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體布局來看,西嶽廟建築群坐北向南,朝向華山主峰,主要建築沿著南北軸線左右對稱,前後分為6個空間,相互襯托,對比協調,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布局。
第一個空間為五鳳樓前入口部分。主要建築有木牌樓、琉璃照壁、灝靈門、石欄杆圍成的棋盤街和石獅子等。
第二個空間為五鳳樓後麵的院落。當年,這裏主要是矗立碑石的地方,各代名碑林立左右,篆隸草行,琳琅滿目,曾被譽為“陝西的小碑林”,後來僅剩下唐玄宗的“禦製華山銘殘字碑”。
第三個空間即欞星門到金城門之間的院落。主要建築有欞星門、明代“天威咫尺”石牌樓以及金城門等。
欞星門取靈星之意,靈星原為管天田的神,祭祀它以祈五穀豐登。西嶽廟裏這個門形如窗欞,就改靈字為欞。門共7間,主體3間為高大的木結構,琉璃瓦單簷歇山頂樓,半拱部分昂出9條雕刻精致的龍頭,張牙立目,昂首視天,惟妙惟肖。其中7條龍正出,兩條龍斜出,人稱“九龍口”。其門整個建築規模宏大,結構繁雜,色彩絢麗,從各個方麵都顯出西嶽廟的等級之高。
“天威咫尺”石牌樓為明萬曆年所建,結構為四柱三開間五樓,是廟裏石牌中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牌樓各部分全為石質,由石梁、石柱、石枋等組合而成。
牌樓共分3層,層層收進。最上為雄獅托寶瓶,屋裏雕以旋花蔓草,四周垂為圓雕的行龍,在每個頂的簷角,均雕有仙人團座。
牌樓最上層簷下,雙龍環抱,上書“敕建”兩字。正中上下兩麵嵌有“尊嚴峻極”、“天威咫尺”石匾各一方,字體蒼勁有力,相傳是明代丞相嚴嵩手筆。
龍門枋正麵有“八仙慶壽”圖,背麵是“帝後宮廷行樂圖”。正反麵均有倆人手捧托盤,取加官進祿之意。
牌樓立柱的前後麵刻有楹聯兩副,一麵是對嶽神職權範圍的規定,一麵為對嶽神慈恩廣德的讚揚。
除此而外,牌樓上還雕有“二龍戲珠”、“獅子滾繡球”、“雙鳳朝陽”、“鶴戲圖”、“鯉魚躍龍門”等各種圖案,且運用圓雕、浮雕、線雕、透雕等各種技法,幾乎將我國古代傳統中象征吉祥如意的動植物采用殆盡,其藝術價值之高令人瞠目。
第四個空間的主要建築有灝靈殿等。灝靈殿是西嶽廟的正殿,是一座具有大柱、大梁、大檁的琉璃瓦簷歇山頂式建築。其麵寬7間,進深5間,周有回廊環繞,飛簷高聳,鬥拱密布。
殿內安置有西嶽之神祭牌及香案。殿額上懸有清同治皇帝禦筆“瑞凝仙掌”、光緒皇帝禦筆“金天昭瑞”和慈禧太後禦筆“仙掌淩雲”匾額。
第五個空間的主要建築有禦書房等。禦書房是供放皇帝書的地方,其建築為琉璃瓦重簷歇山頂木結構的閣樓建築,麵寬5間,進深3間。它是乾隆四十二年所建,內置乾隆禦書“嶽蓮靈澍”橫臥碑。
第六個空間的主要建築有萬壽閣、遊嶽坊、望河樓等。萬壽閣在廟的最後方,是廟的製高點,為明神宗萬曆年間所建。閣分3層,緣梯登樓頂可遙望黃河,故又稱望河樓。
萬壽閣左右兩側,原各有藏經樓一幢,遺憾的是,樓閣幾經劫難,已不複存在。
遊嶽坊在萬壽閣後,琉璃瓦單簷歇山頂建築,麵寬3間,進深3間,是乾隆四十年華陰縣令陸維垣所建。
除以上主要建築外,西嶽廟還有“青牛樹”、“放生池”、“漢石人”、“古碑樓”等建築。
