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和祝融峰的民間傳說(2 / 2)

相傳很久以前,祝融峰北麵中山溝有座茅屋,住著一個名叫劉二的人,靠打柴為生。

一天,他扛著扁擔,帶著彎刀上山去砍柴,看見一頭大野豬正在拱竹筍吃。他衝上前去,舉起扁擔向野豬猛刺。野豬慘叫一聲,沒命地逃跑了。他走過去,隻見那筍子又大又嫩。劉二連忙把筍子扶正,用鬆土培好,還砍了幾根雜樹棍釘在四圍,才上山去砍柴。不久,那隻竹筍長成了一棵楠竹,青枝綠葉,又大又好看,劉二就把它移栽到自己的茅屋前麵。第二年這棵楠竹又發了許多竹筍,很快成了竹林。劉二非常高興,一有空閑,就給竹子培土送肥。竹子越長越多,把劉二的屋子圍得嚴嚴實實。

有一年,衡山大旱,一連七七四十九天沒下一滴雨,禾苗都變成了枯草,老百姓的日子很難過。劉二也餓得頭昏眼花,每天以野菜、樹皮度日。但是,再難他也舍不得砍竹子換糧吃。

一天夜裏,他似睡非睡,聽到一個聲音:“我是您親手栽的那根大竹,名叫竹仙,您救了我的命,多年來,精心栽培,為了報答您的恩情,我們在竹子上結了竹米。”

劉二將信將疑,第二天一早,他走到竹林一看,一棵棵竹子上真的結了厚厚的一層竹米。竹米有麥粒那麼大,長長的,兩頭尖,中間圓,淡黃色。他摘了兩升,拿回去煮成稀飯,一嚐,香噴噴,軟綿綿,就像稻米那麼好吃。

劉二高興得合不攏嘴,連忙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周圍的鄉親。於是鄉親們成群結隊地上山來,遍山遍嶺的竹米幫他們度過了這場百年不遇的饑荒。

從此以後,衡山的老百姓對竹子便有了特別的感情。他們經常墾竹山,趕野豬,保竹筍,使南嶽的竹子長得越來越茂盛。

到了唐堯、虞舜時代,就有了帝王們到恒山巡狩祭祀的記載,也就是在那時,衡山才有了正式的封號“南嶽”。相傳那時的堯帝、舜帝、禹帝均到過南嶽祭祀。《尚書》、《周禮》、《爾雅》、《山海經》、《水經注》等著述中都均有關於南嶽衡山的記述。後來,西漢的史學家司馬遷《史記.封禪收》記載了堯帝曾經巡狩到衡山:“舜……五月南巡,至於南嶽。南嶽,衡山也。”大禹治水時,也曾在衡山殺白馬祭告天地,在皇帝岩齋戒祈求上天幫助,獲天賜“金簡玉書”,取得了治水方案,製服了滔天洪水,使其功垂萬世。

拓展閱讀

相傳,每年祝融都會帶著自己身邊的官員,爬到南嶽的最高峰上,主持舉行“祭山”儀式,祈禱南方各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這裏的黎民百姓對祝融都非常尊敬,每年秋收以後,他們就成群結隊地來朝拜祝融。因為,火是赤色,祝融教化大家如何用火。所以,這裏的人們都尊稱他為“赤帝”。