“村屋古洞”,俗稱“龍洞”,又名“左神幽虛之天道書洞”,被道家譽為“天下第九洞天”,是一大型石灰岩溶洞。洞內曲折幽深,最寬處可容數百人,鍾乳石各具形態,變幻無窮。
洞庭西山的山上以盛產假山石、太湖石遠近聞名。向西,一片暗綠色的橘林中飄著縷縷乳白色的炊煙,這便是西山八景之一的“村屋晚煙”。山上奇崖怪石,似萬朵芙蓉盛開,或玲瓏剔透,或崢嶸突兀,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
洞庭西山的重點寺廟有數十處,如佛圖寺、二祖禪堂、西風禪寺、海會寺等,自古以來都非常有名。
九華山雙溪寺肉身菩薩大興和尚和著名的宗教領袖、海內外尊稱為“活佛”的趙樸初先生都生長在花亭湖畔。
二祖禪堂位於花亭湖獅子山上。由於太湖地區的人們十分尊崇和保護禪宗二祖慧可及其弟子,便捐募山場田地建造了二祖禪堂。獅子山上的對弈石、二祖洞、不涸泉、濯錫潭等自然山石一直保持了古風古貌,獅子山一直被人們尊稱為“二祖仙山”。
太湖灣湖山結合完美,坐北朝南,平山遠水,風景秀麗,腹地緩坡,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曠遠。
太湖古稱震澤,又名五湖。這裏山水相依,層次豐富,形成了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畫卷。
太湖是一個天然的巨大水庫,汛期能夠蓄水,不僅下遊地區依賴太湖水灌溉,上遊大部分地區也同樣依賴,太湖水可一直灌到西部山腳邊。一般年份,灌溉水源都可滿足需求,特殊幹旱年份水源不足時,需從長江引水。
太湖不僅對全流域灌溉有很大作用,而且對流域所在地的供水也具有重要作用。一湖好水,沿湖無錫、蘇州等地可直接取用。黃浦江以太湖為源,清水長流,對衝淤、衝汙、衝鹹和上海用水也有著重要意義。
我國人民對太湖流域的開發治理已有幾千年曆史,在開挖河道、修建江堤海塘、建設塘浦圩田等方麵積累了豐富經驗,使太湖流域較早成為我國經濟發達、物產豐饒的地區。
我們的祖先在太湖修築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使這個西靠山丘、東接大海、南北濱江的地區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湖泊河網係統。這個河湖係統能吞、能吐、能蓄、能排,可以兼收灌溉、排水、通航和水產之利。
太湖流域的自然條件十分優越。太湖不僅位於全流域的中心,而且是全流域的水利中樞。京杭大運河縱貫太湖北、東、南三麵,溝通了眾多東西向的排水河道,起著相互調節的作用。
太湖東、北、西沿岸和湖中諸島,因為是吳越文化發源地,所以有大批文物古跡遺存,如隋代大運河、唐代寶帶橋、宋代紫金庵等。
在太湖,最出名的要數太湖石。太湖石又名窟窿石,是一種石灰岩,有水、旱兩種,形狀各異,姿態萬千。通靈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澤最能體現“皺、漏、瘦、透”之美。
它的色澤以白石為多,少有青黑石、黃石。尤其黃石更為稀少,故特別適宜布置公園,草坪,校園,庭院旅遊景色等,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據成書於五代末至北宋初的我國古代重要筆記《清異錄》記載,從五代後晉時代開始就有人玩賞太湖石,到唐代特別盛行。
唐代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就是一個酷愛收藏太湖石的人。他在府第歸仁裏和南郭的別墅收藏太湖石,白居易稱他“休息之時,與石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賓友,親之如賢哲,重之如寶石,愛之如兒孫”的地步,可見其愛石之深。
白居易曾寫有《太湖石記》專門描述太湖石,宋代所著的我國第一部論石專著《雲林石譜》中也專門有記載。曆史上遺留下來的著名太湖石有蘇州留園的“冠雲峰”、上海豫園的“玉玲瓏”等園林名石。
太湖石分為水石和幹石兩種。唐代詩人吳融的《太湖石歌》中生動描述了水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
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萬古生幽石,
鐵索千尋取得來,奇形怪狀誰得識。
太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36000頃湖水彌漫,72峰島嶼散立,自然風光秀麗雄渾。一曲“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讓多少人心醉!
拓展閱讀
傳說春秋末年,越國大夫範蠡幫助勾踐打敗了吳國後,便辭官離開了越國。後來,範蠡攜帶西施,駕著一葉扁舟,出三江,泛五湖而去,杳然不知去向。
有詩雲:“已立平吳霸越功,片帆高颺五湖風。不知戰國官榮者,誰似陶朱得始終?”太湖從此與範蠡、西施結下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