西嶽廟是鑲嵌在華山的一顆燦爛的明珠,以其雄偉的建築、悠久的曆史、豐富的文物名冠古今。
道教場所玉泉院在華山峪口,為太華山麓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也是由華山峪攀登華山主峰的必經的路徑,因院內原為玉泉而得名。
玉泉院最早建築始於宋朝初年,是隱士陳摶修行的地方。曆代興廢由時,明朝初具規模。清康熙四十二年毀於水患,華陰縣令陸維垣建亭水榭,才有了現有的規模。後來,當地政府又幾度修葺。
玉泉院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融為一爐,古樹婆娑,綠蔭蓋天,奇石嶙峋,碧水中流,曲徑回廊,泉石如畫。這裏題刻豐富,又大多出於名人手筆,筆法刀法精絕,是華山景區保存最完好的園林式古建築群。
玉泉院內主要景觀有希夷祠、希夷睡洞、山蓀亭、七真殿、無憂亭、天然石舫、七十二窗廊,還有金石題刻多處。
希夷祠在最高處,是賈得升為祭祀陳摶所建的祠堂。陳摶,字圖南,號希夷。因其隱居華山,不仕朝廷,所以宋太宗賜號希夷,取意陳摶的追求高妙深遠,無從感知。
傳說陳摶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便立遺囑給徒弟賈得升,要賈得升在自己仙逝後,把太宗皇帝當年所恩賜的仙鶴、鞍馬等物歸還朝廷。
989年,陳摶化仙於華山峪石室,賈得升便遵照師傅遺願,到朝廷去見宋太宗。太宗睹物思人,感慨萬千,又把這些遺物回賜賈得升,還賜錢500萬,要賈得升在雲台觀營造北極殿,以實現陳摶生前的心願。
賈得升便用建殿剩餘的資金為師傅建造了這座祠堂,並塑造金身,虔心供奉。
祠堂兩邊各有配殿3間,祠堂前有5楹廳堂,祭祀者必須穿堂而過。
後來,堂上奉全真教華山創始人郝大通塑像。祠堂前還有古樹兩棵,一棵為紫薇,遊人輕撫樹幹,枝葉便晃動如抖;另一棵為臘梅,每至寒冬臘月,梅花含苞怒放,星星點點如同蠟塑,奇香撲鼻。
祠堂後原有二臣塔,為埋葬宋朝使臣屍骨的地方。傳說兩使臣來勸陳摶應詔輔佐朝廷,被陳摶謝絕,隨即也看破紅塵,束發為道士,後來便仙化在這裏。
山蓀亭在殿堂外西北側巨石上,傳說為陳摶親手所建,亭建在一巨石上,尖頂圓形,風格獨特。蘇軾曾有過修葺。
希夷睡洞在山蓀亭下,向北走幾步就是埋葬陳摶屍骨的地方,稱希夷塚。洞前原有鐵索可攀,因陳摶屍骨色呈淺紅,經年放香,有遊人好奇盜去趾骨,眾道動怒,砍斷鐵索,使遊人再也不能攀入洞內。
後來又過了許多年,道士們商議為陳摶築墓,常拿著陳摶的屍骨化緣。1557年春,陝西巡按一元攜副使張鳳泉謁嶽廟,遇一位道士出示陳摶屍骨乞請改葬。一元夜裏便夢見陳摶對他說,所改葬之地須為戴嶽履河處。
第二天,一元等隨從官員們來到華山北麓,從朝元洞處慢慢向東察看地形,到陳摶當年睡洞,見室中石像睡臥之態宛如夢中所雲戴嶽履河地,於是就向北幾步定下墓址。
這裏前依無憂佳木,後擁石室,左環古柏,右繞清泉,又與雲台舊居相對,南仰喬嶽,北俯大河,正是善穴。
時隔不久遷葬工程就破土動工,後將陳摶衣衾等物全葬在這裏。當時,華陰縣士大夫們都趕來送葬。傳說當年久旱無雨,葬畢,忽然雷雨大作,百姓們都說這是先生之靈得到安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